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人口少主要分为哪四个因素,俄罗斯为何将国内蒙古人一分为七呢

俄罗斯境内拥有蒙古人血统的主要是布里亚特人和卡尔梅克人。俄罗斯201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内蒙古人口少主要分为哪四个因素,其境内有461410名布里亚特人和183400名卡尔梅克人。

内蒙古人口少主要分为哪四个因素,俄罗斯为何将国内蒙古人一分为七呢

布里亚特共和国靠近贝加尔湖,布里亚特人构成了蒙古族的主要北方亚群分支,与其他蒙古人有许多共同的风俗习惯,包括游牧放牧和搭帐篷。俄罗斯大多数布里亚特人居住在布里亚特共和国首都乌兰乌德及其周围地区。

内蒙古人口少主要分为哪四个因素,俄罗斯为何将国内蒙古人一分为七呢

(布里亚特人)

内蒙古人口少主要分为哪四个因素,俄罗斯为何将国内蒙古人一分为七呢

现代布里亚特人的祖先很可能是属于铁勒部落联盟的拜伊尔库人和库里坎人。布里亚特这个名字来源于蒙古帝国的扩张史。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于1207年,向北进军征服布里亚特人。此时,布里亚特人居住在安加拉河及其支流沿岸。同时,他们的分支也分布在贝加尔湖西部和布里亚特北部的巴尔古津山谷。1217年,成吉思汗允许他的总督扣押了30名图马德少女,这引发了布里亚特人的反抗,一直持续到蒙古帝国的崩溃。

内蒙古人口少主要分为哪四个因素,俄罗斯为何将国内蒙古人一分为七呢

历史上,贝加尔湖周围的领土曾属于蒙古,布里亚特人属于喀尔喀蒙古的土谢图汗部。1609年,当俄罗斯人扩张到外贝加尔时,哥萨克人发现一种叫布里亚特的蒙古方言,并向喀尔喀人进贡。大多数现代布里亚特人的祖先当时讲各种突厥-通古斯方言。

内蒙古人口少主要分为哪四个因素,俄罗斯为何将国内蒙古人一分为七呢

(红色为布里亚特人活跃范围)

内蒙古人口少主要分为哪四个因素,俄罗斯为何将国内蒙古人一分为七呢

俄国人在1643年到达贝加尔湖,虽然布里亚特人几次试图反抗,但还是被打败了。1689年和1727年,贝加尔湖两岸的领土与蒙古分离,领土和人民被正式并入俄罗斯。现代布里亚特部落和群体的巩固是在俄国的体制下进行的。从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布里亚特人从7.7万人增加到30万人。另一个对自称布里亚特人的快速增长的估计是基于以黑貂皮税形式向其进贡的氏族名单。这表明1640年人口约为7.7万,1823年增至15.7万,到1950年超过100万。

内蒙古人口少主要分为哪四个因素,俄罗斯为何将国内蒙古人一分为七呢

布里亚特人被并入俄罗斯后,它受到佛教和基督教两种宗教传统的影响。贝加尔湖以西的布里亚特人更“俄罗斯化”,他们很快放弃了游牧业,转而从事农业。而东部外贝加尔的布里亚特人更靠近喀尔喀,还绝大多数住在蒙古包里,大多是佛教徒。1741年,藏传佛教被确认为俄罗斯的官方宗教之一,建立了第一座布里亚特扎仓。

内蒙古人口少主要分为哪四个因素,俄罗斯为何将国内蒙古人一分为七呢

内蒙古人口少主要分为哪四个因素,俄罗斯为何将国内蒙古人一分为七呢

内蒙古人口少主要分为哪四个因素,俄罗斯为何将国内蒙古人一分为七呢

内蒙古人口少主要分为哪四个因素,俄罗斯为何将国内蒙古人一分为七呢

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初是布里亚特佛教教会发展的时期,1914年在布里亚特有48个扎仓。佛教成为布里亚特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他们的骑术和骑兵技能,许多人被征召到阿穆尔哥萨克服役。在俄国内战期间,大多数布里亚特人都站在白俄军队一边,他们因此常常受到优待。因此在大革命后,一场针对布里亚特的斗争也就开始于1925年。达桑逐渐被关闭,神职人员的活动受到限制。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末,佛教神职人员不复存在,成千上万的文化宝藏被毁。在二战期间,布里亚特人开始试图复兴佛教,并于1946年正式重建。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佛教的复兴成为苏联国家巩固的一个重要因素。

