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四大疑案,《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为什么没被判死罪

王熙凤没有直接的去拿刀杀人啊清宫四大疑案!

因为她都是间接的杀人,利用别人来陷害的手段,所以不构成杀人犯。

就说尤二姐和贾璉在外面偷情结婚成亲,成亲后你就外面住着也不至于送命。却又想入非非就想当二奶奶,王熙凤去请她进贾府,她想都没想到后果的严重性,就真的回贾府了。那只能怪她浑了头,自找苦吃自投罗网吧。

另一个贾瑞,那真是渣男一个。死缠烂打的追着王熙凤,真真一个下流坯子,冻了一夜浇了一身尿还死不知悔改。

老和尚给一面镜子也救他不了,真的是他要作死谁也救不了啊

至于她身边的陪嫁丫环卖的卖,送出去的送出去,也都下落不明任由去了。

清宫四大疑案,《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为什么没被判死罪

清宫四大疑案,《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为什么没被判死罪

他真的出家去了。当初她还为这话生过气,她也没觉得他说的是真的,林黛玉对宝玉其实管得没那么严,他跟袭人有过肉体关系,他跟碧痕麝月们疑似都有过肉体关系,他跟秦钟还疑似有同性恋,林黛玉作为一个贵族小姐,对“肉体出轨”这件事很看得开,她知道他爱她,但她没想到自己是他对人世的念想里,那么重要的一部分。 读小说得抛开一些刻板印象去读。

清宫四大疑案,《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为什么没被判死罪

小时候老师讲红楼梦,都说宝黛的爱情悲剧跟宝玉和宝钗的婚姻悲剧是封建大家族造成的,好像是贾府长辈强行拆散了这对鸳鸯,但真的细读《红楼梦》文本,发现全不是这回事。 我们先来纠正一个错觉――林黛玉在贾府里的待遇好吗?公允地说是好的,首先她的父亲林如海是贾府很得意的女婿――祖上曾袭过列侯,他本人又是探花出身,这种叫“清贵”,又有前程又门第体面。被点了扬州巡盐御史,稍懂古代经济就知道,那时盐铁专卖,这可是个肥差,即便林如海清廉,家境也绝不是清苦。

清宫四大疑案,《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为什么没被判死罪

要知道,黛玉的母亲贾敏可是贾府鼎盛时期的唯一大小姐,吃穿用度不凡(贾敏的成长条件可是她的嫂子王夫人亲自盖章的,“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人家丫头略强罢了。”),养得这么郑重,嫁的人更是千挑万选出来的了。林如海死后,贾琏等人帮忙去安排丧礼,林家的家产等于并入了贾家,林黛玉等于带资进组,其实真没什么人敢给她脸色看的。

清宫四大疑案,《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为什么没被判死罪

清宫四大疑案,《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为什么没被判死罪

清宫四大疑案,《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为什么没被判死罪

清宫四大疑案,《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为什么没被判死罪

清宫四大疑案,《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为什么没被判死罪

常规里我们觉得贾府上下的人对她不好,主要根据是这些:1.林黛玉刚进贾府的时候,“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因此推出她“寄人篱下”的卑微心态。不是的啊,曹雪芹交代得很清楚,林黛玉的成长家庭构成是很单纯的,“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林黛玉几乎是在一个“一家三口”的环境里长大的,现在她要独身去素未谋面的外祖母家了,而且外祖母家人口庞杂,换你,你会不会小心翼翼?再说了,小心行事不就是闺阁小姐的特质吗?

清宫四大疑案,《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为什么没被判死罪

2.贾府下人对她不敬。引用的是周瑞家送宫花一段: 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 这段话除了被拿来证明贾府下人看人下碟外,还常用来佐证林黛玉心眼小,难相处。但换个角度想,周瑞家的可是王夫人的陪房,属于下人里等级次序较高的,如果黛玉真的在贾府艰难度日,她哪来的胆量当面怼周瑞家的?

