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不毛的月球,月亮是土壤岩石组成,称“月壤”,可它又不是镜子,为什么能反光

任何物体(黑洞除外)都能反射光像不毛的月球,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光滑镜面的反射叫做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人必须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才能看到光线,在其他方向就看不到反射光线,看到的镜子就是黑的。粗糙不平的表面的反射叫做漫反射,光线入射到粗糙不平的表面上,会被反射到各个方向。我们平时看到的大多数物体表面都是粗糙不平的,我们可以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就是因为物体发生漫反射。

像不毛的月球,月亮是土壤岩石组成,称“月壤”,可它又不是镜子,为什么能反光

不难理解,同样的条件下,漫反射向各个方向的光线,都比镜面反射的光线要弱。有一种情况,雨后在月光下行走,如果对着月亮行走,则亮的地方是水。这是因为水面光滑,地面粗糙不平,月光照在上面,水面反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而这时水面和地面反射的光线都能射入人眼,但水面反射进人眼的光线比地面反射进人眼的光线强得多,所以,感觉水面比地面亮。如果背着月亮行走,则暗处是水,因为这时水面反射的光线不能射入人眼,地面漫反射的光线虽然弱但毕竟能射入人眼,所以,感觉水面比地面暗。

像不毛的月球,月亮是土壤岩石组成,称“月壤”,可它又不是镜子,为什么能反光

上面谈到月光,月亮不能发光,我们看到月亮是月亮反射太阳光,正是因为月亮表面不是镜子,所以发生漫反射,由月亮反射到地球的光线太阳光弱了很多,看着月亮暗了很多。如果与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甚至会忽视月亮的存在。

像不毛的月球,月亮是土壤岩石组成,称“月壤”,可它又不是镜子,为什么能反光

月球始终以同一面对着地球,所以我们看到月亮上的“兔子”(或者嫦娥或者是吴刚伐桂)始终在那里。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月球正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月球不自转,相反,月球有特殊的自转,那的就是它的自转周期和它的围绕地球的公转周期是一样的。

其实这里我们需要明确两个名词,什么是自转,什么是公转。

公转,我们容易理解,就是小天体围绕某个大天体即中心天体的转动。比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月亮围绕地球公转,太阳自身也在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转动,是周期更长的公转。我们要注意的是这里描述的仅仅是一个物体围绕着旋转中心的转动,跟物体自身是否有自转无关。地球一年四季围绕太阳转一圈,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地球看作一个点来描述这种运动。在模拟上来说,就是你拿着表示太阳和地球的两个球,不需要模拟地球每天的自转(昼夜),不需要把地球转得溜溜转,只要拿着地球围绕太阳转圈就行了。

那么月亮围绕地球的公转也是一样的,也可以把月亮看成一个点,月亮围绕地球,每个月转一圈。如果不把月亮看作一个点,仅仅描述公转运动的时候,你就得让月亮的一个面,始终对着一个方向,比如窗户或者远处的一棵树,一座山。这时候你会发现在地球上看来,月亮就不是始终以同一面对着地球啦。

那么什么是自转呢?这时候我们就不需要再考虑公转了。自转就是这个物体围绕自传轴(也是相对于周围更远更大的背景)做运动。地球就是围着地球的自转轴,也就是地轴发生转动。地球自转一圈是一天(当然,实际上并不如此,考虑相对于恒星来说,时间上稍微短一点)。这个运动是我们相对于周围的背景而言。这个运动的效果是我们看到周围的恒星背景的变化,恒星在东升西落。当然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结合起来,才能完整的描述地球的运动。

月亮的自转周期,跟它的公转周期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月球需要一个月才能围绕自身的自转轴(月轴)转一圈。在月亮上看,恒星背景的变化是一个月为周期的。月球上的一天(日出日落,恒星旋转)也是一个月。自转和公转周期,导致一个后果是,地球的位置在月亮天空上的位置是不变化的,也就是在朝向地球的这一面的月球上始终能够看到地球就在那里,在背向地球的那一面月球上始终看不到地球。

简单的想一下,你和另外一个人手拉手在跳旋转舞,你们两个可以以任意速度转动,始终保持两人面对面。你们两个人都在自转,也同时在相对于对方进行公转(或者更准确的说,我们把旋转中心定为你们两个人之间的中点上),这个结果就是,你们两个人都只能看到对方的正面。这个时候你们都是对方的“月亮”,只能看到对方的一面,看不到另外一面。

进而,想象一下,你不是手拉手和对方跳舞,而是用一根光滑的绳子把两个人圈绕在一起。这个时候我们让对方的速度保持不变,还是那样转,而你的旋转速度要加快,对方转一圈又转了两圈甚至三圈,一定是有时候你能够看到对方,有时候你背向对方。

这时候你会发现,每次你转过身来,仍然只能看到对方的正面,因为它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始终还是以正面对着你。,但是对方看到你的位置没有变化,却发现你一直在“翻面”,他能够看到你正面侧面和背面各个角度。这个时候他还是你的“月亮”,但你已经变成了他的“地球”。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