内蒙古人口少主要分为哪四个因素,俄罗斯为何将国内蒙古人一分为七呢

内蒙古人口少主要分为哪四个因素,俄罗斯为何将国内蒙古人一分为七呢

内蒙古人口少主要分为哪四个因素,俄罗斯为何将国内蒙古人一分为七呢

内蒙古人口少主要分为哪四个因素,俄罗斯为何将国内蒙古人一分为七呢

1923年,布里亚特共和国成立,并将贝加尔湖省纳入俄罗斯人口区。1929年,布里亚特人反抗苏联的统治和牧群的集体化。暴乱很快被苏军镇压,3.5万名布里亚特人死亡。布里亚特难民逃到蒙古重新定居,只有少数人加入了那里的香巴拉叛乱。1937年,斯大林政府为分散布里亚特人,从布里亚特共和国分离出多个县(州),组建了乌斯季奥尔达布里亚特自治区,和阿加布里亚特自治区,同时也驱逐了一些有布里亚特人的地方。

由于害怕布里亚特民族主义,斯大林清洗了一万多名布里亚特人。此外,斯大林主义者对布里亚特人的清洗蔓延到蒙古。1958年,为了防止民族主义的觉醒,“蒙古”这个名字从布里亚特共和国的名字中去掉。同样是在1958年左右,蒙古语被禁止使用,取而代之的是西里尔语。

卡尔梅克人也是俄罗斯的蒙古人的子群,其祖先于1607年从准葛尔迁移过来。1630-1771年,他们在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建立了卡尔梅克汗国。今天,他们主要聚居在里海西岸的卡尔梅克大草原上的卡尔梅克共和国。

(红色为卡尔梅克汗国)

卡尔梅克人是蒙古人的一个分支瓦剌,他们古老的牧场横跨今天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和中国的部分地区。元朝灭亡后,瓦剌成了强大的敌人。四百年来,瓦剌人为争夺对内蒙和外蒙的统治和控制而进行的军事斗争。这场斗争于1757年结束,在准葛尔的瓦剌人被击败,他们是最后一个反抗清王朝的蒙古集团。

在这个时期,西方蒙古人将自己命名为四卫拉特。该联盟由四个主要的西部蒙古部落组成,分别是和硕特、绰罗斯、土尔扈特和杜尔伯特。四卫拉特首领寻求取代蒙古,四个大部落有时合并相邻的部落或将其分裂,因此联盟的组成有很大的波动,较大的部落控制或吸收较小的部落。

1771年部分土尔扈特部东归后,已经成为沙俄帝国一部分的卡尔梅克人,继续他们游牧的田园生活方式,他们在顿河和伏尔加河之间的牧场上游牧,一直到西北的萨尔巴湖和西边的曼尼奇古迪洛湖,在里海沿岸的低地越冬。春天,他们沿着顿河和萨尔巴湖系统移动,夏季到达顿河的沿岸高地,在萨尔巴和伏尔加低地度过秋天。在十月和十一月,他们回到了他们的冬营帐篷和牧场。

导致1771年人口外流的因素继续困扰着剩下的卡尔梅克人。土尔扈特部出走后,部分没出走的土尔扈特人加入了农民领袖普加乔夫的哥萨克起义,希望他能带领卡尔梅克人获得独立。普加乔夫的起义被击败后,叶卡捷琳娜二世把副汗的职位从土尔扈特部落转移到杜尔伯特部,据说杜尔伯特部的王子们在叛乱期间仍然忠于沙俄。因此,土尔扈特部不再是卡尔梅克人的世袭领袖。由于其人口规模较小,和硕特无法挑战这一政治安排。

(普加乔夫)

人口外流和参与普加乔夫叛乱对卡尔梅克人的社会造成的破坏,促使卡尔梅克部落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沙俄将卡尔梅克人分为三个行政单位,根据其各自的位置,隶属于阿斯特拉罕、斯塔夫罗波尔和顿河地区政府,并任命了一名特别的俄罗斯官员,以“卡尔梅克人民的监护人”的头衔进行管理。沙俄还在乌拉尔河、捷列克河河和库马河以及西伯利亚重新安置了一些卡尔梅克人。

