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龙事件报道,文献中有龙出现的记载,今天为什么有人不相信龙真实存在?

根据《左传》记载真龙事件报道:鲁昭公二十九年秋天,龙出现在晋国都城绛的郊外。魏献子问晋国的太史大夫史墨:“我听说虫类没有比龙更聪明的了,因为它不能被人活捉。就是因为它聪明,真的是这样吗?”史墨回答说:“是人不聪明,不是龙聪明。古代养龙,所以国中有豢龙氏和御龙氏。”

魏献子说:“这两个氏族,我也听说过,而不知道他们的来历。这说的是什么?”史墨回答说:“过去飂国国君叔安,有个后代孙子叫董父,非常喜欢龙,能够懂得龙的嗜好要求饲养它们。所以很多龙都飞到他那里去,于是就驯服饲养龙,用来伺候舜帝。舜帝赐给他姓叫董,氏为豢龙。封在鬷川,鬷夷氏就是他的后人,所以舜帝时代一直有养龙的。到了夏代国君孔甲,打扰有帝,有帝赐给他驾车的龙,黄河和汉水各两条,各一雌一雄。孔甲不能喂食它们,又没有找到豢龙氏。有陶唐氏已经衰落,其后有个叫刘累,向豢龙氏学习过驯龙,以此侍奉孔甲,能够喂食这几条龙。孔甲嘉奖他,赐给他氏为御龙,用他代替豕韦氏的后代。一条雌龙死了,刘累偷偷剁成肉酱给孔甲吃,孔甲吃了,不久又让刘累再找来吃。刘累害怕而迁移到鲁县,范氏就是他的后代。”

魏献子说:“现在是什么缘故龙没有了?”史墨的回答涉及五行和《周易》相关的内容。 史墨回答原文:(《左传》鲁昭公二十九年)对曰:“夫物,物有其官,官修其方,朝夕思之。一日失职,则死及之。失官不食。官宿其业,其物乃至。若泯弃之,物乃坻伏,郁湮不育。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龙,水物也。水官弃矣,故龙不生得。不然,《周易》有之,在《乾》之《姤》,曰:‘潜龙勿用。’其《同人》曰:‘见龙在田。’其《大有》曰:‘飞龙在天。’其《夬》曰:‘亢龙有悔。’其《坤》曰:‘见群龙无首,吉。’《坤》之《剥》曰:‘龙战于野。’若不朝夕见,谁能物之?”

找个翻译,我们参考王守谦翻译抄录如下:

史墨回答说:“事物都是有管理他的官员,官员编修其管理方法,早晚都考虑这件事。如果有一天失职,那么死亡就到来了。丢了官就不能吃公家的俸禄,官员长久地从事这方面的事业,生物才会到来。如果消灭丢弃它们,生物就自己潜藏不出,抑郁不能生长。因此有掌管五行的官员,这叫五官。他们代代继承姓氏,封爵为上公,祭祀是贵神。在土神谷神五行之神的祭祀中,对他们尊敬崇奉。木官之长叫句芒,火官之长叫祝融,金官之长叫蓐收,水官之长叫玄冥,土官之长叫后土。龙,是水中之生物。水官废弃了,所以龙不能被人活捉。如果不是这样,《周易》中有这样记载:在《乾》之《姤》说:‘深藏的龙不要使用。’《乾》之《同人》说:‘在田野上出现了龙。’《乾》之《大有》说:‘在天上飞翔的龙。’《乾》之《夬》说:‘亢奋的龙有后悔的事发生。’《乾》之《坤》说:‘出现群龙没有首领,吉祥。’《坤》之《剥》说:‘龙在野外交战。’如果不是早晚都能见到,谁能说出它们的状态?”

