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家长是如何培养孩子数感的,什么是数感怎么培养孩子的数感能力

数感(number sense)这个理念在1954年被提出后就受到教育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强烈认同优秀家长是如何培养孩子数感的,很多孩子在数学学习中的困难都能通过“数感”得以解释,所以逐渐成为国际普遍接受的概念。国内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将数感作为十个核心概念之一,并且给出了定义。简单地说,数感是理解数、理解抽象和具象之间关系的能力。

优秀家长是如何培养孩子数感的,什么是数感怎么培养孩子的数感能力

优秀家长是如何培养孩子数感的,什么是数感怎么培养孩子的数感能力

数感并不是为了学习数学而被定义出来的概念,它本身就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如果将人类的思维分成理性和感性,数感就是基于充分的理性经验和思考,得到的一种感性直觉,它是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汇合点。

优秀家长是如何培养孩子数感的,什么是数感怎么培养孩子的数感能力

小到数一数桌子上的糖果有几颗,大到一个划世纪的科学灵感,都和数感一样,是在实际经验基础上的感性直觉。

在3岁左右,我们要开始教孩子数数,然后要教孩子数物对应。因为年龄小,孩子在理解抽象和具象关系的时候一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能力一定要在该培养的时候就抓紧培养,知识反而不用着急灌输给孩子。

数感这么重要,那么究竟该如何培养数感呢?

第一:将现实生活和生活情景结合在数感的培养中,引导孩子学会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第二:和孩子玩一些可以提高数感的游戏,比如数独游戏,算24点,七七大战,报数游戏等等。

第三:不管是第一点将数字结合在生活中,还是第二点用游戏提高数感,都要记住一定要持之以恒来做,至少要坚持一年才会见到效果。

为了科学地引导孩子对于数学的理解,激发数学的兴趣,提升数学能力,启发孩子自主思考,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天津早知道学校开设了一门生动有趣的数学课程——思维启蒙。思维启蒙课系统性强,包含数感培养、几何应用、逻辑思维和能力训练等教学内容,趣味性课堂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与理解数学知识,满足孩子能力提升和思维训练全需求。

数学是门大学问,从抽象到具体,从思维到逻辑,从观察到推理,开启数学的秘密花园,能给孩子带来无穷无尽的乐趣,从兴趣出发,引领孩子爱上数学,就是天津早知道教育想带给孩子的数学启蒙!

数学研究者强调:数感是深度理解数学的一种表现,也是数学式思维的一种体现,数感是大脑在思考数字与数量概念的过程中形成的。

优秀家长是如何培养孩子数感的,什么是数感怎么培养孩子的数感能力

探讨学生数感形成的过程非常有意义,数感不但是所有高阶数学的基础,而且因为数感与数学式思维同进同退,弄清培养其中一个的方法,便可以达到两者兼顾的效果。

优秀家长是如何培养孩子数感的,什么是数感怎么培养孩子的数感能力

孩子在思考。

优秀家长是如何培养孩子数感的,什么是数感怎么培养孩子的数感能力

家长如何培养和帮助孩子建立和巩固数感,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起:

一、首先,作为家长,千万不要过早地教孩子用竖式计算加减法。特别是在孩子5、6、7岁时,千万不要教孩子用竖式计算加减法。

因为我所接触到的一些6岁左右的孩子,他们或多或少地已接触过竖式加法运算,并且他们觉得此方法挺好用。“竖式加法”已先入为主地进入孩子的计算领域。

这种计算方式,确实能让孩子们准确又快速地计算出答案来,如:25+34=?如果用竖式计算,孩子只要考虑5+4=9,2+3=5就行了,他们只要得出准确的答案就行,他们只要考虑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就行,根本不用对25、34这两个数进行任何思考。

当孩子用很熟悉的10以内数的加减,应对10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100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时,他们也不必去琢磨这些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数与运算之间的关系、运算与运算之间的关系。

那么当孩子长期以这样方式去学习时,孩子就会养成用简单的、机械的方式去学习数学,不必思考,不必琢磨。孩子的数学思维也被培养成简单又机械的。

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数感的种子被种在荒漠的沙漠里,数感无法萌芽!

其实我们很多家长可以回忆一下,竖式计算是不是陪伴着我们一路走来,我们有数感吗?

难道这是我们让孩子学习数学的目的吗?孩子数学式思维从何处去培养呢?总之,此方法一开始就是错的!

孩子在快乐地学习。

二、如果我们做家长的:希望孩子从小喜欢数学、热爱数学;希望通过数学去培养孩子的数学式思维;想让孩子理解真正的数学,并培养他们的数感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我们做家长的,就要在孩子一开始接触数学时,就要用一种灵活的、开放的方式把数学介绍给孩子。

如当孩子学会10以内数的加减法后,家长就可以像孩子玩搭积木一样,教孩子自由组合数字,如:25=10+10+5=20+5=30-5=5+5+5+5+5=10+15=4+4+4+4+4+5=······

如:17=10+7=5+5+7=5+5+5+2=20-3=4+4+4+4+1=3+3+3+3+3+3+2=9+9-1=3+7+7=······

如:37=30+7=10+10+10+7=1+9+2+8+3+7+4+3=21+16=20+17=······

当孩子用这种方式自由地、灵活地分解、组合数字时,他们思维是自由的,他们的思路是通透的,他们情绪是兴奋的,他们此时超有成就感!如此一来,他们的数感在无形中萌芽了。

不信你们试一试,因为我试过。因为我在孩子玩这种数字游戏时,看到了孩子发亮的眼睛,停不下来的手,兴奋的情绪。

特别是有两、三个孩子在一起玩这个游戏,他们一看到一个数字,就像撒了欢的马,马上“奋笔疾书”,看谁写得最多,最长!当他们回头看自己的战果时,成就感油然而生!

此时此刻,你可以看到:此法让孩子们爱死了数学!此时,数字已在孩子心里扎下了根,数感自然萌芽,自然生长!

以多种方式引入算式。

三、数感的建立与简便运算关系密切。

当孩子们已经如此灵活地、创造性地分解和组合100以内的数时,家长可以顺势引入100以内数的加减。

这时,家长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在进行10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时,他们的思路也是灵活的,具有创造性的。

如:用“简便运算”方式:42-15=42-12-3=30-3=27;

42-15=12+30-15=12+(30-15)=12+15=27;

42-15=22+20-15=22+(20-15)=22+5=27;

42-15=22+10+10-10-5=22+(10-10)+(10-5)=22+5=27。

······

不过,传统教学对简便运算存在着严重的误解,认为它虽然简便,但是却过于灵活,初期使用时容易出错,不利于以最直截了当的途径,迅速获得最标准的答案,不如竖式运算好用。其实,简便运算的核心,并不是“术与技” 的简便,而是将关注数与数、数与运算、运算与运算之间的关系——数感与算理,摆在了头等重要的位置,这才是算术教学的真正核心。

孩子们学习算术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获得丰富且灵活的数感、清晰且深刻的算理,偏离了这个核心,算术教育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当孩子用“简便运算”方式做数学题时,他会自由地、放飞式地进行数字运算,而不是被动地去做题。他会感觉他是在玩一种数字游戏 ,像玩具一样好玩,并且有一种成就感。

儿童之所以能有如此表现:是因为他们拥有了自由,他们不是被老师或者教材强行灌输运算法则,并且严格按照法则进行机械模仿,而是基于他们头脑中已有的“凑十”观念,自由地解决新问题。

在这里虽然孩子们没有正式学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但是他们已经可以正确地运用了。此时,孩子们的数感茁壮成长起来!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