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趣味小知识,人类在太空里做过什么有趣的实验?

太空的特点就是真空、强辐射以及失重环境等太空趣味小知识,这些都是地面上难以体验到的,吸引科学家们在太空中进行各领域的科学研究。

太空趣味小知识,人类在太空里做过什么有趣的实验?

人类进入太空之前,就已经开展了动物实验,研究太空失重环境对生物方向感的影响,科学家首先利用水母进行了研究。

太空趣味小知识,人类在太空里做过什么有趣的实验?

虽然水母的生活环境与人类完全不同,但科学家依然用了水母,这是因为水母也有对重力敏感的能力。对水母体内重力感应器晶体的研究,科学家发现水母能够适应失重环境。当水母改变方向时,晶体在“口袋”内滚动,口袋内有相应的感应细胞,帮助水母调整。科学家将水母带到太空中,观察水母的一举一动,同时繁殖出小水母。有趣的是,小水母带回地球之后,完全找不到自己的准确位置,失去了方向感。这就说明,太空中出生的水母有可能发生了某种变异。

除了水母,美国宇航局还曾把鱼、青蛙、老鼠等动物送上太空,在太空出生的鱼和蝌蚪不会直着游,而是绕圈圈地游。出生一周后的幼鼠更可怜,失去了分辨上下的能力。把它们放入水中,无法辨认方向。不仅是动物,在太空中的水都是不一样的,加拿大宇航员在太空中做了太空中拧毛巾的实验,毛巾中的水被拧出后没有流出来,而是全部附着到了加拿大宇航员的手中。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水的行为也发生了改变,这一点是地球上所无法想象的。

太空生活有什么趣事 吃——最容易的事变得复杂奇妙 吃饭、喝水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来说,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但在失 重环境下的太空生活,宇航员的饮食就变得十分复杂而且特别奇妙。可以说,宇 航员的营养需求、食品制备、供给和他们的进食方式等都有一定的特殊性,与他 们在地面生活的饮食有着很大的不同。

太空趣味小知识,人类在太空里做过什么有趣的实验?

航天食品从本质上讲与地面普通食品是一样的,都是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 养。但为了节省飞船的空间和发射时的有效载荷,宇航员携带的航天食品应尽可 能重量轻、体积小。如营养好的干化饼干和干化香肠,吃时用水泡一下,即可恢 复到与新鲜食品相近的味道。

航天食品除了要能经受住航天特殊环境因素的影 响,如冲击、振动、加速度等的考验而不失效外,还必须针对宇航员在失重条件 下生理改变的指数对膳食的营养素作适当调整,如肌肉萎缩就要求食品必须提供 充足的优质蛋白质;骨质丢失则要求食品提供充足的钙以及适宜的钙磷比例和维 生素等。

宇航员在航天飞行活动中如何进食,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在失重 条件下,一杯盛满水的杯子朝下朝上放都一样,杯子里的水不会自动飘浮或洒落 出来,如果放在桌子上,杯子会连同水一起飞起来。所以说,宇航员在地面上原 有的吃饭、喝水习惯到了太空就完全不能适用了。

一般来讲,各种食物、零件、 用具等都是固定好了的。宇航员从食品柜里拿出食品后,要把装食品的复合塑料 膜袋剪开一个小口,把叉子和筷子伸进口袋里叉着往嘴里送。为了防止食品碎屑 到处飘飞,影响宇航员或设备的正常工作,这种食品往往都用小包装,制成与口 大小相近的方块、长方块或小球状的“一口吃”食品,吃时不必再切开。如果宇航 员要喝水,吃汤、羹、汁、果酱时,直接从塑料口袋或牙膏状的软铝管里,一点 一点往嘴里挤就可以了。

随着火箭技术的发展,宇航员从地面带去的食品可以丰富些了。如湿食品或 半湿食品的带汁火鸡、牛肉等,它们的水分含量和地面吃的正常食品相同。现在, 宇航员们在太空舱里已经可以使用微波加热器来烘烤食物了。这种微波加热器与 地面上使用的加热器有所不同。它上面有一些特制的凹进去的小格。

为了防止加 热时食物飘浮起来,需要加热的食物都必须固定在这些小格内,插上电源后,一 会儿就可以将食物加热到可口的程度。有了它,宇航员们就可以品尝到热烘烘、 香喷喷的红烧牛肉、炒蛋、猪排等食物了,其口感与在地面没有多大区别。

有外星人吗?如果有,外星人在哪里?

太空趣味小知识,人类在太空里做过什么有趣的实验?

太空趣味小知识,人类在太空里做过什么有趣的实验?

太空趣味小知识,人类在太空里做过什么有趣的实验?

宇宙太大了。

每当我们抬头仰望星河,总会感叹于星空的浩瀚与壮美。但是你所不知道的是,我们所能看到的绝大多数的星星,其实都仅仅是银河系中一个小小部分。

在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之中,有着大约2500亿颗恒星,也就是2500亿个太阳。而在整个宇宙中,也有着数千亿个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宇宙中恒星的总数,很可能多达5*10^20个。

这是多大的一个数呢?

500,000,000,000,000,000,000

就这么多。

好,我们接下来接着假设:

每一百颗恒星里面,才会有一颗恒星,能够幸运地拥有一颗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

每一百颗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里面,才会有一颗行星,真的产生了生命

每一百颗真正产生了生命的行星里面,才会有一颗行星,繁衍出了能够掌握先进技术的文明

那么宇宙中会有多少智慧文明呢?

五十万亿个!!!

五十万亿个!!!

五十万亿个!!!

可观测宇宙中,大约有1000亿个星系,那意味着,银河系之中就会有大约500个智慧文明!他们可能比我们更早,可能比我们更晚。

地球有45亿年的年龄,而最早的行星则有大约80亿岁。如果生命产生在了这些古老的行星上,那有理由相信,他们比我们多走了整整30亿年。

我们现在看200年前的古人,感觉就已经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那如果把这个“200年”放大到“2亿年”呢?

大概在那些古老的文明面前,我们连草履虫都不如吧。

但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他们。

SETI (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地外文明搜寻计划) 是一个以收听来自地外智能文明信号为目的的组织。如果银河系里存在10万个智能文明,哪怕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对外发射无线电波或者激光束或者其它联系信号,SETI的卫星阵列应该会收到各种各样的信号。

但是没有。一次都没有。

那么他们在哪?

有一个很有趣的解释,叫大过滤器。说的是,我们其实低估了,从不毛之地到星际旅行,这之中,某一个关键步骤的难度。

也许已经有无数的星球,成功的产生了独特的生命,但是这些生命因为某一个非常大的坎儿,无法完成最终的“星际旅行”的使命,也就无法被我们看到。

那这个坎儿是什么呢?

比较乐观的估计是,这个坎儿可能是“科学”。在地球上同时起源的诸多文明中,仅仅一支,发展出了“科学”。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点是非常难做到的。而如果宇宙中只有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而我们已经成为了传说中的星际“领头羊”,别的外星人还都太菜,那自然很合适,他们还等着我们去找他们呢。

而比较悲观的是,这个坎儿可能是“星际旅行”。外星人可能领先我们数亿年,但即便是这数亿年的积累,也不足以让他们获得星际旅行的能力,也就无法被我们观测到。但如果这样的话,人类也基本上失去了离开地球的襁褓,走向星辰大海的希望。

有外星人吗?如果有,他们在哪?

真的细思极恐。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