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绳结手工艺人编制红火中国结20载 “结”出发家致富“果”

聊城绳结手工艺人编制红火中国结20载 “结”出发家致富“果” (新春走基层)聊城绳结手工艺人编制红火中国结20载 “结”出发家致富“果”

聊城市2月10日电 题:聊城绳结手工艺人编制红火中国结20载“结”出发家致富“果”

创作者 孙婷婷 刘明明

一根红绳手链折起来,右手压圈握实,左手广论盘绕,再将线尾穿入电磁线圈绷紧,一个吉祥结就在“刘氏中国结制做手艺”传承人刘君霞手上成形。曾是下岗工人刘君霞用一串红火的中国结,串出了她与300多名姊妹的创业历程,让一件件喜气的绳结著作走入我国家家户户。

2月10日,在坐落于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的刘君霞个人工作室,新闻记者见到,大红色的万事如意结、艳丽的孔雀开屏结、“萌萌哒的”富贵鱼等各种各样绳结手工工艺品“铺”满四面墙面,将个人工作室装饰得“蒸蒸日上”。绳结职工们坐到在其中,熟练地编制着“如意结”“福字结”“阖家团圆结”等装饰品。

加工车间内,工人们在编织中国结饰品。 赵玉国 摄生产加工生产车间内,职工们在编制中国结装饰品。 赵玉国 摄 刘君霞告知新闻记者,2003年,她在毛巾厂失业后,奔走全国各地试着过许多工作中,无意间看到了衣服上中国结扣子,想起制作中国结手工工艺品。“这类手工工艺品资金投入成本费不高,在家里就可以做,而且中国结的主要用途愈来愈多,生产加工出去应当不愁没销售市场。”现年40岁的刘君霞,依次到临沂市、菏泽市、威海市、青岛市、济南市、义乌市等地考察调研手编手艺,一路探索。

“最开始,技巧不娴熟,一天只有做两三百个,但许多都达不上规定,迫不得已拆下来改版。”刘君霞说,她还试着将加强的中国结取得市场批发中卖,可是销售市场并不太好。

李建霞在展示中国结饰品。 赵玉国 摄刘君霞在展现中国结装饰品。 赵玉国 摄 将绳结手工工艺品与胡芦、槐木等非遗文化商品融合,让刘君霞找到新思维。“中国结的编制技巧是‘根’,结艺以不变应万变。要想将中国结编出特点,最重要是自主创新。”刘君霞顺手拿出一个葫芦挂件,告知新闻记者,像配在小葫芦上的中国结,归属于较为常见的种类,一年可市场销售上一万个。

中国结与别的产业链配套设施发展趋势,摆脱了中国结市场销售对节假日的依赖感,刘君霞也因而收到源源不绝的订单信息。“大家每一年能为聊城东昌府区、泰安肥城等地的葫芦烙画和槐木手工雕刻产业链供货中国结零配件上一定件。”

2022-02-13

202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