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河底照片,黄河入海万年,每年16亿吨含沙量,为何没有填满渤海入海口

这个问题有太多误解了,我来说说黄河河底照片。

黄河河底照片,黄河入海万年,每年16亿吨含沙量,为何没有填满渤海入海口

华北平原不是平白无故来的今天看到的华北一个广阔的大平原,但距今70万前在太行山、鲁西山地、燕山、伏牛山等之间还是一个范围很广的古湖盆,这是华北平原的古地貌,注意的是这时黄河还没有形成。湖盆只是接受周边山地碎屑材料,由河流送入湖盆。随着送入的材料越来越多,湖盆逐渐被分割为不相连的的小湖盆,湖盆萎缩。距今15万前华北被分割成多个小湖,黄河形成了,携带的泥沙开始填充湖盆的洼地,同时有河道流入渤海。距今一万年黄河泥沙开始推进到渤海海域形成陆地。由此可见,在黄河泥沙大规模入海之前,首先要完成建造华北平原的小目标。根据估计,到1970年时,黄河从三门峡输出的泥沙大概估计7万亿吨泥沙,其中71.5%用于建造华北大平原,1.5%淤积在河道中,26%流入海洋。泥沙大部分用于填充华北大平原了,以至于现在会有人疑问,黄河下游为什么没有大型湖泊。下图中数字3代表冲积平原。

黄河河底照片,黄河入海万年,每年16亿吨含沙量,为何没有填满渤海入海口

黄河河底照片,黄河入海万年,每年16亿吨含沙量,为何没有填满渤海入海口

黄河在渤海海域冲积出了多个黄河三角洲上述说到黄河有26%的泥沙流入海洋了,在大概15万年的行河历史中除了中间有几百年的从苏北入黄海外,其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从渤海入海。这些泥沙入海之后,形成多个三角洲,包括了天津、河北沧州、山东利津、江苏的连云港一带都曾经是黄河入海的地方,并形成了10-12个三角洲。下图的彩色区域为黄河三角洲及泥沙淤积带。现代黄河三角洲还以每年1.8公里的速度向渤海延伸,也就是说,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以现代角度看,黄河一直很努力去填海,它就像中国神话故事里的精卫一样锲而不舍,只要给它的时间,填渤海的任务就可达成了。

16亿吨的数字要更新了一直都有人说黄河运沙16亿吨,但要注意的是这是多年平均的值(1950年-2015年),其中有4亿吨淤积在河道中,4亿吨淤积在入海口,其他的入海悬浮。而扩大更大的时间角度看,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被称为“黄河”也就追溯到唐代,而之前都是以“河”相称,也就是说,唐朝之前黄河并不是如唐之后来呈现出来含沙量特别高。这其中的原因是,作为产沙区黄土高原在历史也并不如现在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并没有一直保持16亿吨高输沙量。事实上随着黄河中游产沙区的保护措施工作进展,近年来黄河已出现变清的情况了。下图为2016,2017年黄河各水文站监测泥沙量与多年平均值的比较,黄河泥沙已大幅缩小。随着黄土高原植被恢复,黄河要想填满渤海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了。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了解黄河下游的几个现状:

黄河河底照片,黄河入海万年,每年16亿吨含沙量,为何没有填满渤海入海口

其一,黄河下游已成悬河,危害很大;

黄河河底照片,黄河入海万年,每年16亿吨含沙量,为何没有填满渤海入海口

其二,自小浪底工程以后,黄河下游断流已得到缓解,河水已清澈;

黄河河底照片,黄河入海万年,每年16亿吨含沙量,为何没有填满渤海入海口

其三,小浪底是综合枢纽,效果很好,但近些年也有点儿力不从心了,我们不能太盲目自信;

黄河河底照片,黄河入海万年,每年16亿吨含沙量,为何没有填满渤海入海口

其四,黄河每年产生16亿吨泥沙,其中12亿吨入海,4亿吨留在黄河下游,加重悬河;

黄河河底照片,黄河入海万年,每年16亿吨含沙量,为何没有填满渤海入海口

其五,黄河下游总落差达90多米,远大于长江下游,有束水冲沙的势能;

其六,黄河下游,河道宽阔,达几公里,达4000多平方公里;

其七,黄河悬河的河沙,是祸害,也是宝,是历史的庞大积累;

其八,以目前黄河下游的状态,下切(挖)20米,若干年后也会恢复;

其九,黄河下游,公开的“盗采”十分严重,太短视,已忘了黄河水的凶狠。

那么,为什么不用挖沙船把泥沙挖走让黄河整体下移?

其一,黄河的含沙量实在太高,河道疏浚是一项看不到希望的工程,4000多平方公里,好几米深,工程量太大,没法挖。

其二,今天的黄河水清澈了,但历史沉淀太深(厚)了,疏浚作业虽是机械化,使用那个吹沙造岛神器,难度不大,但耗费却是天文数字,这个成本太吓人,起码需要上万亿,好几十年。

其三,今天的黄河水清澈了,是由于加大了水库建设,而不是全流域的植被与森林覆盖率有了保证(重视水土保持),是平时的含沙量减少,但洪水来了,泥沙照旧,等于白干,很快淤积。

其四,黄河的下游地势太平缓了,海拨实在太低,挖深河道对泄洪意义不大,渤海水倒灌倒有可能;黄河悬河要挖沙,入海口的三角洲更得先挖,还得不断挖,否则就会淤塞。

其五,黄河的下游早已是地上“悬河”,如果疏浚河道,破坏河道与堤坝的动态平衡,恐怕会引起溃堤;要知道,疏浚河道会影响河势稳定,河道与河床是在长期演变中形成的,是动态平衡的,外力的作用,会影响河势稳定;要让河床下切,只能依靠自然的力量,束水冲沙,逐渐的下切才安全。

其六,江砂是宝,如果允许社会力量挖沙,挖沙越来越“黑”,更加逐利,有失控失序的危险,无序采砂形成的无数深坑,会改变“水势”,既威胁河堤的安全,也会形成漩涡,对游泳的人或路过的小船形成威胁。

其七,“天鲸号”挖沙,除了巨额费用,也需要大量河水,而黄河下游却水量不足。

其八,疏浚河道会引发潜在的健康风险与疏浚土二次污染,将黄河底部千万年积累的危险元素(如重金属,黄河流域人类开发较早)捅上陆地或河水中,危害太大,得不偿失。

其九,还有一个问题,这几千平方公里,20米深的泥沙,挖出来,堆在哪儿;如果要洗沙去泥,需要多少河水,更多的泥土怎么处置。

其十,至于个别地段公开的盗采泛滥,他们压根儿被近三四十年黄河的“温顺”骗了,失去了对千年一遇的警惕,或是盲目信任小浪底的作用,更多的是对眼前暴利的追逐。

总的来讲,黄河河道疏浚,用挖沙船挖沙,不是办不到,而是不值得!

小本认为,黄河的水含沙重,自古有之,就让它的泥沙顺其自然吧,黄土高原的泥沙,本来就来自中亚的沙尘暴,流向渤海湾,冲出三角洲(物尽其用),也不是坏事儿;至于下游的悬河,可以考虑把黄河河道分为三条,旱季只用一条,水多时用两条,汛期三条都用,坚持束水冲沙,逐渐降低悬河的河床高度,最终用“自然”的手段消灭悬河,成本更低,也更安全。。。

这是小本的解读,谢谢关注与交流。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