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超市上班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在冈本或杜蕾斯上班,是一种什么体验

个人觉得没有什么去超市上班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只要工资福利够好,那就是一份好工作。不要一提到比较私密的物品,就要戴上有色眼镜,这就跟男妇科医生、男人做胸罩一样,其实再正常不过,不要大惊小怪的。

首先,看一份工作好不好,首要的是看福利待遇。不管是杜蕾斯也好,冈本也罢,虽然生产的是避孕套,但其根本就是一个实体企业,对于员工来说,能不能拿到高工资,有没有好的福利,才是最贴合自身利益也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是做避孕套还是做汽车,很重要吗?如果因为避孕套三个字而选择放弃这份工作,是不是有点儿太孩子气了?个人观点,只要工资够高、福利够好,自己又能干的了,那就是一份不错的工作,至于公司做什么、朝着什么方向发展,那是公司管理层的事情,不需要我们员工去考虑。

其次,不要谈性色变,那凸显了个人心理的不成熟。不可否认,避孕套是性用品,但这跟卫生巾有什么区别吗?我们看电视不是经常看到类似的广告,而且很多都是当红女明星代言,难道看一个广告就会想歪吗?公司做避孕套,个人还要有什么体验?我觉得谈性色变的人,本身心理就非常的不成熟。虽然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一般不会在公共场合公开谈性,但其实这本身也不是一个什么不光彩的话题,不要认为的给贴上各种标签。

再次,作为公司员工,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本职干好。假如别人问你在哪个公司工作?你回答说“杜蕾斯”。别人窃笑,那只能说明别人思想有问题,你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没有什么丢人的。作为一名公司员工,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把自己的本职干好。也许,新入职的员工,对避孕套这种敏感词会有一些别样的感受,但工作时间久了,我想也就没有什么感觉了。这就跟让你天天吃鱼,吃个半年,再问你鱼好不好吃一样,你会觉得吃鱼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吗?

所以,我觉得对于一个在杜蕾斯或者冈本上班的老员工来说,真的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顶多告诉你“还行吧”“挺好的”。

以上。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特斯拉体验店客户经理口述,密集行业内幕,远没有大众想的那般光鲜亮丽当我还是一名普通汽车销售员的时候,有一位直属销售经理对我很提拔,关系比较好。后来这位老上司跳槽去了上海特斯拉体验店当客户经理,一次聚会中对彼此的工作现状做了些交流,下面我就以这位老上司的口吻聊聊这段体验

去超市上班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在冈本或杜蕾斯上班,是一种什么体验

特斯拉(以及solarcity/spaceX/hyperloop/OpenAI/BoringCompany)是目前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之一,我下面表达的仅针对于特斯拉在中国区的销售(售前售后等)部门。

去超市上班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在冈本或杜蕾斯上班,是一种什么体验

以前在特斯拉做过一段时间,说一些感受。

去超市上班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在冈本或杜蕾斯上班,是一种什么体验

结论:1. 工作非常辛苦,sales很累,交付团队更累。节假日不休息,春节也不休息,体验店普遍设在商场,只要放假就上班。 而且,在商场轮休的排班方式和传统的上班时间相比有很大的弊端- 没有规律。

你有可能连着上2天,休息一天,再连着上3天,休息两天,再上5天,休息一天 ,没有周六日的概念。 你可能会说总的休息天数不是没变嘛,但造成的后果是:

朋友疏远,家庭矛盾。

* 你和家人、朋友的时间总是对不上,你休息,他们在工作,他们工作时,你又刚下班。

* 影响社交。 人穷的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交圈不广,而这种作息方式更是严重影响了正常社交。我和最好的朋友可能一两个月才见一次,而那些能给你带来帮助的弱关系朋友更是约不上了。

* 最关键的,平时工作都累成狗了,休息的时候真心就想在家躺一天,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想,哪也不去,连手机都懒得看,更别说看书了。

2. 日常工作就像扫雷,你不知道下一个雷在哪:

* 有可能你昨天认为是正确的话术,第二天就变成违规,于是停岗开除;

* 有可能遇到客户因为某句话不高兴了,投诉你,于是停岗开除;

