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昆虫”侵袭青岛水域 专家称需健全渔业保险体系

“深海昆虫”侵袭青岛水域 专家称需健全渔业保险体系 “深海昆虫”侵袭青岛水域

海螺、“白泥蚂”等敌害生物大量发生,危害贝类养殖生产,给渔夫导致重大损失;专家称需健全渔业保险体系

7月6日,青岛胶州营海码头渔夫胡高山在自家养殖区里打捞出1200多斤海螺、“白泥蚂”等敌害生物。他家5000余亩海蛎子苗被这些敌害生物吞食掉三分之二,这代表着数百万元的损失。

青岛海域的“海螺之患”,最早引起关心要在2006年。当时,青岛仅胶南地域因海螺灾害导致的鲍鱼养殖损失就达到4000多万元。上年,青岛胶州湾水域牡蛎、蛤仔底播海域再次爆发海螺,平均密度达到50个/平米。本次,与海螺一同出现的,也有一种被称作“白泥蚂”的无脊椎动物。

据青岛海洋管理局信息,因对贝类养殖生产造成危害,青岛决定暂时在一定地区允许养殖场选用地笼网、底拖网对海螺和“白泥蚂”开展全面清理。

“白泥蚂”成规模发生,这在青岛是首次,而对于这个新对手,人们还了解很少。

专家表明,应进一步完善渔业保险体系,提供更精确的风险管理手段,使渔业养殖生产者和经营人能更为有效地防范风险。同时,要耐心研究海洋种群以及环境要素转变,在运用海洋生物资源时,始终着眼于兼具环境效益和经济收益的“均衡点”。

“白泥蚂”和海螺同时发生

43岁的胡高山从小在胶州湾长大,从业海洋水产养殖早已15年,这是他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白泥蚂”。“他们如同‘战队’一样,密密麻麻冲入养殖区,将成片的海蛎子苗吃掉。”

胡高山说,工程潜水5月底发觉,养殖区里早已出现了海螺,也有少量“白泥蚂”,但因为当时数量偏少,大家并没太多在乎。一个月后,养殖区5000余亩海蛎子苗遭到大灾难。

“白泥蚂”别名为经氏壳蛞蝓,为壳蛞蝓科壳蛞蝓属动物,分布于渤海湾、江海、南海等水域,一般身长在40-42mm上下。其生长速度较快,腹部内牙发达,可以捕食海蛎子、牡蛎等养殖贝类,相貌神似小乌龟,外面有一层薄壳。

山东海洋科学院研究者李成林表明,相比不起眼的“白泥蚂”,海螺早已在北方水域泛滥了十余年,人们把这样的敌害生物称为“深海昆虫”。做为一种凶猛的食肉动物,海螺关键掠食生蚝、海蛎子、海蛎子、贻贝等经济贝类,有时也进食蜘蛛类、海鞘及其鳗鱼等其他棘皮动物。

一些青岛渔夫告知记者,“白泥蚂”一直都有,但很少,因此不会引起人们的恐慌,“不像海螺那么可怕,海螺会紧紧趴到海蛎子上,能把海蛎子憋死。”

据了解,海螺进餐时,最先用腕和管足抓住食物,将胃从嘴中翻出包住食物,随后代谢各种胃蛋白酶消化食物,因而,海螺对贝类养殖的危害很大。有关数据显示,一个刚满月的小海星,6天可以吞掉50多个小洋螂,一个成年海螺1日内能够进食5-6个海蛤。

2022-07-11

202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