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如何留住大学生,为什么感觉武汉很难留住大学生

社招不太清楚城市如何留住大学生,应届毕业生武汉就是个地狱副本,有时候不是不留武汉,是武汉不要你留。同一个公司的不同区域公司,外省要211,武汉就要985。而且外省公司的补贴比武汉高很多。以杭州为例,我室友一去杭州,杭州政府第一个月就发四万,现金直接发卡上那种,然后公司杭州项目补贴就一年有五万。那武汉呢,武汉政府补贴没有,项目补贴更低,同时在武汉你连简历可能都过不了,人家只要985,hr明确说了,在武汉我们就是买方市场,不缺人[捂脸][捂脸][捂脸][捂脸]。对于应届生最缺的是钱,别人真金白银摆在我面前,发展也不比你差,在武汉读书的或者湖北本地人还会纠结一下,毕竟对这个地方有感情,对于从未来武汉的人,你说他来武汉图啥。我如果不是因为我是湖北人,考虑到武汉离家近,我才不留武汉呢。

2017年6月23日,武汉市发布了《关于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内容涵盖安居落户、促进就业、支持创业、高效服务四个方面。

城市如何留住大学生,为什么感觉武汉很难留住大学生

大学毕业生择业期由原来的2年放宽至3年,毕业3年内的普通高校大学生,只要在汉创业就业,落户“零门槛”;

城市如何留住大学生,为什么感觉武汉很难留住大学生

武汉每年将建设和筹集50万平方米以上的人才公寓,5年内达到满足20万人租住需求,毕业3年内、本人及家庭在本市无自有住房的大学生群体可申请。

城市如何留住大学生,为什么感觉武汉很难留住大学生

截止2018年8月,武汉市新增大学生67万人,其中落户26万人。(武汉市招财局数据)这其中包括从外地回汉的往届大学生,也包括从其它省市毕业来到武汉的大学生。

人才应该自由流动。有人从武汉毕业后离开,也有人从外地毕业去武汉,有从武汉毕业出国的,也有从国外学成到武汉的,不应用旧眼光甚至狭隘眼光、用嫉妒的心理、用怀疑的态度看武汉。

官网“武汉发布”消息:今年1月至8月,武汉市留汉大学生近30万人。实现大学生落户10.62万人,比2016年和2017年同期增加6.59倍和1.04倍。从新落户的大学生构成来看,本科以上学历达68%,更多高学历者愿意留在武汉发展。对武汉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意向调查显示,超过40%的毕业生期望在汉就业。

武汉光谷2015年人口总数约103万,截止2018年8月,人口增至168万,增量主要是大学生及各类高端人才,各类技术人才。

前些日子,我到武汉光谷青年城做调查,有人告诉我,他们2016年从武汉某校毕业(普通一本),12人同去深圳,一年后,都陆续回到了武汉,去年,其中3人回了湖北老家,2人回了外省,7人都在武汉找到了工作,薪酬8000左右,与他们在深圳时相差不大。

武汉的城市发展进入了扩张期,经济进入递增的快车道,武汉的GDP增速2016年是7.8%,2017年是8.0%,2018年上半年是8.2%,这是良性的高速增长,是递增的。

武汉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这从几个数据能看出来,市内已通长江大桥9座,刚通车的公铁过江隧道,上面跑汽车,下面跑地铁。武汉150米以上高楼数量排世界第五,国内仅次于深圳。武汉的地铁线路已达10条,通车288公里,居国内第五。武汉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城市公园——汉口江滩公园。武汉还建成了世界最长的城中湖绿道——东湖绿道(超100公里)。

你在怀疑武汉能不能留住100万大学生,很多大学生已经在武汉远城区置房了,因为主城区房价高还难抢。

武汉是未来发展真正有潜力的城市,因为它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各种要素,未来留在武汉的大学毕业生会逐年增多,当然,这需要眼光和能力,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在武汉生存,那里的竞争也很激烈,武汉肯定需要也欢迎更多的大学生,因为它本就是个大学之城!

