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是哪里,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为什么要从旧孟津改到桃花峪

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为什么要从旧孟津改到桃花峪?在2013年出版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中黄河下游是哪里,取代原来的课本中的河南“旧孟津”,桃花峪成为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 ,往下游方向迁移了88公里多,为什么会要这样调整呢?看下图:

黄河下游是哪里,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为什么要从旧孟津改到桃花峪

黄河下游是哪里,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为什么要从旧孟津改到桃花峪

一条河流为什么要划分上游、中游、下游?一条很长河流,如我们国家的长江、黄河河长都在5000公里以上,它的流量、流速、比降、落差、补给类型、季节变化,泥沙含量等在不同河段水文特征有很大差别,还有的河流在不同的河段地形特征最为明显,这些都是我们划分河流上中下游的依据,可以说通过每段河流不同的水文特征帮助我们认识河流,每条河流的水文特征又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的河流,如黄河泥沙多,长江流量大,这些是它们自身标签。

黄河下游是哪里,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为什么要从旧孟津改到桃花峪

一条河流根据河段的不同水文特征,就可以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一般来说,上游多山区性河道,比降大、流速快、下切侵蚀力强,多急流瀑布、形成了峡谷地貌,中游比降小,流量增多,流速却减小,河流侧蚀能力强,出现弯曲,沉积作用明显,多形成谷地平原。下游地形主要为平原区,支流减少,河水与海水相融,水文特征复杂,沉积作用加强,形成冲积三角洲平原。

看上图,对于黄河而言,它发源于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位于我们国家第一阶梯,穿过第二、第三阶梯,注入渤海,而我国地形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黄河河道受地形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水文特征,在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交界点恰好在桃花峪附近,这个地方水文特征有了较大差别,比降大,流速变快,出了山口后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地势开阔,河流流速变慢,河流多弯曲,泥沙堆积作用显著,形成的华北平原。

而孟津至桃花峪段,直线距离88公里,旧孟津属于黄河劈开太行形成峡谷性河道,从桃花峪开始变为平原性河道,换句话说,桃花峪是平原河道的开始,并且开始形成地上河了,因此要把孟津调整为桃花峪作为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更为合理。

下图为孟津至桃花峪的地形剖面,可以看出还有相当大的比降,偏峡谷性河道。

黄河河长5464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河。对于黄河,根据河道流经地区的自然坏境和水文情势,将其作了上、中、下游的划分。

黄河上游长346公里,从河源至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河口镇),河流穿越青藏高原,流经峡谷,其间分布有20多个著名的峡谷。

这里山高坡陡,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水多沙少、河水较清、流量均匀是该河段的水文特征。黄河流出青铜峡之后,其地势平坦开阔,进入宁夏平原和内蒙古河套平原。这里水渠纵横交错,成为黄河上游最早的农业开发区之一。

黄河中游1234公里,从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的河口镇到河南郑州桃花峪。

该段河道的水文特征:由于夏秋季多暴雨,沙源丰富,多水多沙,洪峰流量大,含沙量高,成为世界有名的多沙河流。河道淤积与侵蚀河段交互出现,峡谷与宽谷相间。

黄河下游767公里,从河南郑州桃花峪到山东垦利县,由西向东流经华北平原。

河道坡降小,水流平缓。加之河道宽浅散乱,泥沙淤积严重,河床逐渐升高,两岸几乎全靠大堤为屏障。河道滩面一般高出两岸地面约2—5米,有的高达10米,是世界上著名的“悬河”。

以上是黄河水利委员会划分方案,也是普通采用的方案。此外,还有一种意见,即以河源至龙羊峡(或刘家峡)为上游,龙羊峡(或刘家峡)至花园口为中游,花园口以下为下游。

还有一种意见是,从河源到河口镇为上游,河口镇至三门峡为中游,三门峡以下为下游。

1、河源至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的河口镇为上游,河道长3471.6公里,流域面积42.8万平方公里,占全河流域面积的53.8%。

2、黄河自河口镇至河南郑州市的桃花峪为中游。中游河段长1206.4公里,流域面积34.4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43.3%,落差890米,平均比降7.4‱。

3、黄河桃花峪至入海口为下游。流域面积2.3万平方公里,仅占全流域面积的3%,河道长785.6公里,落差94米,比降上陡下缓,平均1.11‱。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