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的风俗习惯有哪些,你老家有哪些不好的旧习俗

一些旧的风俗习惯,虽然不好,但根深蒂固,一下子是很难去掉的老一辈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原因是这些风俗,习以为常,见惯不怪,又不违反什么法律。个人取缔,没有能力。政府限制,又不违法。有时虽有限制,但很少人去认真执行。

在旧的风俗习惯中,最令人头疼,最令人恼火,最应该取缔的应该是结婚后的闹洞房。

闹洞房,我们方言曰搅洞房,也作教洞房。

它起源于何朝何代,无可考证。但在大多数农村,都普遍流行。

它起源原因应该是这样的。

在过去,人们结婚比较早。每个孩童,过了十二周岁后,即成为大人,就可以结婚生子了。

在我村解放以前,子女与父母亲年龄相差十三四岁的大有人在。

这些还是孩子的夫妻,很少理解房中之事。因为在那个封闭的封建社会里,不像现在这么开放。小小年纪,什么都懂。

不懂,就需要人教。那些人教呢?父母肯定不能去。不管从伦理,还是从道德,都不可能去做。这就需要其他年龄稍长,有这方面经验的人去办这件事情。因此,才有了“三天之内无大小”的说法。

这些人在搅房时,会编些低俗黄色的小曲去引导小夫妻。也会有低级下流的动作去教导小夫妻。更有甚者,会使用暴力。时常听闻有酿成惨剧的事件发生。

现在时代不同了。结婚年龄普遍在二十五岁左右或更迟。男女双方已深谙房中之事。有些甚至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大可不必再搅洞房了。

可是在农村(不知道城市有没有?)还有这种风俗习惯盛行。将原先的教房意义,也变成了无理取闹。纯属公开的流氓行为,而又不能被限制或拒绝。

所以,我呼吁现在的年轻人,不要再在结婚之夜采取这种行为。让这一陈规陋习在你们这一代消亡。

谢邀!谢阅!谢评!

在嘉兴,老一辈过端午节有哪些习俗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过了端午一般盛夏就要来了。那么,在我们嘉兴老底子有哪些过端午的习俗呢?结合自己小时候的感受,在这里一起和大家聊一聊。

老一辈的风俗习惯有哪些,你老家有哪些不好的旧习俗

裹粽子

老一辈的风俗习惯有哪些,你老家有哪些不好的旧习俗

粽子在以前也算是一种节气食物。端午节前家家户户开始都会做一大锅粽子,即作为馈赠亲朋的礼物又作为自家解馋的美食。取糯米,大米和肥瘦相间的肉块,一起用酱油浸泡半日。粽叶洗净水里煮一下这样包出来得粽子不仅颜色好看,味道更是清香。老底子条件差一点,除了肉粽,大人们还会做一些豆沙粽和赤豆粽。或者干脆就是白粽子,但个头会做小一点,吃的时候蘸上白糖,别有一番风味。

老一辈的风俗习惯有哪些,你老家有哪些不好的旧习俗

穿虎头鞋,带虎头帽,额头写个王字

过端午节,孩子们是最开心的,除了能吃到好吃的粽子还能穿虎头鞋,戴虎头帽,父母还会用雄黄在我们额头写一个王字。寓意健康成长,百邪不侵。不过现在貌似很难看到了,大家一般在外面酒店吃顿饭就当过端午了。

灶头爬蛤蟆,门头挂菖蒲

老底子家家户户用的灶头,每逢端午,大家都会抓一只蛤蟆栓上红绳让其在灶头上爬一圈。然后在门头挂上一把菖蒲(菖蒲末端还要绑上几个大蒜头)。这么做的寓意是防蛇虫鼠蚁,保家宅平安。

这些都是老底子民间的一些端午风俗。随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这些风俗也越来越简单。可能不用多久,就会成为我们记忆中的一些东西。大家都在忙着打拼事业,为生活而奔波,却越来越忽视生活本身。这到底是一种进步还是退步呢?

朋友,你小时候拜年磕过头吗?春节拜年,现在年轻人很少有磕头的了吧?

老一辈的风俗习惯有哪些,你老家有哪些不好的旧习俗

春节给老人拜年,小的时候在外婆家(我从小住在外婆家)是要磕头的。

记得每年正月初一,早上起来穿上新衣服,第一件事就是跑去外婆房间,给她老人家磕头拜年,拿红包。

吃过早饭,家里孩子们跟着族里大人们,挨家挨户去磕头拜年。这一上午下来,也不记得跪了多少次,磕了多少头,光知道两个裤兜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糖块……

现在我们这边年轻人磕头拜年的少了。不过像我们这些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正月里给长辈磕头问好还是常见的。还有那些在当地比较大稍有名望的家族里,给长辈磕头拜年的习俗也还是必须有的。

我感觉给长辈磕头拜年,这其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礼仪传统!

关于春节磕头给长辈拜年,您是怎么认为呢?您家乡那边春节拜年还给老人磕头吗?

(插图为网络图片)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