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节联欢晚会上看民族舞蹈与高新科技拥抱的“中式烂漫”

在春节联欢晚会上看民族舞蹈与高新科技拥抱的“中式烂漫” 唐白晶

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民族舞蹈节目再度受欢迎“爆红”,民族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艺术创意民族舞蹈《金面》及其艺术创意音舞山水诗歌《忆江南》等刮起了一股造型艺术“活性”珍贵文物的风潮。《只此青绿》以宋朝油画“千里江山图”为原型,用写意画、移情别恋的艺术表现手法将青绿山水的意境dh幻化,画中青峰叠嶂,青山绿水若隐若现;舞蹈家眉目庄重,绛唇高髻;真可以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山峦见我应如是。”宋画之美、中国古风之美在演出舞台上众仕女图的体态中,三星堆的秘密和黄铜文化艺术、金面的传奇故事,富春山居图的江南地区一望无垠和文人墨客古诗词中那类平静淡泊、沧蓝当然的精神面貌,都踏入了观众们的内心……

当民族舞蹈碰到珍贵文物时,超越了考古学文本的历史时间差距,构建出民族舞蹈这类独具一格时光风采的造型艺术情景,将历史时间与文化艺术感“浸湿”于央视春晚当场,让传统式“活跃性”在时下。

华夏文明是中国舞蹈写作的热土、基石和藏宝

我国很多的珍贵文物与民族舞蹈密切相关,如汉画像砖、敦煌壁画、舞乐俑等均有主要表现民族舞蹈场景、姿势的静态数据品牌形象。在中国古代舞蹈的发展趋势中,民族舞蹈慢慢融进戏曲艺术中,因而在1950年古典舞蹈创设前期,欧阳予倩老先生最开始明确提出了“古典舞蹈”,特指京戏、昆剧中的民族舞蹈。古典舞蹈从无到有,在十几年的进步与探寻中,产生了一套中华文化独有的我国古典舞教学管理体系。做为民舞文明建设服务平台的古典舞蹈,是含有“振兴实际意义”的现代人的阐释与承传。

在古典舞蹈的课程建设与曲目写作中,除开发掘传统戏曲文化艺术,也深入挖掘文物古迹。1979年首映的經典歌舞剧《丝路花雨》使“敦煌舞”从“复生敦煌壁画”的形式中创生,造就了一种“民舞语言表达”,开辟了敦煌舞的先例。北京舞蹈学院的孙颖老先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探寻出汉唐舞风,写作了《炎黄祭》《铜雀伎》等經典舞蹈剧目,尤其是民族舞蹈《戍卒乐》以一种当今人的视角,授予秦始皇兵马俑新鲜栩栩如生的“人味”,在轻轻松松幽默的民族舞蹈韵律中回味无穷上千年前的文化艺术积累。

孙颖老先生的这一编导专业核心理念在多年后由他的学员陈艳,在民族舞蹈《唐宫夜宴》中充分发挥得驾轻就熟,在2021年河南电视央视春晚中刷爆互联网。由黄豆豆出演的民族舞蹈《秦俑魂》逐渐将眼光专注于古往今来穿越重生而相通的中华民族精神;《唐印》《唐宫夜宴》及其田湉的民族舞蹈剧院《俑》系列产品舞作都关心到古时候舞乐俑的故事情节、性格特征和时期审美观;2021年首映的歌舞剧《五星出东方》以“五星出东方利我国”的汉朝织锦护臂为突破口,编造了上千年前出现在西域的传奇故事。可以说,在中国舞蹈的写作中,对文物古迹的主题喜好长久不衰,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和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是中国舞蹈写作的热土、基石和藏宝。

2022-02-11

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