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之后奇人都没了,优厚的“清室优待条件”都有哪些内容革命后清廷为何没有退回东北

实际上建国之后奇人都没了,现在网上看到的《清室优待条件》不是1912年清朝当政者提出的原样交涉内容。

建国之后奇人都没了,优厚的“清室优待条件”都有哪些内容革命后清廷为何没有退回东北

下面复录一下两方交涉前未做更改的《清帝退位诏书》以及两方交涉后的《清帝退位诏书》

建国之后奇人都没了,优厚的“清室优待条件”都有哪些内容革命后清廷为何没有退回东北

建国之后奇人都没了,优厚的“清室优待条件”都有哪些内容革命后清廷为何没有退回东北

甲、关于大清皇帝优礼之条件。(加黑字体为原文)

建国之后奇人都没了,优厚的“清室优待条件”都有哪些内容革命后清廷为何没有退回东北

当时革命党看罢第一款就直接提出了不同意见:首先有人大骂,“清帝已经退位,清朝已经灭亡,还谈何大清?”然后,又有人不满意“优礼”二字。于是,有议员便提出改为“清帝退位后优待之条件”。但是毕竟有些议员还是于心不忍,便提议将“退”字改为“逊”,给清室留了点脸面。最后,甲、关于大清皇帝优礼之条件”这几个字改为了“甲、关于清帝逊位后优待之条件。”

第一款,大清皇帝尊号,相承不替,国民对于大清皇帝,各致其尊宠之敬礼,与各国君主相等。

革命党曰,“清帝已经退位,我们还要继续尊崇他干甚?真是岂有其理?”于是便将第一款改为:清帝逊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以待外国君主之礼相待。

第二款,大清皇帝岁用,每岁至少不得短于四百万两,永不得减额。如有特别大典,经费由民国担任。

此条经革命党商议后,将四百万两改为四百万元,又将”特别大典“四字删去。最后改为“清帝逊位之后,每岁用四百万元,由中华民国给付。

第三款,大内宫殿或颐和园,由大清皇帝随意居住,宫内侍卫护军官兵,照常留用。

革命党曰:“清帝既然已经退位,那么大内宫殿就不应该再住下去。”有人附议,“让他去颐和园住。”但是又有人打岔说,“颐和园规模宏伟,楼宇巍峨,让他去住岂不是便宜了他!”最后,还是有议员顾及“优待”二字将第三款改为“清帝逊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

第四款,宗庙陵寝,永远祭祀,由民国妥慎保护,负起责任,并设守卫官兵,如遇大清皇帝恭谒陵寝,沿途所需费用,由民国担任。

革命党曰:“清帝要花钱拜祭他家祖宗,干啥要民国出钱当这冤大头?要是他借着拜祭祖宗每天都出去疯玩,那我民国不得赔个底朝天嘛!”于是,第四款改为“清帝逊位之后,其宗庙、陵寝,由中华民国酌设卫兵,妥慎保护。

第五款,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敬谨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经费,均由民国担任。

对于光绪帝的陵寝问题,革命党没有多大意义,毕竟光绪帝也是一位锐意改革的不幸君主。但是为了防止清室借机索要钱财,他们便做了略微改动,“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这二字可谓关键)经费,均由中华民国支出。”

第六款,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均由大清皇帝留用。

革命党曰:“我们既然成立了民国,那就是要人人平等。清宫旧时任用阉人,现在哪能照样依他?”于是,第四款便改为了“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惟以后不得再招阉人。”

第七款,凡属大清皇帝原有之私产,特别保护。

革命党对这条没有多大异议,不过还要警惕满清玩鬼心眼。于是,第七款便改为“清帝逊位之后,其原有私产,由中华民国(增添三字)特别保护。”

到了第八款,革命党看完异口同声地说了两个字,“作废!”

