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进士录2,明清时期的举人最大能做到什么官

考中了举人,是进入了仕途的门口,由吏部管理,有了做官的资格,可以委任如教喻明清进士录2、县丞、主薄等,可以做副县级待遇的官。考中举人才可以参加全国性考试,即会试,相当于国考。

明清进士录2,明清时期的举人最大能做到什么官

中举者在次年春必须进京参与会试,也就是考进士。会试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举人考上进士大约只有百分之五的机会,但是举人还是有做官(副县职以下)的机会。考中进士,就可以等待安排委任正县级官员职位了。

总体来说是不会超过县令的,当然也有特殊情况。

1、明朝开国初期对身份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因为是战乱。所以开国君臣身份贵贱不一,这个历朝历代都一样,到了中期出现了举人进士等身份。

2、在明朝中后期,庶吉士,也就是进士的前六名才有可能入阁当宰相;进士二甲内,也就是前七十名一般会做到尚书侍郎一类,类似于现在各部部长副部长。三甲也就是70名以后,基本上开始县令终于知府,类似现在的市委书记。而举人是省内承认的人才,类似于现在公务员省考榜上有名,刚开始会是督学、驿长之类的末等小官(从九品,刚入流。),弄个县令就很牛了,比如明朝海瑞就是举人,开始做官就是督学这个职位。

3、由于明朝讲究出身,而举人、进士都是靠八股取得功名,所以他们有认同感,这就是历史上“清流”的来源,这些人互相照顾,个别举人升职就会跳出这个圈圈,当然,我说的是个例。大部分举人都是终老县令一级的。举例子就多了,比如明朝嘉靖初期宰相张璁、夏言就是进士三甲出身,海瑞是举人做到侍郎。

4、归根结底,举人不如进士。就像现在的大专生和研究生,国考首先要限制学历,学历低就要去基层。一个道理的

大家好,这里是老鸦说历史,今天让鸦叔带你了解明朝科举制度。

明清进士录2,明清时期的举人最大能做到什么官

01 如何一步步考中进士

在明朝,一个读书人如果要参加科考,第一步必须要参加童生考试,也叫童试,是由地方上庠学举办,通过了之后,再参加县学的考试,县学考试通过之后,再参加府学考试,府学考试通过之后,便拥有了一个正式读书人的身份—秀才。

中了秀才只是拥有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并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在考中秀才之后,可以参加三年一次的“秋闱”(也叫乡试),之所以叫秋闱,是因为在八月举行。这次考试相当于全省范围内的大型考试,考中第一名的叫解元,考中第二名的叫亚元,三四名叫经魁,五名叫亚魁。当年唐伯虎就曾在乡试中考中第一名,当了解元。

通过乡试考试的人,统一被称之为举人,举人有很多的特殊的权利,比如:不用缴纳赋税,见县太爷不用下跪等等。通过举人考试的人可以参加会试。

会试是在乡试考试的第二年举行,同样也是三年一次举行的考试,因为考试时间是在三月举行,因此也被称之为“春闱”。考试采用三天考一场的方式来进行,在三月的初九,十二,十五进行考试。能够通过考试的举子,被称之为贡生,第一名被称为会元。

接下来就是殿试也称之为廷试,史载:中式者,天子亲策于廷,殿试是皇帝亲自举行的考试活动,考试的内容不光要考学问,还有考核综合方面的东西,甚至连贡生的相貌也是能否考中的一个重要考核标准。能够考中殿试的贡生被称之为进士,而进士考试只取前三甲的考生,因此,也称之为进士三甲。而在明代能进士及第的人,基本上不是学习能力出众,就是综合素质优秀的牛人。

02 进士如何安排工作

进士分为三甲,根据排名的不同,安排的工作也不同。

第一种,优秀的人安排进翰林院。一甲的前三名就是人们家喻户晓的状元、榜眼、探花。能考中前三名的考生,基本上都会被安排进翰林院进行工作,一般在翰林院担任编修和编纂等等工作,属于是国家级干部的候选人员,明朝在人事制度上规定:“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南北礼部尚书、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 新科进士能进入翰林院,称得上是“正途中的正途”。

第二种,大部分的人员要被分配到地方上去进行任职。按照考试的名次然后依次委派官职,从庶吉士(国家级干部的候补人员)开始一直到地方上的知县。也就说,辛辛苦苦从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一路考过来,还不一定就能当上大官,命运不济的,甚至还必须从基层一步步往上爬。

以上可以看出,考中进士后,并不代表着就有大官做,自古以来皆如此,做官必先做人,想在官场混,除了出身之外,能不能适应官僚体制才是重中之重。因此在明朝历史上,官员年过半百,但却依旧只是一个五六品的官衔,甚至更低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也反应了古代科举考试对人才的摧残。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