又到了招聘季,相信武汉会吸引并留下更多大学生!

先解释一下这个“武汉大学生买房八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

按《武汉市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规定,毕业3年内的大学毕业生,拥有武汉市户籍,家庭在本市无自有住房的,可申请大学毕业生租赁房;毕业5年内的大学毕业生,拥有武汉市户籍,在本市创业就业满1年,家庭在武汉市无自有住房,且3年内无住房交易记录的,可申请购买1套大学毕业生安居房。

这里说的住房,是目前在建的长江青年城以及部分指定楼盘。这就是说,八折购房的优惠并不是全市所有楼盘适用的。而这些所谓的长江青年城和其所从属的毕业生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本身就是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在武汉就业、落户而兴建的,“八折”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宣传上的考量。

再说回题目里想问的问题,二线城市为促进人才引进出台了哪些优惠政策。

这里所谓的二线城市,广义来讲,是全国除去北上广深之外的各个省会城市以及地区发达城市,狭义上来说,则主要是指武汉、成都、西安、郑州等具有挑战一线城市潜力的二线城市。它们为促进人才前来发展,采用的手段基本没有太大的差异。细细分类下来,无非是租、住房的折扣和补贴;若干年内的人才按月现金补贴;办公场地提供和优惠;零门槛落户;职称、医保社保等各项保障以及政府事务方面的程序简化和绿色通道开设。要看区别,就是具体项目上各地政策中优惠力度的大小了。

“八折购房”的武汉,其实从2015年就开始实行“城市合伙人”政策,吸引创业创新人才入驻。如今在对本硕博毕业生进行补贴的同时,也调整了最低年薪标准指导价。为在武汉工作的大学生们兜底。

大多数省会城市欢迎毕业生直接落户本地,比如长沙,西安,成都,南京,郑州都可以无门槛直接落户。其他的大城市诸如济南,石家庄等则在落户政策上也降低了门槛。

这些政策都是基于毕业生在当地就业或者创业的基础上。细细分析起来,其实吸引的是非省会户口的大学毕业生,大多数非一线城市的学生都希望能在大城市发展。毫无疑问,北上广深永远是大多数人追逐的目标,但受困于这些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和落户的难度,大部分人也只是工作数年后退回次一级的城市生活,若以省会为代表的二线城市能够在这方面显示出足够大的吸引力,对于这些出身小城市的人才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诱惑。

谈到这一点,稍微谈一下二线城市的优势和机遇在何处。

一线城市,基本上就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开始引起全国关注的杭州。这些城市最直观的吸引力就是高工资。此外,集聚的完整产业体系,丰富的人才和数量众多的高等院校所带来的创业活力也是其优势所在。

二线城市乍看起来似乎一无是处,但只要有一点优势,那就有机会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魅力。二线城市低得多的房价和消费,就是最大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补贴等手段方面努力缩小和一线城市的差距,自然就能成功地引进人才。但需要注意的是,引进人才不是重点,优惠和补贴的多少也不是最需要关注的。真正需要着力的,是长远目标,即这座城市最终要向何处发展。

如今各大城市急于引进人才是因为发现此前多年实行的工业园、产业园模式已经无法为地区发展提供动力,人才才是最重要的。根据自身地域位置,产业优势或者产业存在的缺陷,对症下药,而非目前这样,追求数量。长沙、西安、武汉目前都提出要在五年之内实现引入百万毕业生的目标,然而数量不是解决问题的妙药。除开产业发展,弥补诸如改善社会治安,完善教育医疗体系的不足和出台利于创业的配套政策和相关服务。才能提升城市的吸引力,这都是比优惠、补贴更加吸引人的东西。

毕竟提高城市的吸引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稳健的执行规划。希望各个城市都能够找到自身的立足点,发展出自身的特色来。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