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把找工作称为什么,历史上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到底是如何找工作的呢

诸葛亮隐居于山野,躬耕于南阳,他是消极的面对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吗古代把找工作称为什么?他是静等命运的安排吗?他是得过且过,当天和尚撞天钟吗?非也!他是待价而沽而已。

古代把找工作称为什么,历史上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到底是如何找工作的呢

所谓庸人就是为了一份工作,成天忙忙碌碌、慌慌张张、四处碰壁或者委曲求全、将就着度日;所谓高人就是不急不慢,顺应时势,充实自己,静待时机。所谓时不利我时,龙潜于渊。时若利我时,一飞冲天。

古代把找工作称为什么,历史上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到底是如何找工作的呢

诸葛亮无疑是高人,你以为他在山野开荒隐居?错了,如果他真的是那样,在那个既没有网络也没有电话的时代,诸葛亮就不会成为后来搅动天下风云的蜀汉第一人了。而是中年闰土之类的满口黄牙,摇个大蒲扇一问三不知的老实巴交的农民了。

古代把找工作称为什么,历史上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到底是如何找工作的呢

他不但天天苦读积累知识,还到处交游扩大人脉圈,打听天下形势。所以他虽然号称隐居,却以局外人的清醒冷眼旁观着局内的一切变化。比局内人看的更清楚,沉浸的更深。然后他通过交友穿着道服摇着鹅毛扇子,一副不沾染尘世的清高却到处谈天说地、说古论今、分析时事、解读新闻、展示观点、炫耀学问。

古代把找工作称为什么,历史上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到底是如何找工作的呢

不知不觉中,对自己做了最有感染力的推销,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他交往的这些名士去传播他的才名,这远比他直接找老板王婆卖瓜的效果好的多。

比如他这个所谓的农民、隐者的朋友圈就有司马徽,崔州平,徐庶,石韬等名士,其中那个徐庶就是江湖公认的人力资源猎头名家,那些为数不多的大BOSS动辄来找他咨询天下又出了什么可用之材等等。他还有个哥哥诸葛瑾在东吴当了个不大不小的官儿。

很多人认为,诸葛亮为啥不去找曹操呢?再不济找孙权也行啊?刘备三兄弟江湖飘零、一事无成,被人东追西赶,惶惶如丧家之犬。起码曹操是上市公司,进去就少不了高薪锦衣玉食,而且最终确实也成就了一份大业;孙权虽然家底稍弱,那也是安稳繁荣、营收稳定。

这就是诸葛亮高明之处,曹操缺人吗?人家那里人才济济,全都是汉朝的科班出身。曹操自己还是从管理者走上了总经理的位置的,最不迷信的就是江湖人才。而且倘若诸葛亮投奔曹操,曹操那种情况就像你自以为有才毛遂自荐跑去找王健林、马云一样,几句话下来送你一句夸夸其谈,就赶走了。再不然随便给你个职位说我们赛马不相马,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你就只好唯唯诺诺的傻眼。

孙权那里去推销三分天下?孙权心说老子已经两分天下独霸一方了。再去推销东吴灭魏二十年规划?孙权心里雪亮,那个老曹可不是善茬,少来骗我没有读过书。

所以要想展示才华、经天纬地,就只有这个既落魄还有远大理想的刘备了。他跟曹操孙权只是打工而已,他跟刘备就是搭伙创业还有工资。当然刚好刘备还有那个用人胸怀,不然历史上诸葛亮辅佐的可能就是张备、李备,反正不会老死深山。这就是诸葛亮找工作的构想和方法,可谓看似未动实已动,貌似无心全是心。看似不争,实为大争!高人!