清宫四大疑案,《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为什么没被判死罪

她不怕周瑞家的暗里给她吃苦头吗? 事实上我觉得这就是青春期小姑娘的拿腔捏调,以及,一个父母双亡的少女的自怜情绪发作,“被偏爱的才有恃无恐”,林黛玉从刚进贾府的小心,变成敢这样挤兑下人的“千金小姐做派”,恰恰说明贾府把她养得很好。很可能那天只是林黛玉不高兴了,她很清楚自己是贾母心尖上的宝贝,所以才敢自己不痛快的同时,也让下人不痛快一阵子。

清宫四大疑案,《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为什么没被判死罪

3.林黛玉的那些诗,譬如“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实在很让人怀疑贾府是不是精神虐待她了。 在贾府生存难不难?当然是难的,人多嘴杂,又没有父母可以撒娇,贾母虽然爱她,但毕竟是所有人的长辈,不像妈妈,妈妈才是她一个人的妈妈。但是她感受到的“严酷”里,有她自己的性格的加成――她是来“还泪”的啊,都说她“心比比干多一窍”,心思重,所以感受到的难处就更多。

但客观地看,贾府上下都知道贾母宠她,实在是不可能给她当面难堪的,有凤姐的话为证,第五十回里,她跟平儿在聊贾府将来几年的支出,她说“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钱,老太太自有体己拿出来”――看到吗,花的是老太太自己的钱,林黛玉跟宝玉在贾府都是站在小辈的食物链顶端的。 好,接下来我们来讨论,贾府真的有那么多人想拆散宝黛这一对吗? 有一些,但――这对小情侣其实没那么多仇敌,长辈们“不看好”的意愿也没那么强烈。

事实上一些长辈对这门亲事是很乐见其成的,最明显的一个例证是,王熙凤打趣过林黛玉说,“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贾府唯一想力促宝钗嫁给宝玉的,是宝玉的母亲王夫人,王熙凤又是王夫人的内侄女,按理说她应该是宝钗党,但真正在红楼梦里,王熙凤跟宝钗交流少少,反倒是对黛玉说出了“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这样的玩笑话,只能说明1凤辣子挺喜欢林黛玉,毕竟两个人性格迥异不撞型,2王熙凤善于揣摩上意,她很知道贾母认可这一对。

很明确的,想撮合宝玉和宝钗这一对“金玉良缘”的,只有元春、王夫人和袭人。 袭人对宝钗亲近的原因很简单,她很早就被发配给宝玉做通房丫头,也就是妾,从仆人的角度说,她更想要宝钗这样一个情绪稳健宽待下人的主母,从“为宝玉好”的角度说,她觉得宝钗更能敦促他上进。宝玉比较敬怕宝钗,对着黛玉就明显松弛很多,甚至会对紫鹃开玩笑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这跟现代意义上的开黄腔差不多了。

所以袭人肯定是希望宝钗上位,能对宝玉起到有效的监管作用,她自己又不至于太难做人。 但袭人的意见真的也太不重要了吧。 比较有权威性的是王夫人,毕竟是她的儿子,亲事还是由她做主的。王夫人对林黛玉的态度始终是淡淡的,一方面是稍微通点人情世故的都知道,舅妈跟外甥女,真的很难特别亲近的,另一方面,黛玉估计长相不是王夫人喜欢的那一型,我们都知道王夫人是很厌恶晴雯的,说她是病西施,而红楼梦里又很明确地说了晴雯的样子“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可想而知王夫人也不太能欣赏林黛玉的俊俏。与此同时,林黛玉跟贾宝玉自小厮混,但没有起到任何“正面”“积极”的规劝作用,反倒让贾宝玉在“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的路上越走越远,说得露骨些,林黛玉在王夫人的眼里,真是有些“狐狸精”意味的,王夫人不是恶人也不是圣人,她就是个普通的婆婆心态。

