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污染物质整治变成“十四五”生态保护工作重点

新污染物质整治变成“十四五”生态保护工作重点 新污染物质整治已变成“十四五”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重点。3月30日,在生态环境部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生态环境部固体废弃物与化工品司厅长任勇说,从改进生态环境保护品质和自然环境风险管控角度观察,新污染物质就是指具备生物毒性、自然环境持续性、微生物积累性等特点的有害危害性化合物,这种成分对生态环境保护或身体健康存有很大风险性,但并未列入环境安全管理或目前管理方法对策不够。

现阶段国际性上普遍重视的新污染物质有四大类,即持续性有机物污染物质、内分泌失调影响物、抗菌素和微塑料。“这四类被定义为新污染物质,前提条件是排出到自然环境中。”任勇说。

新污染物质特点取决于其整治难度系数高

2022年的政府报告注重,加强固体废弃物和新污染物质整治。党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也明确提出,到2025年,固体废弃物和新污染物质治理能力明显提高。

“新污染物质新在哪儿?可以从两层面来了解,一是相对性于大伙儿熟悉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PM2.5等基本污染物质来讲;二是新污染物质品种繁多,伴随着对化合物自然环境和身心健康伤害的了解逐步推进、环保监测技术性飞速发展,被鉴别出的新污染物质很有可能还会继续不断提升。”任勇说,新污染物质整治往往难,取决于其所具备的五大特点,即伤害较为严重、风险性较为隐敝、自然环境持续性、来源于丰富性和整治多元性。

在我国是化合物生产制造应用强国,生产制造和采用的化合物有数十万种,每一年还新增加上千百种新化合物。任勇说,新污染物质具备持续性和微生物积累性,即使以小剂量排出到自然环境中,也有可能会伤害自然环境、微生物和人体内的身心健康。新污染物质涉及到领域诸多,全产业链长,代替品和取代技术研发较难,必须多单位跨行业协同治理,执行项目生命周期自然环境风险防控。

整治重在“筛、评、控”和“禁、减、治”

依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决策部署,生态环境部会与中国发改委等13个单位已经研究制定《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

任勇说,进行新污染物质整治是环境污染治理长久攻坚战向深度推动的必然趋势,是生态环境保护品质持续改进的本质规定。整治的整体构思归纳为“筛、评、控”和“禁、减、治”。即根据对有害危害性化合物环境风险筛选和评定,“筛”“评”出必须关键监管的新污染物质,随后对关键新污染物质推行整个过程监管,包含对生产制造采用的根源限用、全过程节能减排、尾端处理等。

2022-03-31

2022-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