那些在西部卡尔梅克草原的人隶属于阿斯特拉罕地区政府。它们被称为小杜尔伯特。相比之下,迁移到斯塔夫罗波尔省北部的被称为大杜尔伯特,尽管他们的人口较少。最后,顿河的卡尔梅克人被称为布扎瓦(Buzava)。布扎瓦人声称他们是土尔扈特部落的后裔。

(红色为现代卡尔梅克共和国)

1798年,沙皇保罗一世将顿河的卡尔梅克人与顿河的哥萨克人归为一类,以作为向俄罗斯提供兵员为交换,此后顿河的卡尔梅克人获得了与俄罗斯人相同的权利和利益。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卡尔梅克骑兵部队曾进入巴黎,作为俄罗斯第一次站在世界之巅出现在世人面前。

像大多数俄罗斯人一样,卡尔梅克人热情地迎接二月革命。卡尔梅克领导人认为,取代沙皇政府的俄罗斯临时政府将允许他们在文化、宗教和经济方面享有更大的自治和自由。然而,当布尔什维克在1917年11月的第二次革命中控制了局势之后,这种热情很快就会消失。

(卡尔梅克)

反对布尔什维克的白俄军队最初主要由志愿者和沙皇支持者组成,但后来加入了哥萨克人,包括顿河的卡尔梅克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撤军政策。第二次革命把卡尔梅克人分裂成对立的阵营。他们既对沙皇政府在促进卡尔梅克大草原的殖民化和鼓励卡尔梅克人民俄国化方面所起的历史性作用感到不满,也对布尔什维克主义也有敌意,这原因有两个:(1)卡尔梅克人对他们传统领袖(即贵族和神职人员)的忠诚根深蒂固,这是反共产主义的根源;(2)布尔什维克对当地俄罗斯农民夺取卡尔梅克土地和牲畜的行为,持默认或者无法调解他们之间的矛盾。

阿斯特拉罕卡尔梅克贵族,通过寻求将阿斯特拉罕卡尔梅克人并入阿斯特拉罕在哥萨克的军事单位,表达了他们的反布尔什维克情绪。但是在卡尔梅克骑兵总动员之前,苏军夺取了阿斯特拉罕的卡尔梅克人的权力,从而阻止了动员的发生。

在阿斯特拉罕被占领后,苏军对卡尔梅克人进行了野蛮的报复,特别是针对佛教寺庙和佛教神职人员。最终,在苏军中征召多达18000名卡尔梅克骑兵,以阻止他们加入白俄军。然而,这一目标未能阻止许多苏军的卡尔梅克骑兵逃到白俄方。

大多数顿河的卡尔梅克人也支持白俄,以维护他们哥萨克人的生活方式和引以为傲的传统。战争发生在哥萨克的土地上,对哥萨克人来说是灾难性的,因为村庄和整个地区在一场自相残杀的冲突中反复易手,双方都犯下了可怕的暴行。包括卡尔梅克人在内的顿河哥萨克人,经历了严重的军事和平民损失,无论是战争本身,还是战争引发的饥饿和疾病。有历史学家认为苏军犯下了大规模屠杀顿河哥萨克人的罪行,杀害了大约70%(或70万人)的顿河哥萨克人。

1920年11月,苏联政府建立了卡尔梅克自治州,行政中心是埃利斯塔。它是由斯塔夫罗波尔的卡尔梅克人定居点与大部分阿斯特拉罕的卡尔梅克人合并而成。少数顿河的卡尔梅克人也迁移到这个州。1935年10月,卡尔梅克自治州改组为卡尔梅克共和国。

1922年1月22日,蒙古提议在卡尔梅克共和国饥荒期间迁移卡尔梅克人,但俄罗斯拒绝了。约7.2万名卡尔梅克人在饥荒中死亡。这导致卡尔梅克人在1926年、1930年和1942-1943年曾反抗俄国。1927年3月,苏联将2万名卡尔梅克人驱逐到西伯利亚和卡累利亚等边远地区。卡尔梅克人于1930年3月22日建立了独立的卡尔梅克共和国,但很快就在1930年被苏军消灭了。