为什么现在没有龙了?史墨回答的意思是上古舜的时代有养龙的,到了夏朝孔甲的时代还有养龙的。后来朝廷没有出钱管理养龙的,龙就灭绝了,所以龙就再也看不到了。不过龙的确是存在过的,不然,《周易》记载的龙的各种形态,如果不是人们看见过,是不可能描写出来的。

从这段记录,看春秋时代《周易》应用情况:春秋的时代,五行还没有与《周易》结合起来。但是五行的思想在史墨可以应用自如了。到战国时期的五行大师邹衍,应该是继承来的。 史墨说《乾》之《姤》实质《乾》的初九爻。这说明“爻题”在春秋时还没有,人们用一爻变来确定《乾》的爻位。这也说明玩爻辞时,也应该参考这一爻变后之卦的卦象。从《乾》之《坤》是指《乾》卦用九的爻辞,即‘见群龙无首吉。’说明,遇《乾》六爻全变,断卦主要参考《乾》用九。这与朱熹断卦原则相同。 关于龙,《左传》、《史记》都是郑重其事的记载。记载中也有神话成分,但是,关于上古时代是否有龙?本段文字说明,在春秋时代,魏献子已经不知道龙是否存在了。

笔者认为:龙应该是真实存在的。如果龙不存在,是谣传,历史一定会有蛛丝马迹。我们不能因为外国人认为没有就开始怀疑。夏朝,文献有记载,外国人不承认夏朝。我们不能总是用西方的思维,顺着西方人的杆爬。

如果在现实中找到一种与传说中的龙最为接近的物种,那一定就是洞螈了,因为这种动物的长相只需要简单的PS一下,就能在网上引起巨大的轰动,这一点2013年的“昆仑山洞惊现真龙”事件已经做了很好的诠释了。那么,洞螈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动物?网传它10年不吃不喝依然能活是真的吗?带着这几个问题,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洞螈这种“神秘”的生物。(下图为13年“昆仑山洞真龙”事件的网图)

真龙事件报道,文献中有龙出现的记载,今天为什么有人不相信龙真实存在?

真龙事件报道,文献中有龙出现的记载,今天为什么有人不相信龙真实存在?

“洞中之龙”?早在17世纪,斯洛文尼亚卡尼奥拉(Carniola)的自然历史学家和博学者约翰·魏哈德·冯·瓦尔瓦索(Johann Weikhard von Valvasor)对岩溶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喀斯特)非常的感兴趣,而欧洲受大西洋洋流运动和地壳运动的影响自古就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各种隐秘的洞穴,因此,这里成为了约翰主要探索地。

真龙事件报道,文献中有龙出现的记载,今天为什么有人不相信龙真实存在?

在探索的过程中,约翰来到了位于欧洲东南部的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脉,因为这些有大量的石灰岩溶洞。在探索这些石灰岩溶洞时,约翰第一次发现了一种神奇的生物,这种生物的体长约在30厘米左右,躯干圆柱状,通体以白色为主,有着纤细的四肢。发现这种生物后,约翰以为自己找到了传说中“龙的幼体”。并且在自己的书中,将这种生物描述为“可以腾空飞行”变为“巨龙”的真龙,这一消息的公布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真龙事件报道,文献中有龙出现的记载,今天为什么有人不相信龙真实存在?

当然,这个消息也引起了当时科学家们的关注,并且科学家们深入洞穴对该物种进行了研究发现,这种生物并非某个物种的幼体,而是成年个体,它虽然能够在水里和陆地上生活,但是不会飞。

真龙事件报道,文献中有龙出现的记载,今天为什么有人不相信龙真实存在?

真龙事件报道,文献中有龙出现的记载,今天为什么有人不相信龙真实存在?

回归科学的洞螈随着科学家们研究的深入,这种似龙的生物终于回归了科学,它有了生物学分类:两栖纲有尾目(蛙类是无尾目)洞螈科洞螈属,不过,由于在这个世界上目前没有发现过洞螈的姊妹物种,所以在洞螈科下只有洞螈属一个属,在洞螈属下只有洞螈一个物种。

真龙事件报道,文献中有龙出现的记载,今天为什么有人不相信龙真实存在?

