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日常生活镜像系统里的完美雅致

园林建筑日常生活镜像系统里的完美雅致 方云

“花茎随风扫,药畦趁雨锄。闲临鹅换帖,闷检蠹留书。琴画兼诗赋,萧然性质余。”这也是明代诗人孙传庭书中多元化的园居日常生活,其此谓为“园课”,相对高度凝练出了古代文人园居日常生活的日常以及形象化、文学化的审美观。

清雅是中国古典园林日常生活的主旋律。宋人吴自牧在其手记《梦粱录》中记:“上香饮茶,墙上装饰画艺术插花,四般管闲事,不适合累家”,亦称“四雅”或“四艺”,极具乐趣的生活细节展现了宋朝沉稳内敛的清隽情调,并影响了后人数代。明人冯梦祯在其《真实斋常课记》中,曾记叙自身归隐于“杭州西溪草堂”的十三项日常主题活动:“焚香、瀹茗、品泉、鸣琴、挥塵、习静、摹仿法书、观绘画、弄墨笔、看池里鱼戏或听鸟声、观卉木、识奇字、玩文石”。陈眉公在他的《小窗幽记》中亦有相近记叙:“读理义学、学法帖字、澄心静座、良友清谈、小酌一杯半醺、养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煮茗、喻意弈棋。”中国古典园林的日常生活镜像系统,可从各代众多园林景观文学著作与青山绿水美术绘画中,推动大家重回那“丘园养素,林泉之志”的雅致时期。

从营造安全性佳园的囿圃,到诗意栖居的江南园林,量变到质变的园林景观明辨与艺术美学演变之途清楚可见

我国最初的园林景观,是夏商周时期的“囿”与“圃”。甲骨文字、金文字体中出现了“眺(囿)”和“鉴、翻(圃)”等字眼,特指在选定的范围之内畜养野兽、蕃衍蔓草等主题活动。《周礼·大宰》中记“园圃毓蔓草。”《周礼·载师》中记:“以场圃任学习园地。”并注:“樊圃此谓园。”《诗经·大雅·灵台》确立地记叙了西伯侯在灵囿悠然自得的园林景观日常生活,“王在灵囿,麀鹿攸伏。”在囿与圃中,人和珍禽异兽,花草植物奇木亲密互动交流,这为我国连绵上千年的园林景观日常生活开启了序篇。

春秋时期,囿与圃转化成“苑”,这也是在囿的前提下进行工程建筑,致力于皇上设的驻跸。上林苑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苑囿之一。据《汉书·旧仪》载:“苑里养万兽,君王秋春射猎苑中,取兽成千上万。”汉武帝刘彻还常令“婢女行船池里,张凤盖,精东旗,作濯歌,杂以宣扬”。园林景观主题活动除开传统式的射猎游乐设备,欣赏宫室工程建筑与园池,也有璀璨的歌舞表演。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也是将上林苑奇观胜状之巨丽,勾勒得精妙绝伦。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园林有史以来的一个关键过渡阶段。文人墨客玄谈玩世,寄情山水,以雅致自诩。囿苑构建从人力逐渐转为起法自然山水,园林设计不会再追求完美宏伟气魄,而取决于匠心独运方法,重现当然。这时,王羲之的“兰亭集会”,汉朝石崇的“金谷园之会”,晋代陶渊明的“斜川之行”及其谢灵运的“山泽之游”,与在历史上惊叹不已的园林景观一道,成为了千古流传的美谈。

2022-06-26

2022-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