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补肾阳气,肾不好者难长寿,日常吃啥,喝啥,能养肾

肾脏是人体的主要器官怎么补肾阳气,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同时还有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维护酸碱平衡和内分泌的作用。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精气,为一身之阳,就像人体内的一团火,温煦、照耀着全身,滋养着人体的阳气,如果说生命是一颗大树,那么肾脏就是树根,所以养好肾,才能保障人体气血通畅,阳气充足。

怎么补肾阳气,肾不好者难长寿,日常吃啥,喝啥,能养肾

怎么补肾阳气,肾不好者难长寿,日常吃啥,喝啥,能养肾

哪些表现说明肾脏不好了呢?肾气是指肾精所化之气,它反应了肾的功能和活动,若肾气不足,不仅早衰折寿,而且发生各种病症,对健康不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怎么补肾阳气,肾不好者难长寿,日常吃啥,喝啥,能养肾

(1)肾气不足,静关不固,男性易发生遗精、早泄、滑精,老年女性则会出现带下清稀二多,清冷。肾气不足,膀胱失约,会表现为小便频数而清长,夜间更为严重,严重时还会出现小便淋沥不尽或失禁。

(2)肾气不足,还会气失所主,气逆于上,表现为喘息气短,气不接续,呼多吸少,动则喘甚,四肢发冷。

(3)神奇有调节水代谢的作用,因此老年人肾气不足,水液代谢紊乱,就会造成水失所主,导致水肿发生,还会出现尿频、尿失禁、尿闭。

(4)肾气不足,不能重阳于耳,就会造成肾虚耳鸣,听力减退,甚至耳聋。

(5)肾气推动着人体的生、长、壮、老、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肾气不足,五脏六腑功能减退,则会出现诸如性共功能减退,精神疲惫、腰膝酸痛、须发早白、齿摇脱落等衰老的现象。

日常如何能养肾?日常生活饮食:①多喝水,不要等到渴了才去喝水,不要把饮料当水来喝,白开水就好;②不要吃太多的食盐,每天不超过6克;③不要总是熬夜,憋尿;④蛋白质的摄入不要过量;⑤运动要适量,不要过度运动;⑥不要滥用一些药物;⑦起居有常,心情愉悦;⑧节制性生活

对于肾脏来说,只能进行“补”,但不能“泻”,所以每天要吃好、睡好、心情愉快。对于肾阴虚要“清补”。可吃一些猪瘦肉、鸭肉、黑豆、绿豆、冬瓜、桑葚、山药、海蜇等。尽量少吃辣的,性偏温热的食物。

对于肾阳虚的人来说,则可以进行“温补”可以吃一些羊肉、鹿肉、韭菜等。

肾阳虚有三种情况,需对症用药:

怎么补肾阳气,肾不好者难长寿,日常吃啥,喝啥,能养肾

1.肾气不足

怎么补肾阳气,肾不好者难长寿,日常吃啥,喝啥,能养肾

证候:腰膝酸软冷,男子阳痿、早泄、滑精,精冷不育;小便频数而清长,夜尿多或遗尿;兼见面色晄白,形寒肢冷;舌质淡胖,或舌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无力或沉迟。治则温肾壮阳。用药:右归丸。

2.肾阳不足

证候:不孕,畏寒肢冷,面色晄白,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治则温肾壮阳。用药:温凝汤加减。

3.命门火衰

证候:肾阳虚、阳痿兼见面色晄白或熏黑,头晕耳鸣,精神萎靡,腰膝酸软或疼痛,畏寒怕冷,或肢冷以下肢为甚,大便久泄不止,或完谷不化,或五更泄,浮肿,腰以下甚,按之不起。舌淡胖,苔白,脉沉细。治则温阳益肾、填精补血、温补命门之火。用药:寒谷春生丹。

以上适于肾阳气亏虚证型的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腰酸、尿频,失眠健忘,梦遗滑精症。畏寒肢冷,腰膝以下尤甚,面色晄白或黧黑,小便清长,夜尿多,舌淡苔白,脉弱等证候。

肾阴虚只有一种情况,但在用药上需要辨证,根据阴精亏损的多少、虚热的程度、男性、女性,还有病程长短、舌脉等进行论治。

滋阴补肾的药物多是甘寒的药物,比如山茱萸、枸杞子、制首乌、熟地黄,还有五味子还有旱莲草、女贞子,还有龟甲胶等。中成药的代表方主要是六味地黄丸,也可以酌情使用知柏地黄丸。知柏地黄丸主要是治阴虚内热,还有左归丸、麦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归芍地黄丸、明目地黄丸等主要是有明目的作用。

很多人都不清楚补肾的中成药,这里集中介绍一下:

1.六味地黄丸:可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所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等症状。

2.知柏地黄丸:可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所致潮热盗汗、口干咽痛、小便短赤等症状。

3.杞菊地黄丸:可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虚所致腰膝酸软、眩晕耳鸣、视力减退、视物昏花等症状。

4.左归丸:可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用于真阴不足所致腰膝酸软、盗汗等症状。

5.济生肾气丸:可温肾化气、利水消肿,用于肾阳不足及水湿内停所致的肾虚水肿、腰膝酸重、小便不利等症状。

6.右归丸:可温补肾阳、填精益髓,用于肾阳不足所致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阳痿遗精等症状。

7.缩泉丸:可补肾缩尿,用于肾虚所致小便频数、夜卧遗尿。

8.青娥丸:可补肾强腰,用于肾虚腰痛。

9.肾宝合剂:可温阳补肾、扶正固本,用于腰腿酸痛、阳痿遗精、夜尿频多、畏寒怕冷等症状。

10.龟鹿二仙膏:可滋阴填精、益气壮阳,用于真元虚损、精元不足所致全身瘦削、阳痿遗精、腰膝酸软等症状。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