摘录如下:第八款,大清皇帝有大典礼,国民得以称庆。

看到第九歀,革命党们又火了起来:第九款,禁卫军名额俸饷,仍如其旧。

本来这帮禁卫军说白了就是给清朝历代皇帝看家护院的,既然清朝已经灭亡,就不该拥有任何武装力量,所以应该立马遣散。但是考虑到这些人熟悉行伍,惯于战斗,怕这些人一旦被裁撤会变为无家可归的土匪祸害人间。于是,第九款便改为了“原有之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

乙、关于皇族待遇之条件:

第一款,王公世族,概仍其旧,并得传袭。其袭封时,仍用大清皇帝册宝,凡大清皇帝赠封爵位,亦用大清皇帝册宝。

将“乙、关于皇族待遇之条件”改为“乙、关于清族待遇之条件”。第一款中除了保留“王公世族,概仍其旧”,其余全部删除。

第二款,皇族对于国家之公权,国民同等。

文字游戏向来是中国历代文人乐此不疲的,所以革命党人将第二款改为了“清皇族对于中华民国国家之公权及其私权,与国民同等。”

第三款,皇族私产,一体保护。第四款,皇族免兵役之义务。

对于此两款,革命党人不加删改,只在皇族前加了一个“清”字

“清皇族私产,一体保护。”“清皇族免当兵之义务。”

丙、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

一、与汉人平等;二、保护其原有之私产;三、王公世袭,概存其旧;四、王公中有生计过艰者,应设法拨给官产,作为世业,以资补助;五、先筹八旗生计,于未筹定之前,八旗官兵俸饷,仍旧支放;六、从前营业、居住等限制,一律蠲除,各州县听其自由入籍;七、满、蒙、回、藏原有之宗教,听其自由信仰。

这七款除了将第四款改为“王公中有生计过艰者,设法代筹生计”,第五款中官兵改为“官弁(bian)”之外,其余都未更改。

最后诏书末尾还有寥寥数语,革命党人也对其做了修改。

原文:以上条件,列于正式公文,照会各国,或电达驻荷华使,知会海牙万国平和会存案。”

删改后:以上条件,除丙款各条另行宣布外,余均列入正式公文,由中华民国政府,照会各国驻华北京公使。

最后,这份改好的诏书立即被传到全权总理对革命党洽谈事务的袁世凯手中后,他便立即呈给了隆裕太后。隆裕太后不过是个带着王冠的普通妇人,她随后又召集了曾经的摄政王载沣等还没有逃出北京的王公大臣,对革命党改好的诏书进行研究。这些王公大臣看完,一致要求将甲、第一款中的“相承不替”四字加入,但是革命党却坚决不同意。操作两方议和的实权人物袁世凯假装请示隆裕太后如何处理?隆裕太后同意不加这四个字。袁世凯又提议隆裕太后可以叫来王公们继续商量,隆裕太后说了一句话,“他们一大半人早就带着家财跑了,就是剩下的寥寥几人也是不中用的家伙,既无才亦无力,事已至此,你看着办吧!”为何隆裕太后如此说呢?

原来,当时革命党并没有占据压倒性优势,虽然他们攻占了武汉三镇。清朝随后也调派了官员指挥清朝唯一有实力镇压革命党的军队——北洋军,但北洋军却拒不听令。可是,等到清廷请出北洋军的缔造者袁世凯后,冯国璋等北洋官兵便立即夺回了武汉三镇中的两镇,且兵锋直指武汉。就从这一点看,当时失去军权的清朝皇族已经成了革命党和袁世凯的夹心饼干,干巴巴的傀儡。

而且,当时清朝23省仅剩下河北和河南的部分地区,外加京畿之地。同时,山西巡抚吴禄贞正拥兵石家庄,对北京也是虎视眈眈,而且东三省的掌权人赵尔巽已经变相独立。所以,就算清廷退回东北继续抵抗也毫无获胜希望,弄不好会惹怒革命党而灭族亡种。趁着还有些许微薄资本,还能谈谈条件!

于是,袁世凯便回复革命党已经谈妥,在拍发电报前,袁世凯担心这帮皇族人员再起波澜阻挡自己夺权的美梦,于是便将甲中的“逊”字改为“辞”。末尾,清朝于1912年2月12日宣布退位。2月15日,袁世凯接过了孙中山临时大总统的宝座。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