新经币,比特币涨跌是不是决定了其他货币的价格

比特币并没有直接挂钩其他货币,比特币涨跌决定不了其他货币的价格,最多会多其他货币造成影响。比特币涨跌对于其他虚拟货币的价格影响非常大。比特币不同意官方货币,没有发行机构,根据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总量上限为2100万个,在比特币之后产生了许多虚拟货币,如以太坊新经币、瑞波币、莱特币、门罗币、达世币、新经币、比特币现金、柚子币等等。

比特币在面世十多年来,发展之路非常曲折坎坷,从官方一致不认同,到逐渐被部分国家所认可。部分国家央行也在研究区块链虚拟货币,这些国家就比较难接受比特币这些非官方发行的虚拟货币。比特币这些非官方发行的虚拟货币或多或少会冲击官方的货币体系,但是还到不到决定其他货币价格的影响力!

2021年,全球最被低估的货币无疑是人民币,最被高估的货币无疑是美元。

2020年,中国是唯一经济正增长的国家。2021年,世界各国因为新冠疫情,制造业继续大多陷入停产,唯有中国这个世界工厂滿负荷生产,从而满足了世界消费市场的巨大需求。所以,中国上半年经济增长高达12.7%,在世界一枝独秀。

与此同时,2021年中国抑制房地产力度越来越大,这意味着中国在2021年更多地挤掉了房地产等泡泡经济的水分,更大力度地确保中国经济实体化。

中国经济高速良性发展,但中国却完全没有超发货币,在国内继续保持货币从紧政策,在国际则允许人民币适度升值,从而既抑制了国内通胀,又消化了世界输入中国的通胀。因此,无论是去年还是今年,中国都物价稳定。今年春以来,猪肉、蔬菜、水果等价格甚至有所下降。

此外,如果中美按同一标准计算GDP,或者按世界银行购买力平价计算GDP,中国的GDP纵然没有超过美国,也与美国大体相当。

但是,人民币兑美元虽然在2021年有所升值,却仍然需要6.4元人民币左右才能兑换1美元。关键是人民币在五大世界货币中依然排在最末,不只是比排在第一的美元相差十万八千里,比排在第四的英镑也差一大节。人民币的贸易结算比例则不只远低于其它四种世界货币,甚至远低于澳元等货币。

所以可以断言,人民币一直被低估,尤其在2021年被严重低估。

2020年,美国经济是负增长3.5%。2021年,如果说美国经济是正增长的话,也主要是靠零利息贷款给全民炒股炒房,主要靠无限吹大股市楼市两大泡泡拉升经济。这就是说,美国GDP越增,美国经济越虚,水分越大,越需要印更多的美元支撑。

从去年到今年,对美联储印了多少美元有不同的报道,最少的数字是6万亿美元,其次是8万亿美元、10万亿美元、12万亿美元、15万亿美元等等。从去年到今年美联储超印的美元虽然没有准确数字,美国财政部超发的国债却是可以确定的:高达5万亿美元!此外,今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通货膨胀的数字也是可以确定的:4月份为4.2%,5月份为5%,6月份为5.4%。

美联储疯狂印美元,美国财政部疯狂举债,美国物价飞涨,世界各国终于对美元美债信心大大动摇了,今年以来加速了去美元化。今年以来发生了破天荒的4件大事:一是俄罗斯宣布对美元清零,另建国际贸易结算体系;二是伊朗与中国签订25年石油交易换中国投资并用数字人民币结算的协议;三是欧元结算比例首次超过美元,意味着美元在世界的流通量大大降低;四是世行统计各国央行储备的美元下降到历史最低值,并且每年将至少以1%的降速继续下降。

美元因此严重过剩。更悲哀的是,在世界对美元需求至少每年降低1%的大背景下,无论是美联储直接超印美元,还是美国股市楼市等泡泡继续超量吹出美元,总之美国还要年年继续大量超产美元。这种美国的大量超产美元与世界对美元需求逐年降低的矛盾,必将导致美元加速过剩成为废纸。

看!美元已经严重并加速过剩;美债早已靠美联储直接印美元购买,快增至极限,快要债务违约了;支撑美元美债的美国股市楼市两大泡泡也快吹大到了极限,随时都有可能破灭;美国通胀也日益恶性化。这诸多因素都在说明美元已走上了通往废纸化的道路,应该大幅贬值才对,但2021年,美元虽然有所贬值,但经美联储一通操作,美元指数不知何因竟然又升至92以上。因此,美元无疑是全球最被高估的货币!

美元是美国的命根子,但这个命根子事实上是掌握在世界各国手中。无论美元怎么被高估,只要世界各国坚持去美元化,美国的命根子就会突然在某一天一命呜呼。相反,有坚强的实体经济和世界首屈一指的经济总量做后盾,被严重低估的人民币终将会得到正常估值,终将升到其应有位置。

M0:与消费密切相关,其数值高代表老百姓手头宽裕、富足。

M1:反映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代表着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

M2:同时反映现实购买力、潜在购买力;流动性偏弱,反映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

M0(货币)= 流通中的现金,即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M1(狭义货币)= M0 + 企业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 = M1 + 准货币(居民储蓄款 + 定期存款 + 其他存款)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