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洞螈在地球上生活了至少已经1500万年了,由于它们长期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岩洞中,所以眼睛逐渐的退化,这也是它们“盲螈”名字的由来。

真龙事件报道,文献中有龙出现的记载,今天为什么有人不相信龙真实存在?

而且由于长期没有接收到阳光的照射,洞螈体表的黑色素也逐渐的消失,变成了如今粉嫩的皮肤。至于四条小腿,是因为洞螈属于两栖动物,这样方便自己来到陆地或者进入水中。

除此之外,早在20世纪的50年代末,一支研究小组在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的岩洞中发现了一个洞螈群,当时被发现时,这些洞螈的年龄大约在10岁左右。为了保护这些珍稀动物,研究小组决定启动对该种群的保护,就这样到了2010年,48年过去了,研究人员惊奇地发现,这些洞螈跟初次发现时一模一样,没有任何衰老的痕迹。这一发现引起了当时国里昂第一大学生物学家雅恩·沃伊特伦的关注,并且随即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对这群已经接近60岁的洞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的课题包括:洞螈的寿命、洞螈不衰老的秘密以及洞螈的生存方式。

洞螈的秘密通过研究人员的研究发现,洞螈的平均寿命在69岁左右,最长寿命可能会达到100岁(目前没有被证实),而且由于洞螈的食物过分的依赖于洞穴中的无脊椎动物,所以它们的食物并没有保障,这让它们可以在不进食的情况下生存长达6年之久,并且蝾螈的繁殖能力非常差,它们平均的交配周期长达12.5年。下面我们在分三个部分来说一下洞螈的这些秘密。

第一是不进食。在上面我们说过,洞螈一生都生活在这些暗无天日的岩洞中,食物以无脊椎动物为主,但是这种环境下无论是水中还是陆地上,无脊椎动物都是比较少的,这使得洞螈有了很强的抗饿能力。首先,在洞穴中,温度非常的恒定,在食物匮乏的情况下,它们很少活动,这样降低了新陈代谢的速率,减少了对食物的需求(在观察中,有一只洞螈在7年的时间内没有移动过一步)。其次,洞螈还会在有食物时,将食物以脂肪的形式积累在自己的内脏器官中,当食物匮乏时,会优先分解这些脂肪,如果还不行,洞螈就开始从自己不太重要的器官和组织慢慢的溶解吸收,维持生命。

因此,在极端环境下,洞螈本身就有很强的耐饿能力 ,再加上它们会通过静止的状态来降低新陈代谢,储备脂肪、分解器官和组织的能力,让它们可以在不进食的情况下生活长达6年之久。

第二是寿命。一般情况,自然界中动物的寿命与体型是正相关的,简单的说就是体型越小的动物通常寿命越短,但是洞螈却是个例外,它以平均30厘米的体长,竟然活到了大象的平均寿命,这着实让人吃惊。研究小组通过观察发现,洞螈之所以长寿与新陈代谢速率慢、繁殖周期长有一定的关系,而且研究人员还猜测,洞螈可能拥有特殊的技能,用于清理当细胞线粒体将营养转化为能量时所产生的氧自由基(自由基的聚集与衰老正相关)。

第三是繁殖。洞螈是已知的繁殖周期最长的动物,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与它们洞穴环境中食物丰度较差有很大的关系,毕竟繁殖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而在食物都得不到保障的生存环境中,洞螈不得不降低了自己的繁殖力。

总结洞螈是小型动物中的“寿星”,它们平均寿命达到了69岁,至于网上传言的100多岁,目前是没有得到证实的,而且洞螈可以在6年的时间内不进食依然能够生存,这一切都是因为洞螈的食物没有保障,所以它不得不通过不活动来降低新陈代谢导致的,当然,在有食物时,存储一定的脂肪,还有分解体内的组织和器官也起到了“保命”的作用。

看到这里,许多小伙伴可能有疑问:繁殖能力如此之差的洞螈为什么没有灭绝?其实答案很简单:寿命较长、生存能力很强、没有天敌(环境太差了)而且洞螈不是不繁殖,只是繁殖周期长一些而已。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