更何况,宝钗可是她的亲侄女,亲疏分明,王夫人是坚定的金玉良缘党。 元春也是支持宝钗的,她省亲过后,给弟弟妹妹们发放端午节礼物,宝玉和宝钗一个档次,黛玉则和迎春姊妹们一个档次。她对宝钗的喜爱,1是尊重母亲的意愿,毕竟她是王夫人嫡亲的女儿,2是宝钗有点像低配版元春,她是那个没入宫的贾元春,她做事作诗的平实和低调,都是元春喜欢的,而林黛玉小姐,到底透着股“才貌双全急于显摆”的嚣张劲。 钗黛党在拔河。 以王夫人和元春为首的支持宝钗。 以贾母和王熙凤为首的支持黛玉。 宝玉自己是很早就不动摇了的,人家说了,“你死了我当和尚去”。 两边都没有把事情做得太难看,大家都想再等等看,毕竟几个孩子里唯一到了婚配年龄的也就是宝钗。 来日方长。

来日方长,就是这个词,读《红楼梦》的时候会发现前八十回时间过得好慢,除了秦可卿死和元春省亲外,似乎都没发生什么大事。“送宫花贾琏戏熙凤”这种闺房调情也算作一回合,“茉莉粉替去蔷薇硝”这种下人间的争吵也算一回合。事实上前八十回里,贾府已经中兴过,也真的在走下坡路了,连冷子兴一个外人都看出“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所有要“败”的伏笔都已经埋好,曹雪芹却还是不紧不慢地,在写宝黛之间的争执、吃醋、耍小性子和表白。

不是都说是悲剧吗,不是说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撕碎给人看吗,曹雪芹就花大力气,来写这段感情的“美”。他写了他们相识相知的过程,他还让他们共同面对情敌的考验。我们读大观园部分的时候,可以把他们代入为一个班级里的同学――宝钗是刚转学过来的品貌双全大姐姐,而宝玉早先又是无事忙,谁都亲近??黛玉对宝钗的态度,有点像班里一个靠聪明读书的学生看班长的态度,又有点羡慕人家的沉稳,又觉着人家虚伪,小男朋友还疑似跟人家暧昧,所以才会有嫌隙。

后来她跟宝玉互相确认了感情,又觉得宝钗真心实意为她好,就彻底跟宝钗做闺蜜了。 我是不爱看别人说宝钗人品差、心机婊的,我甚至觉得,宝玉没那么喜欢她,她也没那么喜欢宝玉,一个卧室里布置得跟“雪洞”似的,一应装饰俱无的人,怎么可能费尽心机就为了嫁一个腹内草莽的公子哥呢? 我们读小说的时候,不要把人物给标签化,也不要给“神化”了,你就当宝黛是一对初高中小情侣,他们做的事情其实也差不离――一起看《西厢记》类似于今天一起偷摸看言情小说或者偶像剧,宝玉的毒誓“你死了我做和尚去”??也很能唤起小情侣的同理心,那是人生悲剧。

摸着良心说,前八十回里,贾府人人都可以喊苦,唯独宝黛二人算命好的。迎春懦弱,探春精明强势偏偏是庶出,还有个成天给她扣印象分的亲妈,惜春那么小,快乐和悲伤都被无视,凤姐要捉奸要盘算怎么赚钱,史湘云甚至要做针线活贴补家用,宝钗有个不成器的哥哥??丫鬟们更不必说了,从“好强掐尖”到被逐出大观园,不过短短数天。

可是前八十回里,宝黛的人生真的是蛮舒服的,宝玉只需要担心他做的混账事别被他爹发觉,黛玉只需要担心宝玉是不是又勾搭了哪个姐姐妹妹,他们真的很像家境优越的中学生,为赋新词强说愁,恋爱大过天。 其实那时候风暴已经很接近了,但他们都没有发觉。 其实前八十回里已经发生很多青春的悲剧了,比如金钏跳井,比如晴雯被逐,但这些事情对宝黛的震撼都有限,他们俩受财富和贾母的庇护,又互相确认了感情,是真的无忧无虑到了最后一刻。

