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亡了 不可能,晚清困局,真的任何方法都拯救不了大清帝国了吗

清政府的结局其实避免不了大清亡了 不可能,因为权威领袖没了。别小看权威领袖的作用,以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为例,他当时就是美国的权威领袖。如果没有华盛顿的个人魅力,美国制宪会议根本开不下去,邦联也不会成为联邦。

而清政府的倒台,表面上是因为种族暴乱,实际上就是因为没有权威领袖导致的。当时中国的权威领袖是谁?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之所以能在庚子国变之后依然维持国家的行政运转,主要是因为慈禧早年积累的威望,也就是镇压长毛以及支持洋务运动。再者,慈禧主政期间的晚清几位名臣,诸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完全可以凭借个人的威望来保障地方上的稳定,这些人是慈禧的再造玄黄之人,所以慈禧和他们之间的互动一直不错,可以凝聚整个国家的向心力。

但是问题在于,慈禧死的实在是太早了,虽然她铺开了清末的宪政改革,但是慈禧实在是死的太早,而清政府从中央到地方又没有能够主持局面的权威领袖,中央是载沣这种缺乏政治经验的毛头小子,地方上又没有诸如李鸿章的头面人物,所以清政府的倒台是必然的,根本不可避免。

虽然清政府后几年因为新政,以及吸引国内外投资,给清政府带来每年三亿两白银的财政收入,再加上近代化工业、经济、教育、军事体系的建设,当时国内得局面可以说是非常的平稳。但是平稳的外表下往往潜藏着暗流,也就是立宪派、革命党和清政府之间的政治矛盾。如果慈禧还在,完全可以镇住场子,但是慈禧蹬腿之后一切就成了泡影。

说好听的,当时不管是清政府还是立宪派还是革命党,都是理想主义者,虽然他们的理想各不相同,但是都在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其实我不是瞧不起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往往在信仰上非常坚定,但是理想主义不代表就能干好事。

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你首先要有捍卫理想、即便以身殉道也在所不惜的圣徒精神;还要有那种为了验证理想是否可行而进行试验的科学精神;更要为如何践行自己的理想而进行丰富的学习来提升理论基础的求知精神。说一句不好听的,当时中国三个派别的理想主义者没有一个是合格的理想主义者,尤其是革命党,他们这种从头到脚都散发着民族主义恶臭的人类排泄物早晚会被冲进历史的下水道。

清政府的理想就是尽快仿照日本实行二元制君主立宪,立宪派的理想就是尽快仿照英国完全君主立宪,革命党的理想就是排满。如果论可行性来说,清政府的那套方案可行性最大,但是事实哪有那么简单,政治改革是一个大事,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基础的,你全国老百姓都没有个宪政的概念,你玩个屁宪政。

所以清政府玩起了激进式改革,很多改革不加试点就推行,比如说地方咨议局,玩的跟屁一样,完全违背了宪政的精神,甚至搞出了地方政府停摆的闹剧。而且还不断地去北京请愿要求从速立宪,这等于饮鸩止渴。因为每一个国家的国情都不同,宪政是权力分解,而在中国这个这么庞大的、具有两千多年君主专制传统的国家当中,快速对权力进行分解哪是那么容易的。伊藤博文就预言清政府这么玩最后必然会导致国家解体,不过他一语成谶,因为他永远也看不到这一幕了。

所以,清末的局面根本无解,清政府倒台是必然的。而导致清政府倒台以及之后一系列乱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清政府和立宪派那种激进的改革。而革命党不过是压垮骆驼最后一棵稻草而已,可以说捡漏捡的很成功。

全文完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