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能活多久,46岁得了脑梗能活多少年?

首先四十六岁这个年龄得脑梗,很惋惜,年纪轻轻的,正是家里的顶梁柱脑血栓能活多久。但是也不要灰心,脑梗只是给你的生活带来不便,并不是致命的病。虽然康复不到原来的身体状况,生活自理还是没问题的。

四十六岁这个年龄段,应该是身强力壮,精力旺盛的年纪,恢复起来要比年龄大的要快,生活质量要高出很多。一方面是注意饮食,清淡为主,减少血液负担。二是加强锻炼,恢复体能,让身体的其它部位运动起来,用其它部位带动脑梗后遗症的部位,早日康复到理想状态。

至于能活多久,感觉有点悲观和失望。生活中总有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意外,面对生活,面对困难才是你要做的,把自己的心态和身体调理到最佳状态,不仅不是家人的负担,还能帮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的心态相信你一定是一个打不倒的小强!还怕活的不久远吗?

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已经成为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疾病。在我国,由于老龄人口的增长,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也成为我国致死率第一位的疾病。

由于急性脑梗死的梗死部位和体积不同,脑梗死的后果也不同。尽管现在的医疗技术发展,大家对心脑血管病的认识也比以前深了,但是,脑梗死仍然不可避免在急性期有一定的死亡率。

有的病人一起病就是颈内动脉堵塞,半个大脑都受到影响了;有的病人梗死部位在脑干,生命中枢受到影响了,这样的病人急性死亡率就很高,还有一些病人,脑梗死后出现一些很严重的并发症,如不可控制的肺部感染、急性消化道出血等,也会使脑梗死急性期死亡率增高。

急性期存活下来的病人,由于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基础疾病不同,依从性不同,家人照料不同,对待疾病的态度不同,心情不同,后果也不一样。

据统计,脑梗死急性期过后,约10%的病人通过及时治疗和康复训练等手段可以接近完全恢复;约25%的病人仅遗留比较轻微的症状,不影响日常生活;40%的病人有一些中度残疾,可能需要拐杖或轮椅,有些活动如洗澡等需要他人帮忙;约10%重度残疾,卧床,完全需要他人照料。

在这些存活的病人中,在急性脑梗死后4周到一年时间大约会有四分之一的病人有死亡风险,在急性脑梗死后5年内死亡率比正常人大约还高2倍。急性脑梗死后5年内死亡的相关因素有年龄、残疾程度、再发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抑郁等。

但是,这并不是说急性脑梗死后就活不久了!还是有相当多的一部分病人在第一次脑梗死后长期存活。这样的病人有一些共同特点:乐观,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喝酒,依从性好,听医生的话,危险因素控制好,积极康复,坚持活动,定期检查身体。很多病人急性脑梗死后可以活十几、二三十年。

更多健康问题,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李博士和你谈健康。

(医患家特约回答:天津医科大学感染病研究所 贾医生)

脑血栓能活多久,46岁得了脑梗能活多少年?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大家对“脑萎缩”这个词都不陌生。有很多患者拿到脑CT看到脑萎缩的报告后,会非常紧张地问:“我是不是要老年痴呆了?”“我以后是不是就不认人了?”“得了脑萎缩还能活多久?”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虽需要重视但不必过度恐慌,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脑萎缩的相关知识。

首先脑萎缩≠“老年痴呆”(帕金森症)。脑萎缩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而是一种客观症状,即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脑组织体积缩小,细胞数减少,脑室扩大的现象,是很多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脑萎缩常见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脑萎缩是随年龄增长的自然机体功能衰退,很多健康的老年人也有不同程度的生理性脑萎缩,但程度常较轻,不会影响正常生活。病理性脑萎缩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遗传、外伤、中毒、脑梗、脑炎、脑血管畸形、脑肿瘤、癫痫长期发作、脑动脉硬化、酒精中毒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还是脑部血管长期慢性缺血,脑供氧不足。

相比没有基础病的健康人群,长期患基础病如:动脉硬化(脑组织中可有很多小动脉血管呈弥漫性阻塞)、高血压(使小动脉壁增厚,弹性下降供血能力不足)、高脂血症(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脑组织循环灌注不良)等,出现脑萎缩的可能性更高。

脑萎缩本身对患者寿命的影响不多,生存时间还是要根据患者自身身体素质和所患疾病严重程度来判断。但脑萎缩不断加重,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忽视掩盖其他恶性疾病引发的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则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脑萎缩的临床症状,根据萎缩的部位不同,造成个体差异性较大。初期表现常见:头晕、头痛、失眠健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患者性格情绪的明显改变。部分患者发现一改温和平静的性格,变得易怒、秽语、行为不受控,或活泼的性格变为抑郁,家属除了心理开解外一定要排除病理因素。随着脑萎缩病程的发展,患者可出现手足震颤、行走不稳、记忆力明显减退等症状,会给治疗造成一定难度。

为了在病情初期早发现,早控制以得到较好的疗效,中老年患者要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日常注意控制血粘度、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病,并及时治疗原发病。每年可复查脑部CT,观察是否有脑血管阻塞、肿瘤等风险,并遵医嘱适当服用增强脑供血,促进循环,降低血脂的药物。日常生活中,注意增强运动,均衡饮食,并适当加强用脑,增加阅读、棋牌游戏等活动,尽可能减缓脑功能衰退速度。

2022-06-09

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