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东,人们为什么称周瑜为“周郎”

周瑜出生在今天安徽庐江舒县的一个世家大族周东,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做过东汉的太尉(九卿之一),父亲周异则做过洛阳令,可以说是门庭显赫。身为名门之后的周瑜“长壮有姿貌”,也就是说他身材高大挺拔,体格健壮,容貌俊美。不仅如此,周瑜还文韬武略,堪称全才。

周东,人们为什么称周瑜为“周郎”

周瑜不仅风流倜傥,还精通音律,弹得一手好琴,即使在喝了三斛酒以后,弹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错,他都能觉察到,立即扭头去看并予以指点。由於周瑜相貌英俊,弹奏的女子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往往故意将曲谱弹错,民间由此得“曲有误,周郎顾”的佳话。

周东,人们为什么称周瑜为“周郎”

自魏晋之后,“周郎顾曲”常作为典故被各大文豪所引用,常常出现在各类诗歌、戏曲等文学作品中。唐代诗人李端在《听筝》诗中就赞道: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周东,人们为什么称周瑜为“周郎”

在军事方面,周瑜也堪称天才,“小霸王”孙策在江东起兵之后,周瑜亲率500人响应,其后随孙策四处征战,威名远播,称霸江东。当时实力较强的淮南袁术很欣赏周瑜的才华,邀请他到自己手下为将。周瑜看出袁术不是一个可以成大器的人,就找借口回到了孙策身边。孙策听到周瑜回來,亲自迎接,并授其建威中郎將,调拨二千人和五十匹马给他。这一年,周瑜才二十四岁,吴中地区的人都很推崇他,就亲切地称呼他为周郎。

这便是周郎一词的由来。

一个工农红军中的早期骨干,国共合作时期曾是南京政府委任的少将参谋长,和朱德、刘亚楼、罗瑞卿、罗荣桓等名将是同窗好友,凭借资历和贡献、开国后起码是个上将军衔。

周东,人们为什么称周瑜为“周郎”

就是这样一个拥有无限美好前途的红军干部,居然当起了逃兵,携带3万军费人间蒸发,以至于之后几十年的历史中音信全无。

周东,人们为什么称周瑜为“周郎”

周东,人们为什么称周瑜为“周郎”

周东,人们为什么称周瑜为“周郎”

周东,人们为什么称周瑜为“周郎”

周东,人们为什么称周瑜为“周郎”

他就是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参谋长、中央军委会23个委员之一的周昆。

周东,人们为什么称周瑜为“周郎”

蒙骗警卫、私吞军费,周昆带着3万法币远走高飞、只留下一张信条,战友们直呼“不可能”。1938年正是抗日战争进行到如火如荼的阶段,就在不久之前,115师刚刚在平型关取得首次大捷,歼敌一千余人,整个师部尚处在胜利的喜悦和对接下来战斗部署探讨的紧张氛围之中。

周东,人们为什么称周瑜为“周郎”

到了2月份,正赶上重庆国民政府给115师发放军费,只不过需要派专人到司令部财务处领取,这个任务自然而然交到了身为参谋长的周昆手上。

根据陪同周昆同行的警卫员回忆,当天参谋长的神情就十分不自然,平日谈笑风生的他竟然沉默寡言,给人一种凝重的感觉,一路上自己多次寻找话题都被对方敷衍了事,甚至干脆一言不发。这样的异常让警卫员心生疑惑,但也没有细想,只当是今天首长的心情不太好。

当周昆从财务处签字领取了6万法币的军费之后,径直塞给警卫员一个包裹,仔细叮嘱道这里面是从司令部拿到的机密文件,必须亲手交给作战科的王秉璋科长。

警卫员收好包裹,却发现周昆站在原地不动,当即迟疑地问道:“首长,您不一起回去吗?”

见警卫起了疑心,周昆眼神有些躲闪,但还是故作镇定地解释:“我跟财务部的同志还有些事要商量,你先回去,我随后就到”。

对于参谋长,警卫员还是打心底里佩服的。从秋收起义到开辟井冈山根据地,周昆是最早的一批红军干部,论资历、论功勋、论思想,他在军中都颇有威望,这样一个突出的人物,自然对党、对军队有着高度的忠心。

想到这里,警卫员也没有多问,便独自一人往115师部赶去。然而他没想到的是,正是这个决定让3万军费不翼而飞。

当警卫员赶回师部,直接来到作战科科长办公室,将包裹递给了王秉璋。

“参谋长不是和你一起去的司令部吗?怎么没有一起回来?”

面对王秉璋的连连追问,警卫员只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出来。

见警卫员委屈的眼神,王秉璋也没有多问,打开包裹后却大吃一惊:115师应领取的军费是6万元,可是包裹中只有3万,最底下还有一张字条“今共领取6万元,我带走3万元,另3万元已交警卫员带回,望查收”。

王秉璋不敢置信,但眼下事实摆在眼前,他迅速将事情报告给了师部领导。

听到这个消息,无论是师长林彪、还是政委罗荣桓,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不可能”,但是结果不容他们质疑,在苦苦寻找、等待了数月之后,也没能再见到周昆的身影,看来他真的“携款潜逃”了。

周昆“携款潜逃”的动机是什么?他后来又去了哪里?这两个问题成为当时军中捉摸不透的两个关键点。有人说周昆贪财,所以才做出这样荒唐的事来。可是这样的说法很快被否定了。从1937年8月份红军被编入国民革命军之前,周恩来就与重庆政府达成一致,每个月都会给八路军调拨50万元作为军费,而115师作为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军费分配上肯定优先考虑。从1937年8月到1938年2月,中间发放了这么多次军费,每次的数额都不小,而且都是周昆负责领取的,为什么他之前不“携款潜逃”呢?

更主要的是,这次发放的军费是6万,他如果真的贪财,为什么不全部带走呢?反而只拿走一半,还特意留下一张纸条呢?

整件事情千头万绪,但每个头绪都梳理不通,或许其中真正的动机只有周昆本人知道。

既然他的动机无法判断,那么他之后又去了哪里呢?这肯定也是最受人们关注的,可惜的是自从周昆出走之后,任何史料都没有关于他的只言片语,人们只能靠猜测去拼凑结局。

最开始,115师师部认为周昆回了湖南平江老家,多次派人打探却毫无收获。

1949年,林彪率领第四野战军解放湖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平江县,希望能从当地村民那里探寻到一些蛛丝马迹。可是接连走访了几天时间,任何有用的消息都没得到,只知道他的老宅在战乱时被烧毁,家人为了避难早就搬离。至于这些年周昆是否回来过,村民们都是矢口否认。

既然没有回家乡,那他是不是带着巨款跑到了国外?或者说在“携款潜逃”的途中遭遇了不测?

这两点倒是有可能的。

在建国之后,组织上也曾动用过不少人力继续打探周昆的消息,却依旧杳无音讯。

这样一个赫赫大名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引起广泛关注,不可能凭空消失。而且资料显示他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国民党一方的政治活动。

这样一来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他携巨款秘密到了国外定居,要么他在出走的途中遭遇不测,所以导致现在依旧没有关于他的任何蛛丝马迹。

在这里不得不替周昆感到可惜,当年他是和林彪、罗荣桓、聂荣臻这三位开国元帅平级的干部,而徐海东、黄克诚等开国大将更是他曾经的部下。

无论是在我军、还是在国民党方面,周昆都有很高的评价,如果他能够坚持在革命道路走下去,开国后起码能授予大将军衔。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