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事件,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国"是如何兴起并走向灭亡的

中山国

407事件,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国

战国时期407事件,中山国在二百多年的峥嵘岁月之中,在燕赵的历史中书写了绚丽的篇章。中山国生于患难之中,被大国所欺而变强,为强国占领又复生,其不屈不挠、顽强自立的精神世所少见。在强国包围之中发展经济、壮大自己,几乎跻身强国之列,其经济和文化之辉煌令人刮目相看。 但是,在秦统一中国之前的70多年,就被赵国所灭,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407事件,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国

自此中山国的传说便在中国的历史几乎消失了一样,很少见于史海的笔端,但一座古墓的出现打破了宁静,这个大墓便是 中山国王 “错”的墓。

407事件,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国

中山王 “错”的墓是已发掘的中山国墓葬中最大的一座。在中山王墓,墓室平面呈“中”字形,南北各一墓道,通长九十七米,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呈“斗”形;地下部分包括椁室、东库、西库和东北库。主室的后半周有陪葬墓六座,于前面和旁侧有车马坑二座、杂殉坑一座、葬船坑一座。中山王墓虽被多次盗掘和破坏,但仍有大量珍贵文物出土,包括铜器、铁器、金银器、陶器、玉石器、玛瑙器、骨角器、木漆器等。

407事件,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国

按史籍所载,鲜虞中山国始建都于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后“中山武公居顾,桓公徙灵寿”。灵寿古城是中山国后期都城,位于今平山县三汲乡一带,约建于公元前380年。古城西北傍太行山,南依滹沱河,东临冀中大平原,地理位置优越。城内分为宫殿区、王陵区、平民居住区、商业区和手工业区,布局合理、功能齐备。宫殿遗址出土的建筑构件及精美文物无不彰显着战国中山王室生活的奢华。

407事件,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国

进入中原地区后,中山国由游牧生活进入农耕社会,大量使用铁制农具;制陶、冶铸等手工技艺高超;商业繁荣。鲜虞中山国接受了中原文明,并受其长期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山文化,如遗址中出土了大批书写或刻印有文字、符号的文物,其文字与中原地区相似。国都外有专门的祭祀场地,用牲畜和玉器进行祭祀。

407事件,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国

春秋战国的田猎活动既是娱乐,也是军事演练,带有游牧民族特色的中山国尤好田猎。中山国兵强马壮,武器装备精良,自春秋立国,先后与晋及战国时期的魏、齐、燕、赵等大国持续征战,《战国策·齐策》曾记“中山悉起而迎燕赵,南战于长(房)子,败赵氏;北战于中山,克燕军,杀燕将”。中山以千乘之国力而攻万乘之国二,其国力之强可以想见。

407事件,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国

这个便是田猎用的猎狗的金银项圈。做工极其优良。

语言文字方面,中山国也接受了汉文化的影响,王墓出土的三件重器上的长篇铭文,篆书文字全部为汉字,字体工整规矩。

中山国积极吸收中原文明,不断完善其礼乐制度,并保留游牧民族的习俗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山国文化。出土的文物中无不彰显着与中原因素有莫大关系的元素。初期的中山国王在国都灵寿务实尚俭、励精图治、融合民族、修理内政、发展经济、加强兵备、扩充疆土、国势迅增,成为仅次于“战国七雄”的“千乘之国”。

但究其被灭国原因也在于其自身,在于后期的中山国王治国、治军、外交等多方面的失误,在于思想衰退和政治腐败。这里最使人扼腕痛惜的,是这个本来生于忧患的小国,面临敌国虎视眈眈、随时入侵的危机,却丢掉了忧患意识,中山国不能居安思危,当然无改革进取之心。中山王不思进取,还在一心追求君王的虚幻体面和奢侈享乐的生活。王所善之,下必效之,在中山国民间也刮起严重的腐朽之风。公元前305年,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见条件成熟,便发动了吞兼中山的战役。腐败无能的中山王早已被吓破了胆,只好割地求和,苟延残喘。两年后,赵军再次进逼。前296年,中山国都灵寿陷落。

中山国在历史上逝去已经两千多年了。但其兴衰一直在昭示后人:

一个国家不论大小,统治者勤政忧民,奋发向上,国家就兴旺发达;

昏暗弄权,奢靡淫乐,国家就衰落败亡。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