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言道丨习总书记全国两会“说故事”,一以贯之是“人民”

习言道丨习总书记全国两会“说故事”,一以贯之是“人民” 北京市3月11日电 (新闻记者 梁晓辉)做为我国最高领导人,在两会召开上,习总书记善于根据叙述一些栩栩如生的小故事,表明关乎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方针,令人闻之悦听,听之深有感触。

这种小故事,有一个相同的偏向——人民。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维护人民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可以不惜一切成本。”

习总书记2020年参与内蒙古自治区访问团决议时表示的这样的话令人难以忘怀。决议当场,习近平在叙述一位湖北省人民代表抵御肺炎疫情小故事时,做出如果是描述。

“湖北省救护的80岁以上的新冠肺炎病人有3000多的人,在其中一位87岁的老年人,身旁10再来一个医务人员用心关爱几十天,总算挽回了老人家的性命。”习总书记慢慢道来。

“什么是人民至上?那么多的人围住一个患者转,这真真正正展现了不惜一切成本。”习总书记感叹说。

在该次决议中,习总书记数十次提及“人民”,令人见到“人民”在他心底的份量。

——“不可以把手上用餐的混蛋先扔了。”

碳达峰碳排放交易,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热门词汇。2022年,习近平在参与内蒙古自治区访问团讨论时,提到对我国完成“双碳”总体目标的思索时,打过那么一个比如。

为了更好地更快让大伙儿了解在其中之义,他还介绍了一个以前看了的小故事。

“孙中山当初讲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讥讽一些人。”习总书记娓娓而谈:有一个干苦工的,平时拿一根竹杆给人挑物品。有一天买了张福利彩票,把彩票藏竹杆里了,忽然发觉自己的号中了头彩,一开心就把竹杆扔河里来到,想着这一生不用担心干这类苦工了。結果到兑奖处才发觉福利彩票早已随竹杆丢到河里了。这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历史时间警告时下,习总书记的小故事有实际所说。为完成“双碳”总体目标,我国有一些地区免不了步伐急了些,步子大了些,乃至踩“急刹”、搞健身运动式“减碳”,不但欲速而不达,更有危害群众合法权益的风险性。

“减碳一定要把控好先立后破这一标准。”习总书记的小故事耐人寻味:“双碳”总体目标的完成不可以急于求成,更不可以以危害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成本。

——“‘馒头办’没了吧?”

人是铁饭是钢,一粥一饭当思得来不易。2019年两会召开,习近平在参与河南省访问团讨论时,提到了本地有名气的“馒头办”,揪出一段历史时间。

“河南人爱吃馒头,以往郑州市有一个‘馒头办’,很难买到馍馍也是个不稳定要素,如今不用创立一个主管机关了。”习总书记追忆说。

2022-03-11

202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