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分餐制这么困难,为什么在中国分餐制这么困难?

中餐分餐比较难为什么中国分餐制这么困难,和中餐的饮食方式,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

第一,洗碗的压力大。

西方大多普及了洗碗机,他们没有太多洗碗的压力。但是中国洗碗机普及力度不大,大部分家庭还是靠手洗,这就增加了做家务人的工作量。

以一家三口,三个菜为例。

普通人家吃饭,三个饭碗,三个主菜盘,三双筷子。 总共九样餐具。

如果分餐,讲究的人家,每一个人一个饭碗,三个小菜碗,一双筷子,算下来,需要三个饭碗,九个菜碗,三双筷子,总共15样餐具。

不讲究的人家,三个饭碗,三个主菜盘,三个小碟儿,三双筷子,三个勺子(对于把菜儿盛到自己碟子里),总共15样餐具。

我们毕竟一日三餐,一天算下来要多洗很多餐具。

你们别说把所有菜都盛到自己碗里,这对做饭的人是极其不尊重的,我们吃的不是大锅煮。

第二,麻烦。

中餐很多人吃饭的习惯,一口菜一口饭。如果用公筷公勺,把菜夹到自己的碟子里。也就意味着你在这顿饭里,你会无数次的在公筷和自己的筷子之间转换。手脚麻利的年轻人好办。年长一点儿的和年幼一点儿的,就很麻烦。

第三,分餐并不能完全解决疾病的传播,仅仅是个人卫生和个人习惯罢了。

都是一家人,不是说仅仅分餐就不会传染其他的疾病。家中有病人,不用说,大家会主动分餐,也是应该的必须的。可很多疾病并不是靠胃肠道传播的。

这里有人可能会提到幽门螺杆菌,我想说的是,你分餐了,难道你不跟你老公亲嘴吗?你亲嘴的时候,幽门螺杆菌该传染还会传染。最好的办法,得了幽门螺杆菌,该治就治。不治问题也不大,中国70%的人都带有幽门螺杆菌,而且目前只是理论上证实会增加胃癌的概率,但并没有完全绝对的证据,得幽门螺杆菌就会得胃癌。

第四,中国的很多食物,不太适合分餐。

像火锅。有人可能会提出来一人一个的小火锅。我只能说一人一个的不叫火锅,叫水煮菜[捂脸][捂脸][捂脸]。四川的牛油锅,必须得用大锅,如果用小锅,又稠又溅油,根本没法儿吃。还有北京的大铜锅,必须要大锅炭火,这样火旺温度高,涮下去的肉,短时间的就熟。如果换成小锅,电磁炉,那火力太温和了。

分餐制度其实更适合陌生人,例如学校的食堂,例如自助餐,这些都是分餐厅的很好的体现。但是中国式的聚餐,你想做分餐也有点儿难。试想一下一桌十个人,一盘儿菜就那一点儿,如果有服务员进行分餐,每个人就可能就一口。如果每一个菜都放上公勺公筷,桌面其实挺拥挤的,而且人多,很容易公勺公筷放错地方。

对于家庭来说,分餐是个人习惯,不必强推。每家有每家的习惯就好了。虽说中国古代是分餐制,但那也是有钱人家的讲究,普通人家吃饭,餐具都没有那么多,哪敢分餐。

这个提问根本没有说到问题所在,疫情过后,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健康饮食,如何改变过去不良的饮食习惯,如何能在吃上划一条不可逾越的安全红线。那就是坚决不食野味,大家通过自然知识的介绍也知道很多野生动物都是病毒的宿主,别吃它们,给它们留条活路,也是为人类留条活路,放过它们也是放过人类自身。其实说白了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的,就是注意饮食卫生带来的风险,不为了所谓的口腹之欲而乱吃一通,这也是保证了饮食公共卫生的安全,所以做个生活中自律的人,管住口也就关闭了病从口入的大门。民以食为天,这也说明饮食文化是我们中国的传统,做出的美食也是让古今有钱人大快朵颐,享受生活。如今日子越来越好,吃喝更是空前繁荣,这说明中国富裕。所谓的美味野味开始进入好奇好吃的人们的视野,外来食品也是进入了中国,走进了百姓生活。但是对于油炸食品我是有些抵触的,却是味道好,每当我走过排队购买的炸鸡店,几乎是闭着眼睛走过,无奈刚出锅炸鸡的香味却还是通过鼻孔突破了我的味蕾,心里也是由衷的发出一声真香啊!还是自己加紧了脚步,快速通过了。我稳住了自己,索性我为了不被这么好的吃食诱惑多走了一段路,虽然回家的时间晚了几分钟,但是还是值得的,我约束了自己。生活中对于要求健康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是看看医院里三高看病的人还是不少。肥胖,亚健康,产生的慢性病都再影响生活的品质,造成这个结果患病的人都知道是因为饮食不规律,缺少锻炼所致。大夫也说过科学合理饮食,这大道理对于成年人来说能不懂吗,可惜能为了健康而做出习惯性改变的人不多,都还是愿意通过去医院看病拿药,寄希望于神医或者药物治疗,这根本就是个误区,再加上特效药,神保健,好像对身体有好处的都可以拿来为自己身体健康服务,就是中药性质的药材也进了寻常百姓家,作为保健品长期食用,这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但是在我看来,长期服用或者饮食对健康会有所不利,食药三分毒吧!所以我们再为自己的健康负责上要做出正确选择,才能真正增强体质,增加抗力。在我看来就是自己养成一个习惯才是最重要的,更是人生幸福的保证。看看长寿作家的作品,也多少知道点养生之道,季羡林大师,吃饭没有讲究,也没有特别喜欢的饮食,早晨一碟咸菜,小米粥,吃点面食。人到耄耋之年血压都保持的不错。咸菜太咸,少吃,情志稳住,这在我看来就是大师的自己养生之道。俺的爷爷种田一辈子,除了驼背,也是90多岁了,无疾而终。在我的记忆里,爷爷从来吃饭都是不慌不忙的,从田里干活回来,一锅旱烟,一壶茶,休息一会,才去吃饭。吃饭倒是很斯文,吃饭夹菜也不是频凡,吃饭都是静默状态,细嚼慢咽,两碗汤是必须的,30分钟左右才吃饭完毕,爷爷告诉我,食不言寝不语,他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却能说出来有些文化含量的口头语。如今一个家庭,其实作为家长带好头,有个健康饮食好习惯会影响整个家庭,带来福祉的。痛定思痛,反省自擦,就是对生命最好的敬畏。减少对大自然的贪婪与占有欲,杜绝嘴里进入所谓的野味,美味,把安全防线架到每个人身上,不动口不动心更不动手,与自然不仅是邻居更要做朋友。我看这样我们才能尽情的享受生活,活出精彩,吃出健康。而后者是前者的基础,打好基础了,我们的美好生活才会更牢固,人间才更美好!

2022-06-09

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