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云原来是给冷空气打前站,杭州鱼鳞云真的预示着什么

鱼鳞云是指云间有规则的、空隙大的大范围云层。出现这种云层是天气将转晴并且有两三天万里晴空的征兆。原因是高空冷空气下沉冲破了连续的云层,从而形成了鱼鳞云。冷空气下沉到地面受热,空气中的水分蒸发,相对湿度降低,气压升高,云层也升高(关键词鱼鳞云原来是给冷空气打前站:云层悬浮在等密度的流体中)从而出现连续晴天。这样的云层一般出现在秋天。 也即将出现秋高气爽的征兆。

漂浮在天空中的云彩是由许多细小的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有的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混合在一起组成的。有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雨滴及冰、雪粒,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并有一定厚度。

从地面向上十几公里这层大气中,越靠近地面,温度越高,空气也越稠密;越往高空,温度越低,空气也越稀薄。

另一方面,江河湖海的水面,以及土壤和动、植物的水分,随时蒸发到空中变成水汽。水汽进入大气后,成云致雨,或凝聚为霜露,然后又返回地面,渗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以后又再蒸发(升华),再凝结(凝华)下降。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水汽从蒸发表面进入低层大气后,这里的温度高,所容纳的水汽较多,如果这些湿热的空气被抬升,温度就会逐渐降低,到了一定高度,空气中的水汽就会达到饱和。如果空气继续被抬升,就会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如果那里的温度高于0℃,则多余的水汽就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温度低于0℃,则多余的水汽就凝化为小冰晶。在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渐增多并达到人眼能辨认的程度时,就是云了。

至于预示这什么?那就是朋友圈会有很多拍天空的照片!其他的能预示什么?你想要的世界末日?灾难?还是出圣人?无聊!

这不是“地震云”,“地震云”不是科学意义上的概念,云和地震并无关联,云不是地震前兆现象,但“地震云”的说法在民间长盛不衰,虽然已有气象和地震方面的专业人士进行过多次科普。

地震的发生是板块运动的结果,是断层应力调整导致,其他因素对此几无影响。有些时候,无论什么形状的云的出现,和地震的发生看似有了一些“关联”,但并不具备因果关系,就像歌手萧敬腾与大暴雨的出现一样,即便有很多次的对应关系,但二者并无科学意义上的结果关系。

“地震云”的说法之所以流行,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对地震活动的未知和对地震破坏的恐惧,于是我们总想找到地震活动规律,习惯性把云归为地震前兆现象,但科学意义上的地震前兆并不包括地震云。

地震前兆是指与地震孕育、发生相关的有别于正常变化背景的异常变化,迄今已观测到至少有数十种,大致可分为:地壳形变、地震活动和地震波参数、电磁和卫星遥感、地下水位和化学成分、地声、地光和动物习性等。

19世纪90年代IASPEI发起征集、推荐和评选地震前兆活动,给出如下标准:异常必须与地震发生相关,必须重复观测到,定量给出正常值和异常的差别,指出异常与地震的关系并进行统计检验等。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对基于前兆观测应用经验性统计方法进行地震预测比较乐观,但此后发生了一系列破坏性地震,几乎都在毫无预报的情况下发生的,而在预测的一些地区,地震却迟迟没有发生,地震预报的科学难度要比原先预料的困难得多。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意即天空若出现鱼鳞状的云彩,预示着会出现高温晴热天气,这时农家晒谷用不着翻腾就会很快晒透晒干!

鱼鳞云原来是给冷空气打前站,杭州鱼鳞云真的预示着什么

“鱼鳞斑”,在气象学中叫透光高积云,是高冷空气下沉冲破连续的云层,形成有序排列的许多白色小云块,形似鱼鳞、瓦块,人们因此叫其“鱼鳞云”、“瓦块云”,由此也有“瓦块云,晒煞人”的说法。

这种云受高气压控制,大气相对稳定,是中空逆温层下形成的云,是晴天征兆,秋天常见。天空呈现这种云彩,就预示未来几天将是秋高气爽天气,而秋天正是翻晒谷物的时候,人们于是根据多年经验总结得出此谚。

2022-06-09

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