打更在现在应该是门卫,更夫是指每天夜里敲竹梆子或锣的人。打更是古代民间的一种夜间报时制度,由此产生了一种巡夜的职业更夫,更夫也俗称打更的。提醒人们现在是什么时候(时间)。现在只有电影或电视里才有。有的地方有提醒人们防火、防盗的人,与更夫的工作类似。

中文名

更夫

地区

中国

作用

报时

解释

每天夜里敲竹梆子或锣的人

工作内容

“打更”的“更”读gēng。

打更是古代民间夜间的一种定时报时的做法,类似于现在巡夜的工作。更夫通常两人一组,一人手中拿锣,一人手中拿梆,打更时两人一搭一档,边走边敲,“笃笃———咣咣”。打更人一夜要敲五次,每隔一个时辰敲一次,等敲第五次时俗称五更天,这时鸡也叫了,天也快亮了。

打更时常说的话:”天干物燥,小心火烛。”;“鸣锣通知,关好门窗,小心火烛!”;“寒潮来临,关灯关门!”;“早睡早起,锻炼身体!”……

在古镇磁器口,每晚都有一着马褂,提灯笼,持铜锣的老者沿街鸣锣。这就是打更的大概情景了.

打落更(即晚上七点)时,一慢一快,连打三次,声音如“咚!——咚!”“咚!——咚!”“咚!——咚!”;

打二更(晚上九点),打一下又一下,连打多次,声音如“咚!咚!”。“咚!咚!”;

打三更(晚上十一点)时,要一慢两快,声音如“咚!——咚!咚!”;

打四更(凌晨一点)时,要一慢三快,声音如“咚——咚!咚!咚”;

打五更(凌晨三点)时,一慢四快,声音如“咚——咚!咚!咚!咚!”。

总体来说是由慢到快,连打三趟便收更结束。但为什么又不打六更(凌晨五时)呢?因为古代中国人民早睡早起,五更一过便开始起床做家务了,“一日之计在于晨”嘛,就连皇帝也在五更天便开始准备上朝了。另外,还有种说法就是五更天鬼在串,此时不宜惊动他们以免影响他们回不到阴间而在阳间为祸,当然,这是古代中国人民的封建迷信了。

古代的更夫十分辛苦,晚上不能睡觉,而要守着滴漏(一种记时的东西)或燃香(也是计时的东西),才能掌握准确的时间。打更的职业虽然高尚,但似乎古代中国人民有时也常拿打更的开涮,有句俗话叫“打更人睡觉——做事不当事”就是明证。还有句话叫“落手打三更”,意思是一更天打成了三更天,指搞错了。

历史沿革

打更的历史源远流长,起源于原始的巫术,主要起驱鬼的作用,那可是受人尊敬的巫师才有资格来打的,所以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保留了打更驱鬼的习俗。如著名的《红楼梦》就有这样一段描写“晚上吴贵到家,已死在炕上。外面人人因那媳妇儿不妥当,便都说妖怪爬过墙吸精而死。于是老太太着急的了不得,替另派了好些人将宝玉的住房围住,巡逻打更……”。

打更人中也不乏有名人物,如孙中山先生的父亲就曾经是打更的,可他却培养出孙中山这样杰出的人物。在孙中山南洋纪念馆里,至今还保存着其父打更的物品,不由让人引发多少打更的思绪。

在解放前,还算是个较为普遍的职业,一般城市都少有钟表,晚上的报时就几乎全靠打更的了。甚至很多农村城镇都有打更的。那时候大家晚上少有文化娱乐生活,基本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听到更夫的打更声,便知道了时间,按惯例该做什么,人们都过着一种按部就班的平静生活。打更也就成一门古老的职业。

解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晚上的文化娱乐生活也大大丰富起来,钟表也已得到普及,人们掌握时间比打更可精确多了。自然而然的,打更这门古老职业也就逐渐消失了。 但有些人仍然怀念打更时代那种平静淡然的生活。每每听到打更声,就有时间流转,景色依旧,物是人非的感觉。磁器口古镇就是这样一个保留了传统打更文化的地方。听说许多人更是慕名而来,专门夜游磁器口,听听打更声哩。