为了缓解民族矛盾,苏联科学家试图说服卡尔梅克人和布里亚特人,他们不是蒙古人。1929年,斯大林下令强制农业集体化,迫使阿斯特拉罕卡尔梅克人放弃传统的游牧牧民生活方式,定居在乡村。所有拥有500多只羊的卡尔梅克牧民都被驱逐到西伯利亚的劳改营。这是苏联在20世纪实行的主要同化政策。

1941年6月,德军入侵苏联,最终控制了卡尔梅克共和国。然而,1942年12月,苏军又重新入侵共和国。1943年12月28日,苏联政府指控卡尔梅克人与德国人勾结,并将包括卡尔梅克苏军士兵在内的所有人口驱逐到中亚和西伯利亚的不同地点。在24小时内,人口转移发生在冬季夜间,没有事先通知。

根据俄罗斯驱逐出境问题的主要专家N.F.Bugai的说法,1944年前三个月,卡尔梅克人口中有4.9%死亡;1945年前三个月死亡人数为1.5%;1946年同期死亡人数为0.7%。从1945年到1950年,卡尔梅克人死亡15206人,出生7843人。

随后卡尔梅克共和国迅速解体。其领土被分割并转移到邻近地区,即阿斯特拉罕州、斯大林格勒州和斯塔夫罗波尔克拉。由于不再有卡尔梅克居住在那里,苏联当局把城镇和村庄的名称从卡尔梅克改为俄罗斯化的名字,以消除当地的记忆。例如,首府埃利斯塔变成了斯泰普诺伊。

1957年,被驱逐到西伯利亚的约9.7万卡尔梅克人中,大约有一半人在被允许会家之前死亡。苏联还禁止在驱逐期间教授卡尔梅克卫拉特语。根据俄罗斯联邦在1991年4月26日“关于流亡人民恢复正常生活”的法律,对卡尔梅克人和其他民族的镇压被定为种族灭绝行为。

1957年,苏联总理赫鲁晓夫允许卡尔梅克人回家。然而,返回后,卡尔梅克人发现他们的家园已经被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定居下来,他们中的许多人选择留下来,因此卡尔梅克人的第二选择是移民到蒙古。1957年1月9日,卡尔梅克再次成为自治州,1958年7月29日,成为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内的一个自治共和国。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由于农业和灌溉项目规划不当,导致了大面积的荒漠化。此外,在没有对这些工厂的经济可行性进行分析的情况下建造了工业工厂,使得卡尔梅克的经济得不到发展。

1992年,苏联解体后,卡尔梅克选择继续作为继任政府俄罗斯联邦的自治共和国。然而,苏联解体都造成了当地经济的崩溃和社会秩序紊乱。由此产生的剧变导致许多年轻的卡尔梅克人离开卡尔梅克,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到俄罗斯国外寻求就业机会的人不在少数。

1993年6月,卡尔梅克当局对伏尔加三角洲的3900平方公里提出了属地要求,但在1957年重新建立卡尔梅克群岛时,这些土地并未归还卡尔梅克。卡尔梅克当局声称,根据1991年《恢复被压迫人民法》的规定,目前在阿斯特拉罕州和达吉斯坦的土地将正式属于卡尔梅克,自1993年7月1日起生效。关于卡尔梅克与阿斯特拉罕州和达吉斯坦边界划分的长期争议在2005年再次出现,但没有改变边界。

卡尔梅克人维持同族通婚,这与俄罗斯人与其他类似人群的混血儿形成鲜明对比。迄今为止,卡尔梅克人的基因分析显示了他们还保存蒙古基因,这也表明卡尔梅克人的整个家族都迁往伏尔加地区不仅仅是男性,大多数游牧部落都是举家搬迁。

遗传结果支持了历史记录,因为它们表明卡尔梅克人和蒙古人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遗传结果表明,卡尔梅克人的迁徙涉及大量的个体,而且卡尔梅克人没有与俄罗斯人有可察觉的明显混血通婚记录。

因此综上所述,俄罗斯将其国内蒙古人分而治之的原因,除了不让他们形成统一的民族意识外,也是历史形成的惯性格局。而且由于俄罗斯人与蒙古人的历史恩怨,导致他们没有互相通婚。俄罗斯的蒙古人信仰不同,饮食习惯和文化无法统一聚居,为了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和减少类似印巴冲突的宗教摩擦,还是相见不如怀念。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