*对工作能力要求非常之高,不要看job description 上就写了几行,每周实际考核的kpi我可以写满一张a4纸, 不达标?停岗开除

3. 给了很好的医保,但,是, 平时忙的根本没时间去享受什么理疗按摩好吗? 而且给了那么好的医疗保险难不成希望员工累个半死再去住院? 为什么不在福利待遇上多一些呢(看到tesla 全球副总裁也承认了待遇不高这个事实,大家就散了吧)

*2019年好像已经取消了员工的高端医保福利

4. 经常以“你们正在改变世界”为名来打鸡血。。 不提也罢

5. HR工作效率低就不细说了,也有其他答案可以参考。综合来看HR素质残次不齐 对待面试者普遍比较随意,导致后来自己也没心情内推了, 老被追着问

6. 还有暗访的,录像录声音。。这个非常无语, 有公司内部派来的,有媒体的,就希望抓一个说错话的同事来杀鸡儆猴。尤其在公司突然修改了哪些话术后是最提心吊胆的,各位看到官网把自动驾驶改成辅助驾驶就能明白了。

7. 用投行的精力挣着服务员的工资,说出来让人看不起。特斯拉的工作需要每个人打着鸡血不停的投入到每台车的销售中,销量才会增长,公司才能活下去,股票才会涨,马斯克才能调用更多的社会资源;但是对于每个员工来说,如此大的业绩压力、不规律的作息、变化莫测的销售规则、到手那么点钱,没有热情怎么撑得下去?

8. 公司给股票这个事,被HR描述的好像和公司同舟共济了一样,而事实是,给你的那几十股价值几万人民币的股票要分4年行权,冷静一想在这被榨满4年才拿几万块人民币,还不如朋友圈里人家一瓶酒钱

9.公司对于一线员工基本属于不尊重,不理解和不信任

为了达到销售目标,每天收到修改和更新的销售策略、政策、规章制度层出不穷,有时候内容居然还会和之前的规章制度相勃,导致一些老员工都拿捏不稳,开会时候大家一起猜这些新的规章制度该如何执行,真是不可思议,而公司内部每个部门都是不考虑其他同事,规则改来改去的例子数不胜数

10.公司从上至下蔓延着销售为王的文化,这个文化本身是没有错的,但公司并没有很好的起到监管和引导的作用,导致某些店、同事为了仅仅1台车的订单恶意竞争,恶意篡改客户信息(修改一个客户的电话号码尾号或者邮箱地址),无视公司销售合规,而这些明目张胆的违规最后往往不了了之。

也许是因为他们的领导权力更大,也许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做法才是正确的,也许他们为了登上每个季度的销售冠军榜单比人品更重要。。但最令人发指的是,公司忽视了这些恶意竞争得到的销售业绩更加恶化了特斯拉的工作环境,同时也让所谓的“战友”们背后互相捅刀。而最后的最后,一句“你的客户既然能被别人抢走那说明你能力不行”就结束了所有争执。

明明招聘的都是各行业充满了使命感的人才,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优点,但为什么特斯拉会通过一系列短视的规章制度把人们最丑陋的一面倒逼出来?

我认为如果一家公司希望员工全力以赴的为公司创造价值,那公司应该尽量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资源和条件来帮助员工专注在工作上, 减少员工对生活中其他琐事上消耗的精力,而特斯拉则是不但不帮助降低,反倒增加非常多不必要的规则来提高工作难度。

在特斯拉工作就像一块被逼着以冲刺速度跑完全程马拉松的磁铁,跑的过程中各种规章制度就像铁钉一样往你身上吸,直到你最后终于快跑不动了,公司就换一块新的。

而公司的文化是, 如果你觉得累、辛苦,你应该就是能力有问题, 如果不是能力有问题,那你就是态度有问题。

之前大家虽然心里清楚但是没人讨论这些事情,是因为身边很多同事比我们辛苦多了,还在拼命撑着,我心里想他们都还撑着呢我就别抱怨了,结果最近一打听他们都辞职了(基本都是2年-3年的老员工)现在离开了公司,回头看看,真是颇多感慨。