但风暴毕竟也没有绕道走。黛玉重病,宝玉娶亲,贾府凋零,后面的剧变来得这么快,前八十回精心构筑的温暖和愉快,颠覆起来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至于宝玉为什么会跟宝钗结婚,我觉得“掉包计”的可能性太小了。薛家也是要脸面的,换位思考下,你会让你的女儿去做人家的替身嫁给贾宝玉吗?薛宝钗又不是嫁不出去了,颓败后的贾府和不怎么着调的贾宝玉实在不属于女人挤破头也要嫁的范围。

更大的可能是,1.黛玉死了,没有了别的人选。2.黛玉实在是太病弱了,贾府又急着给宝玉操办婚事,所以考虑到了宝钗。3.贾母丧失了话语权,王夫人和元春强势运作,让宝钗嫁给了宝玉。 我倾向于1、2两种说法,最后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这时候你回看宝黛的故事,才觉得心酸,黄伟文写过《痴情司》,里面说“其实你我这美梦,气数早已尽,缠绵也是无用”,他们那么用力地理解对方,去明确自己在对方生命中的分量,其实都没有用,因为真的没时间了。

一个要心力衰竭而死了,一个要面临整个家族的倾?,她的“闺蜜”紫鹃当年吓他的话终于成真了,她真的回去了,回去到一个他暂时没法相见的地方,他依照诺言去找他,黄泉路上碰到两个小鬼,问他寻什么?寻一个故人。 “故人是谁?” “姑苏林黛玉。” 她到他家太早,他都恍惚以为这是他家的一个姐妹了,要到她死后他才记起,她籍贯姑苏,本来跟他应该是不见面不认识的。 那些朝夕相处的好时光仿似一场大梦,一场建立在财富、权势、被偏爱的前提下的无忧无虑的大梦,现在被收回去了。

他真的出家去了。当初她还为这话生过气,她也没觉得他说的是真的,林黛玉对宝玉其实管得没那么严,他跟袭人有过肉体关系,他跟碧痕麝月们疑似都有过肉体关系,他跟秦钟还疑似有同性恋,林黛玉作为一个贵族小姐,对“肉体出轨”这件事很看得开,她知道他爱她,但她没想到自己是他对人世的念想里,那么重要的一部分。 真的谁也没想到。贾母觉得他们俩合适,是看他们玩得好,凤姐开他们玩笑,是因为她就是这么个“破落户”,还有一部分人看好黛玉超过宝钗,是因为黛玉父母双亡,财产都能并进贾府,而宝钗毕竟还有个哥哥,嫁妆很有限的。

他们都是很浅层次地理解宝黛的感情,我想贾母可能都不觉得,这两个孩子非在一起不可,她作为长辈只希望让他们各自有个好归宿,所谓的归宿,就不是非谁不可的。 所以很多版本里说,林黛玉最后嫁给了北静王,听起来不是那么荒谬的故事,毕竟北静王也是“佳婿”,贾府只是想给她找个佳婿,不一定非要是宝玉。 很多人赞成他们,但仅仅是“赞成”,只有他们知道,即便没有“木石前盟”这回事,他们也是互相认定。

据说他后来跟流落画船的湘云结为夫妇。湘云不太喜欢林黛玉,就像班里爽朗大方的女同学不喜欢娇滴滴的文艺委员,但历经风波后,那些青春期不太喜欢的故人,也会成为回忆里很温暖的一部分,他们可能会聊起她的小性子,那是非常可爱的,没有受过苦的人才会有的小性子,聊聊她的才华,她写过那么好的句子:”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说的就像是最后落魄的他们,湘云可能还会模仿她的口气奚落人,林黛玉刻薄是真刻薄,刘姥姥进大观园,她说人家是母蝗虫。 宝玉后来要对付的现实的难题有很多,他可能不会成天想着她了,梦幻灭以后,生活还在。 “可是没关系的,”他想:“迟一点,天上见。”

