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卫“世遗”上千年文化:浙江省五地连动刻画大运河迷人景象

守卫“世遗”上千年文化:浙江省五地连动刻画大运河迷人景象 湖州市6月21日电(新闻记者 施紫楠 王解答题)一水连南北方,文化贯古往今来。迄今,“古运河”取得成功纳入《世界遗产名录》早已8载。这一好好活着的世界自然遗产,在悠悠岁月中背负着古往今来文化艺术的传颂,诵读着江南水乡风韵的章节。

21日,“同一条大运河:上千年大运河情,近百年共富梦”第二届浙江省京杭大运河世界自然遗产爱鸟周主题活动在湖州市南浔区大运河畔开幕,为历久弥新财产文化、探寻保护机制构建了互动平台,持续发展壮大大运河沿岸地区“微信朋友圈”。

南浔古镇非遗展示 施紫楠 摄 摄南浔古镇非遗展示 施紫楠 摄 摄 据了解,京杭大运河始建于秋春、进行于隋代、通畅于唐代、热闹于明朝清代,经历上千年,底蕴深厚。历史上的京杭大运河通江达海、开放包容,不仅交汇处着河流力量,也结合了全国各地文化。

如何保护这一流动的、动态性的世界自然遗产?

2020年9月24日,《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下称《条例》)审议通过,于2021年1月1之日起宣布实施,变成中国国内第一部有关京杭大运河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的省部级地区性法律。

据了解,京杭大运河浙江省段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共5段河堤,长327千米,流过5个设区市,财产点13个,涉及到财产区26.58平方千米,缓冲区域103.59平方千米。

“维护京杭大运河,是强大荣誉,都是千钧重任。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京杭大运河浙江省段维护运用工作中面临巨大压力。”现场,浙江文化和旅游厅党委委员、省文物部门厅长杨建武那样讲到。

杨建武表明,此背景下,浙江省可借助智能化等现代科学技术,充分挖掘文化底蕴,与时俱进展示方式,激励正确引导社会力量参加,勤奋把京杭大运河真真正正打导致具备时代特点、浙江特色的景观河、绿色生态河、历史人文河,真真正正变成“老百姓的大运河”“游人的大运河”。

南浔古镇夜景 沈勇强 摄 摄南浔古镇城市夜景 沈勇强 摄 摄 目前,伴随着《条例》的实施,京杭大运河正持续容光焕发新的活力与魅力,同时也促进着文化的传播、历史的承传,促进着大家迈向无尽憧憬的远处。

启动式上,杭州市、宁波市、湖州市、嘉兴市、绍兴市五座大运河沿岸大城市视频连线,一同叙述京杭大运河的财产使用价值及其沿途群众参加京杭大运河维护、与京杭大运河相融共生的动人故事。

2022-06-22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