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最早是谁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到底最早是谁提出的

  简单说先是戴明提出PDCA质量管理外星人最早是谁提出的,然后菲根堡姆在质量管理的基础上提出全面质量管理,具体如下:

全面质量管理这个名称,最先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的著名专家菲根堡姆提出。它是在传统的质量管理基础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营管理上的需要发展起来的现代化质量管理

戴明的质量管理思想集中体现在PDCA(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处理)循环上。
  计划阶段,看哪些问题需要改进,逐项列出,找出最需要改进的问题。执行阶段,实施改进,并收集相应的数据。检查阶段,对改进的效果进行评价,用数据说话,看实际结果与原定目标是否吻合。处理阶段,如果改进效果好,则加以推广;如果改进效果不好,则进行下一个循环。
  

PDCA循环的特点是:大环套小环,企业总部、车间、班组、员工都可进行PDCA循环,找出问题以寻求改进;阶梯式上升,第一循环结束后,则进入下一个更高级的循环;循环往复,永不停止。戴明强调连续改进质量,把产品和过程的改进看作一个永不停止的、不断获得小进步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后,市场行情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卖方市场逐步转向买方市场。在这种形势下,质量管理专家们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内容如下:第一,全面的质量,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成本质量;第二,全过程的质量,指质量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用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第三,全员参与的质量,对员工进行质量教育,强调全员把关,组成质量管理小组;第四,全企业的质量,目的是建立企业质量保证体系。
  

可见,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动态质量,始终不断地寻求改进,但是它没有规范化、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能否成功,关键是要深刻领悟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计划。
  

戴明循环强调自主、主动管理,即立足于企业内部,详细分析本企业目前存在什么主要问题,然后改进,特点是自我超越。

马克姆•波里奇奖强调程序化管理、重视量化指标,即立足于企业外部,把本企业的业绩与同行最优秀企业的业绩进行对比,找出差距以寻求改进,特点是定点超越。
  

由此可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日、美企业都在找差距,只是找差距的方式不同。日本企业通过戴明循环,与自己比较,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自我超越;美国企业则通过与优秀企业比较以发现差距,然后定点超越。最后,日、美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都取得了成功。
  

为何日、美企业质量管理的方式天壤之别、却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这源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日本企业根植于东方文化,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自觉”、“修为”,富有主动性,自己与自己比较,就能发现问题,因此自主管理的戴明质量管理思想非常适合日本企业,日本企业运用PDCA循环取得了产品质量的飞跃进步。
  美国企业属于西方文化范畴,强调制度的作用,自己的问题自己很难发现,只有通过别人监督才能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因此,马克姆•波里奇奖的定点超越就非常适合美国企业特点,一个企业要想取得进步,就要不断地把本企业的业绩与同行业最优秀企业的业绩进行对比,以发现差距,然后实施改进。
  

应该说,日、美企业都重视学习,只是学习的方法不同。日本企业通过自我批评实现超越,而戴明循环是自我批评的重要手段。美国企业认为,学习的内在动力产生于强大的外部竞争压力,如何感受这种强大的外部竞争压力?通过他人批评,而马克姆•波里奇奖的定点超越则是倾听他人批评的重要途径。
  

总之,现在的情况是,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日、美企业都赢得了很高的质量信誉。这也许是带给中国企业最大的启示。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