林黛玉在贾宝玉和薛宝钗成亲当夜含愤焚烧诗稿后咯血泪尽而死。 贾宝玉最后的结局是“中乡魁宝玉却尘缘”——贾宝玉中了举人,又留下儿子贾桂重振家业,自己则飘然而去出家当了和尚,还被皇帝封了“文妙真人“。 这种安排是有根据的,因为在前八十回中两次写到宝玉对黛玉说:”你死了,我做和尚去。“。 第二十一回脂批曰:“宝玉之情古今无人可比,固矣。然宝玉有情极之毒,亦世人莫忍为者,看到后半部,则洞明矣。此是宝玉三大病也。宝玉有此世人莫忍之为毒,故后文方能‘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玉一生偏僻处。

扩展资料: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 当贾宝玉第一次见到林黛玉的时候,就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所有人认为这是宝玉在说胡话,贾母她们不知道的是,这是宝黛二人在前世埋下的种子。贾宝玉在别人的眼里是完美无瑕的,但是一看到林黛玉,就立刻觉得自己不过是块顽石。 宝黛二人之间的交流,根本不用语言,只要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两个人就能明白一切。贾宝玉挨打之后,林黛玉去看他,老半天才说出了一句话:”你可都改了罢“。这一句话就胜过宝钗的千言万语。

因为人到伤心之时,很多话是根本说不出来的。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是干净而纯粹的,黛玉葬花的时候,感伤落泪,宝玉感同身受。当黛玉误会贾宝玉的时候,宝玉只是说了一句话:”你放心“。而林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道“有什么好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 可以说,宝黛二人的爱情已经是精神上的交流了,是一种柏拉图式恋爱。当林黛玉走了,贾宝玉的心也跟着去了。对贾宝玉来说,只有出家才能让自己找到林妹妹。宝黛二人的心灵时时刻刻都是心灵相通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两个人的爱情是完美的,根本就不是悲剧。

《红楼梦》中,男主角贾宝玉有两大感情主线,一是与薛宝钗的“金玉良缘”,二是与林黛玉的“木石前盟”,两条线皆以悲剧收场。所谓的“金玉良缘”事关有个癞头和尚给了一个金锁叫薛宝玉戴在身上,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金锁上面所嵌的吉祥语,恰又与贾宝玉通灵宝玉上面的话儿是一对。小说中对“金玉良缘”的初和终离,有几处必然性的暗示,具体如下:

1.初见林黛玉。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名字里面都有一个“宝”字,而贾宝玉与林黛玉名字里面又都有一个“玉”字,注定贾宝玉的感情不会单纯。在林黛玉出场那回里,贾宝玉对林妹妹一见倾心,任性摔碎了自己的宝玉,而那颗宝玉正是“金玉良缘”里命定的那颗玉。悲剧已经开始埋下伏笔。 2.薛宝钗入宫选秀落选。乍一看选秀落选恰好才能跟贾宝玉在一起,但当初薛宝钗一家人来京城是带有私心的。薛宝钗入宫选秀,充其量是一个借口。因为这种带有高成分内幕性质的选拔,比拼的不单单是个人才貌,还有其背景实力才是起到关键性作用。薛家举家搬迁入都,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求一个依靠,与林黛玉来贾府的性质没有什么差异。那么就暗示了薛宝钗的下场比起林黛玉也不会好。

3.贾宝玉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被迫勉强娶了薛宝钗,可他的心里头自始至终只有一个林黛玉。以前贾宝玉看见薛宝钗羞笼红麝串露出一段雪白玉臂想到的是林妹妹,如今林黛玉香消玉殒,贾宝玉整日里面对着薛宝钗难免又会回忆起往日与林黛玉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只会添加各自的愁绪。可想而知,贾宝玉对薛宝钗就更加的冷落一旁了。如果没有强行成婚,宝玉还会惦记青梅竹马之情对宝钗礼遇有加,可惜强扭的瓜不甜不说,还加速了悲剧发生。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