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肉票怎么来的,计划经济时代,布票、粮票、肉票在生产队时期对农民的作用有多大

以前肉票怎么来的,计划经济时代,布票、粮票、肉票在生产队时期对农民的作用有多大

以前肉票怎么来的,计划经济时代,布票、粮票、肉票在生产队时期对农民的作用有多大

以前肉票怎么来的,计划经济时代,布票、粮票、肉票在生产队时期对农民的作用有多大

以前肉票怎么来的,计划经济时代,布票、粮票、肉票在生产队时期对农民的作用有多大

笔者出身农村,对计划经济时代农村的票证情况还是有发言权的以前肉票怎么来的。

以前肉票怎么来的,计划经济时代,布票、粮票、肉票在生产队时期对农民的作用有多大

在我们那个时候的记忆里没听到计划经济的说法,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把那个时期的经济体制叫计划经济。过去只提集体化或人民公社时期。那个时期的农村只有布票,我们这个地方每人一年的布票为一丈三尺五寸,成人可以做一身衣服。当然一个家庭有大人小孩,这样就可以调节使用。有些家庭小孩多的往往没用完,因此市场上就有卖布票的现象。比如,有些青年结婚时,男方要给女方买几套衣服或布匹,布票少了就可以到市场去买。

而粮票和肉票农村是没有的,那个时候比如生产队、大队干部去公社开会吃饭是带米去的,如果去县里或外地开会或出公差,就拿粮食到公社粮站换粮票。农民到集市如果要吃面条之类的东西,按一两粮票2分钱计算进面条价格里面去。

肉票就更不用说了,那个时候我们那个地方,吃肉的情况是这样的。一般家庭每年都要养一至两头猪,一头作为国家任务,一头过年时杀了自己吃,有个别家庭也有一年喂养三头猪的。另外生产队都有养猪场,每逢过年过节、双抢季节(插秧、打禾)都要杀猪分给社员吃。因此,农村是没有肉票的。那个时候市场上也有猪肉卖,不过没有现在这么多,所以,那个时候吃肉没有现在这么频繁。但网上有人说一年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点肉,像我们这里是不存在的。

至于当年为什么要采取票证制度,主要是因为那个时候国家处在建设起步阶段,要通过农业来完成工业积累,实现国家工业化,同时还要靠农产品来创汇,在那样的情况下实行票证制度基本上既保证了人们的基本生活,又实现了财富的公平分配,顺利地完成了国家工业化的建设。

四十年代出生的人告诉大家,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小时候应该是六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中期,也就是说肯定是在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次全会以后。如果是农村人,1962年以后还吃不饱饭,吃不上肉,就要问问你父母是什么原因!因为61年党的八届九次全会后,农村真正的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了。撤销了农村大食堂,农村人分到自留地、允许开荒,收获全部归己,加上国家保证的农村人吃粮标准“够不够360”平均每人每年吃粮达到500斤以上,许多农户都有余粮喂养家畜家禽,不要说过年,就是一般的节日或有亲戚朋友来访,也有肉吃,有些人还会到城里出售议价粮油。当时只有两种人会挨饿,或者过年都吃不上肉,一是极懒惰的,一是地主、富农,他们不善农业生产,无法从自留地和开荒种地中收获较多粮食。

六七十年代的农民,除了粮票没有份外,其它票证都有份,按人口统一分配。

那么粮票为什么就没有农民的份呢,因为农民的粮食是自己种的,由生产队统一分配给各家各户。也就是说,农民吃的是生产队分的粮食,不需要粮票,所以粮票跟农民没有半毛钱关系。

那么粮票是给谁用的呢,是给非农业户口的人用的,也就是吃国家供应粮的人用的,一斤粮票扺一斤大米或干面数,要拿到米或干面还必须向粮店付米一角贰分,干面一角肆分的钱。

六七十年代早期,农民外出都是自带粮食,在农村的跟人家借个锅烧一顿饭吃,或把粮食给人家。到单位办事,直接将粮食称给食堂,一斤米再给貮分钱加工费,吃菜拿钱买。

到了七十年代后期,随着我国粮食供应的充足,粮票在黑市上也能买到了。黑市上的粮票又是怎么来的呢,就是吃定量供应的人家粮食吃不了,多余的就到粮店换成粮票,回来卖给票贩子,票贩子再到黑市上倒卖。黑市粮票最高卖到三角多钱一斤,当然了这是一种违法行为,政府是严厉打击的,这种行为就是当时的投机倒把行为,是违法的。

到了八十年代,虽然粮票还在用,但在饭店或食堂吃饭,没有粮票也能吃到了,半斤饭收你贰角钱,半斤饭用不了半斤米,他们也有得赚,直到后来的粮票淡出粮食市场。

2022-06-09

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