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事件是真的吗,古代中国人崇拜的龙真实存在吗

对于我们炎黄子孙、中华儿女来说,有一种动物对我们的意义很重要,这种动物是我们的骄傲、我们的象征、我们的图腾飞龙事件是真的吗。在世界上,只要一说到这种动物,所有人肯定先想到东方,想到我们中国。

飞龙事件是真的吗,古代中国人崇拜的龙真实存在吗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猜到了呢?没错,这种动物就是龙,一个又威严又神圣的动物。而且它就像大熊猫一样,是我们中国的特产,它的外表十分独特威武,具有好几种动物的特征。

飞龙事件是真的吗,古代中国人崇拜的龙真实存在吗

它有一对鹿角,一双鹰爪,一张麒麟的脸,通体发亮闪着金光,上面覆盖着无数鳞片,还有一个有力的尾巴,身体像蛇,十分光滑。它可以在空中腾飞,也可以入海遨游,特别厉害。

飞龙事件是真的吗,古代中国人崇拜的龙真实存在吗

但也正因为它的这些能力,它的存在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不把它当作是一种真实存在过的动物,而是人们虚构的一种神兽。这是为什么呢?还有,龙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过?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解答这几个问题。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龙的历史。

飞龙事件是真的吗,古代中国人崇拜的龙真实存在吗

龙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如何?它有什么样的意义?正如上面所说,龙神通广大,且外表十分威武。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是分部落居住的,每一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一般被选作图腾的东西有动物、植物,还有一些其他东西,比如有的部落选择狼或虎来做图腾,有的部落选择大树和各种花,还有部落选择太阳、月亮等。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来选择动物的部落一般都会选择很威猛、很有力量的动物,这个规律一直被沿用下来,也为龙的出现提供了前提。

《史记》中记载,黄帝在击败炎帝和蚩尤之后想要统一各部落,但是这个新形成的大部落需要一个图腾,于是他集各部落所长创造了一种新的动物做图腾,正是龙,这便是龙最早的由来。

从此之后尽管时代一直在变换,但是龙作为我们国家核心图腾的位置却一直没有变,甚至还越来越重要。后来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之后的君主都自称真龙化身,穿龙袍上朝,坐龙椅听政。

龙到底是一个虚拟的图腾,还是一种曾经有过的动物呢?关于这个问题,我偏向于后面这个答案,我认为龙是真正存在于历史上的,证据是各种史书上关于它的记载,这些记载数量很多,而且很细致。

在有关龙的记载中,较早的是汉朝时的记载,《后汉书》记录,在灵帝年间,有一团黑气坠入宫殿井中,旁人过去仔细查看,就见这个东西似乎还活着,而且有“黑如车盖,起奋迅,体长十多丈”等特征。之后在唐朝时,咸通年间,有条青龙坠落,但因为有伤,所以落下来后就死了,这个动物全长十丈还多,头上有角,身上有鳞,和传说中的龙极为相符。

同时这也是记载最详细的一次,不仅将龙身上的特征记录在册,还出现了具体的地名。因此,这件事被记录在了唐朝有关史籍《唐年补录》中。

除此之外,有关龙的史料还有很多,其中不乏一些权威史书。

既然龙存在过,为什么现在大部分人认为它只是一个虚构的动物呢?通过上面这些记述,我们可以大体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龙存在过,并且有人见到过,尽管现在还缺乏更具说服力的证据,但这个结论很明确。

或许大家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既然有这么多的记载,为什么现在还是有很多人不相信龙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呢?

原因有下面几个:第一点,龙确实是存在过的,但是真实存在的龙和人们描述中的龙具有一定差距,甚至可能很不一样。

第二点,承接上一个原因,在龙成为图腾之后人们对其进行了神化,像是腾飞潜水之类的能力都是人为添加的,真实的龙并没有那么厉害。

第三个原因,就是尽管记载很多,能推断出有“龙”的存在,但是目前没有直接证据。

历史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在有具体证据前,是不会胡乱猜测的。因此,尽管我们能知道有一个和传说中龙类似的动物存在,但是目前还没有直接证据,所以无法让所有人同意这一点。

1934年营口当地一家的一家报纸《盛京时报》,在版面的中间,发表一篇配发图片的报道,题目为《蛟类涸毙》。文中提到“本埠河北苇塘内日前发现龙骨,旋经第六警察分署,载往河北西海关前供众观览,一时引为奇谈,以其肌肉腐烂,仅遗骨骸,究是龙骨否,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飞龙事件是真的吗,古代中国人崇拜的龙真实存在吗

紧接着连续数日,当地报纸又发表了相关的连续报道,当时营口的水产专家判定此物为龙的一种——蛟类。

在查阅1934年8月12日《盛京日报》发现这个动物不但头上长两只角,而且腹部还长四只爪子。在它搁线的位置自己还挖了一个长十七八米,宽七八米的一个坑,而且坑边还付清晰的爪子印。在《营口市志》和《营口史话》中有同类记载,同时还提供一个新的线索:原来这个怪物尸骸在展览后做成标本交给营口高级水产中学进行收藏。因为当时属于日伪治时期,传说日本非常重视,于是标本被拉到长春,最后又被远到日本。

至于是否是龙,真相早已经埋进历史的尘埃中。或许哪天龙骨的标本再现于人间,真相才能大白于天下。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