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获奖者孙家栋工程院院士:“国家需要,我便去做”

“共和国勋章”获奖者孙家栋工程院院士:“国家需要,我便去做” “国家需要,我便去做”(拼搏近百年路 起航新的征程党旗在基层一线迎风招展)

一名党员是一面旗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高端高级顾问孙家栋工程院院士,是党中央在航空事业发展史中培养出来的杰出专家,是我国航天高层次人才的杰出成就。

上年“七一”前夜,迎接党的百年华诞的日里头,配戴上中共中央授予的“荣耀在党50年”纪念章,这也是孙家栋作为一名党员的荣耀之路。

“东方红一号”打开我国太空时代,“嫦娥一号”迈开我国太空新征程,北斗定位系统打开我国卫星导航系统服务项目……孙家栋名字的含义与中国航天史上好几个“第一次”紧密相连,与中国航天事业的壮观新征程相随相伴。

1956年8月,在前苏联出国留学期内,孙家栋荣耀加入了我党。“那时候入党思想上非常简单,便是要为老百姓的工作奉献自己的能量。”这类“简易”,化作了他一辈子干航空航天的单纯。

1967年夏季,38岁的孙家栋授命带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总体方案设计工作中。1970年4月24日,通过众多参研参试工作人员很多年的勤奋努力,“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华文化探寻宇宙的奥秘、和平利用外太空、改善生活的帷幕。

2004年担任中国探月工程第一任总设计师时,孙家栋75岁。通讯卫星从地球轨道进到太空,遭遇严峻的考验,孙家栋肩膀的工作压力显而易见。曾任中国探月工程副总经理设计师的我国首次火星探测每日任务工程项目总设计师张荣桥点评说:“他是满怀对中国航天科技的满腔热忱来的。”

3年之后的2007年10月24日,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孙家栋却无法释放压力焦虑不安的神经系统,低头于后面每日任务的回访中;碰到通讯卫星运作的关键节点,他经常凝视着着通讯卫星运行数据图,整夜难以入睡;2007年11月7日,嫦娥一号取得成功进到环月工作路轨。电视机摄像镜头捕捉到那样一个一瞬间:孙家栋来到一个清静的角落里,悄悄的背过身去,取出手帕静静地擦去了泪水……

科学试验通讯卫星、遥感卫星、风起云涌卫星、北斗导航卫星……几十年来,孙家栋组织和领导干部研发的通讯卫星型号规格数不胜数,他们的影子时刻发生在天南地北的发射点。人们说:“他在那边,便是无形中的适用。”

孙家栋则说,到当场感受具体情况的风格是老一辈航天人一直继承之后的。当初钱学森老先生带上搞第一个火箭弹、第一颗卫星,全是带领大家到发射点,“有时出现异常一天两天都晚上不睡觉,他都陪着大家一块在现场。搞航空航天真真正正要感受到具体情况,或是务必到当场。”

2022-07-05

2022-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