说多了其实就是一句话,

位低权轻责任重,情怀是需要充值的。

在群里或者论坛里, 都能看到客户投诉交付团队, 不敬业,不专业,不热情,不接电话,不回信息。。。等等。

其实,仔细想想就知道为什么,除了个别有可能不负责任的员工,多数交付团队的同事已经被每天超额的交付量打垮了,据说这个季度末,圣诞节前的一周大概要交付上千台车,就在特斯拉中国的某个交付中心, 而公司不愿意多招人因为人均交付量就会掉下来,人均交付量掉下来意味着中国区排名也掉下来了啊,而且成本也会相应上升(知道为什么招intern小朋友了吗因为成本低工作量还一样啊还能随时开除)。

每个交付如果一天需要负责5辆以上的交付就已经忙到飞起了。每台车要开票,上保险,办临时牌照,银行贷款要批,确认配置,核对车架号,验车,等等,本来就很拥挤的车间同时容纳了过多的车辆,有时挪动一辆车,需要挪动其他8、9辆车, 这还是建立在客户不迟到,贷款顺利,车没问题,等等一切顺利的情况下。

如果其中一项有问题, 所有的交付都需要往后拖延,这一天基本就完蛋了。更不用说, 交付在季度末每天平均要交8-10辆车,想想头皮就发麻。

另外,sales一般负责把产品描绘的非常牛逼,让客户觉得我操特斯拉太牛逼了,必须买,这样销量才会上去,然而实际到手的产品并不都是这样的:

万一车出点毛病呢? 雨刷器是坏的?椅子立不起来?灯不亮?充电桩的问题都能写大半页。 客户和交付撕逼可谓精彩,公司签保密协议也该签到手软了,这个能单独写一篇答案。。

所以, 很多客户会说,特斯拉交付怎么跟死人似的,面无表情,这其实跟客户没关系,而是交付已经累的连自己领导都懒得搭理了。

特斯拉成功的把一个普通卖车的岗位包装成充满情怀和国际化逼格的“产品专家”“传递使命”“改变世界”等等,却用着中国传统4s店的经典套路对待客户。传统4s店的在销售和管理上的经验可以借鉴,但那些忽悠和套路请不要照搬好吗?

从特斯拉的角度来看,为了卖出每一台现车、展车甚至试驾车来冲每个季度末的财报,经常需要利用和客户之间的消息不对称来逼单。

比如明明还有几十台同样配置的车,你必须跟客户说就剩两台了;比如优惠政策每个月都有,但你一定要跟客户说“这两天就结束了”;再比如各种新能源牌照政策都要被利用来给客户洗脑“牌照政策有可能马上就变了再不下单就没机会了”等等,最后车主提了不满意的车回家,只能在车主群里无奈的骂两句,而被投诉后背锅的总是一线销售,谁知道特斯拉的车价比股票变化还大呢?

当客户真正遇到具体问题时,销售、交付等团队却往往无法解决,因为只有少数员工是特斯拉车主,更多的员工基本没有长期使用特斯拉的权利和机会,对产品的了解仅停留在展厅的静态展示、频率高体验浅的试驾以及公司内部枯燥的培训。你怎么指望一个对产品的了解程度还不如车主的所谓“产品专家”来获取客户的信任进而推动销售业绩呢?

最后只好靠话术和忽悠了

看着特斯拉股票一路冲破1000亿美元市值,是美国传统三大车厂加起来之和还高,再也不能称自己为创业公司了。

我不禁思考:

也许恰恰因为是这样的制度才能把每个员工的热情在一定时间内全部用尽,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效率最大化;

也许恰恰是因为马斯克才是所有决策的制定者,而中国区的决策团队没有更大的权利做改变(或者根本不想改变);

也许恰恰是这种销售为王闭眼狂奔的政策,才让特斯拉完成了各种不可能。

但应该也有另一种制度,可以给员工提供更公平的竞争平台,(相对)更多的福利来降低生活琐事的干扰,更透明和开放的职业晋升路线,而不是乱成一锅粥的管理和靠站队的随机晋升彩票,也许现在已经市值两千亿美元了?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