引申

如今“出更”引申为出去上岗值班,已经不只限于晚上出动,但是用在(警察)两人结伴巡逻的情况,依然很贴切。

古代中国人打更

综述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群英会蒋干中计》有“来日四更造饭,五更开船”,“从巳时杀到未时”;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一回“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三年三月三日一更三点,天子驾坐宸殿,受百官朝贺”;古代章回小说上常用午时三刻推出午门斩首”;鲁迅的《阿Q正传》中的“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即阿Q把搭连卖给赵白眼的这天———三更四点……”。这些时辰、更点和刻相当于现代的几时和几分呢?我们可以从古圣先贤创造的十二地支纪来推算。

时辰

十二地支纪一昼24小时为十二时辰:

23时00分00秒至0时59分59秒为“子时”,

1时00分00秒至2时59分59秒为“丑时”,

3时00分00秒至4时59分59秒为“寅时”,

5时00分00秒至6时59分59秒为“卯时”,

7时00分00秒至8时59分59秒为“辰时”,

9时00分00秒至10时59分59秒为“巳时”,

11时00分00秒至12时59分59秒为“午时”,

13时00分00秒至14时59分59秒为“未时”,

15时00分00秒至16时59分59秒为“申时”,

17时00分00秒至18时59分59秒为“酉时”,

19时00分00秒至20时59分59秒为“戌时”,

21时00分00秒至22时59分59秒为“亥时”。

每个时辰为两小时。

古代十二时辰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代中国人民“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名: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更点

古代把晚上的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

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00分00秒至2时59分59秒做饭,3时00分00秒至4时59分59秒开船”。“五更三点”为五更的第三点,即3时48分00秒—4时11分59秒。“三更四点”为三更的第四点,即0时12分00秒—0时35分59秒。

古代计时

干支

古代中国人民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名加上“时”字表示。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每一时刻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这十二时辰与现今计时法的关系是:子时是现时的23点00分00秒至0点59分59秒,……依此类推,亥时是现时的21点00分00秒至22点59分59秒。

《智取生辰纲》:“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中的“辰牌”就是“辰时”,古时报时时用“牌”,所以常用“牌”代时。辰时就是上午的7点00分00秒至8点59分59秒。

十二时段

这种方法是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段,每个时段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各时段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比如“夜半”相当于子时,就是23点00分00秒至0时59分59秒,“平旦”相当于寅时,就是3点00分00秒—4点59分59秒。

《孔雀东南飞》有这样两句诗:“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黄昏”就是19点00分00秒至20点59分59秒。“人定”指的是21点00分00秒至22时59分59秒。

更点

这种计时法出现较晚,它是专用计夜间时间的。“更”与“点”是两种计时单位。

先说“更”。古代中国人民把一夜分为五个时辰,夜里的每个时辰被称为“更”。一夜即为“五更”,每“更”为现今的两个小时。

《祝福》结尾段写道:“我被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炸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的时候。”这“五更将近的时候”,就是将近早上3点钟的时候。

再说“点”。“点”是比“更”小的夜计时单位。“点”本来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形状颇似小铜钟。中间突起,两边有孔,孔可以穿上绳把“点”系在更夫手上,以便手敲打。古时习惯是报更时敲钟鼓,报点时则击打“点”,“点”便成为计时单位了。古时为计时准确的需要,又把每个“更”划分为五个“点”。经推算可知,一“点”等于现今的二十四分钟,五个“点”的时间正好是一“更”。

漏刻

漏刻[1] 是古代的计时方法,“漏”是盛水计时器具,一般用铜制。把一昼夜分一百份,每份即为一刻。但此法早已不用,所以课文中出现的“漏刻”时间词语已非本意,只要“更点”的代名词而已。

古代使用漏壶计时。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分。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1时43.2分。

《谭嗣同》中“时八月初三夜漏三下矣”,这里“漏”也是“更”的意思了。现代常用的“刻不容缓”“一时三刻”等词语中的“刻”意思就更虚了。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