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中间件,区块链如何面临实际落地应用难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现在的技术解决了很多问题区块链中间件,包括吞吐速度,大文件的存储,多行业跨链等,现在的困难是,很多时候,什么不知道哪个公链稳定,能支撑业务,或者技术上无法对接,中间过渡难度较大,或者设计不出合理的通证模型,从经济模型上无法实现。其实这些都已经不是问题,关键是能找对对象。

哪些能做到就不说了,免得被当软文。

以太坊的低速高费用肯定不行,柚子的中心化伪区块链也不行。其他的观察一下主网的稳定程度,中间件的成熟程度就好。

迅雷

第一,卓越性能,百万级并发处理能力,采用独创的同构多链框架,在业内率先实现了链间的确认和交互,不同交易可以分散在不同链上执行,从而达到百万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 每秒处理的交易数);

第二,请求秒级确认,基于强一致性的共识算法,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第三,简易接入,强大兼容能力;

第四,弹性扩展,应对突发流量能力;

第五,节省成本,开发一步到位。

迄今为止,迅雷的共享计算模式已经有超过150万的参与者。这项服务也已经帮助爱奇艺、小米直播等上百家客户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

云计算让硬件、系统、中间件、应用、数据等资源虚拟化、服务化、订阅化,可以象水、电、燃气一样按需使用,云计算显著降低用户购买及使用的门槛、提高使用的频率、提升生产效率、为人们衣食住行都提供极大的便利,也促进着政府、企事业的运转管理数据化转型。

云计算也是科技化发展到现在一种集中展现,跟当前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区块链都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且相互促进。其中,区块链在征信领域跟云计算可以很好的结合,但更多是区块链基于或者说是借助云计算来发挥区块链的用武之地。但到现在来说更多区块链还是概念,相关应用场景还在探索、验证中。

在当前疫情阶段,我们可以看到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都有亮点展现,但是很遗憾也看到很多的感染人群还得靠人肉传播提醒,一些做的不到位的情况仍然是靠互联网举报、求助,这些其实也说明很多技术概念炒作离实际落地差的太远、有太多工作没有做到位,这场疫情让我们的工作、生活按下了暂停键,也应该去思考如何踏踏实实的去做事,提升信息化水平、推动政府/企事业数字化转型。

供应链金融的痛点问题包括如何保障交易真实性、化解高额的操作成本、提升市场覆盖率等。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恰好赶上区块链发展的风口,二者的结合成为目前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热点领域之一。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的运用,主要基于以下方面:基于加密数据的交易确权、基于存证的真实性证明、基于共享账本的信用拆解、基于智能合约的合约执行。最终,可以满足供应链上多元信息来源的相互印证与匹配,解决资金方对交易数据不信任的痛点。

(1)基于加密数据的交易确权区块链应用对供应链的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不少行业的核心企业和一级供应商/经销商,具有较好的信息化水平,但链条上其他层级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都难以达到银行的数据标准。同时,如果链条上不同主体采用不同类型的信息管理系统时,信息传递缺乏一致性、连续性,容易形成信息孤岛,难以获得有效的数据进行风险判断及管理,也难以核实交易的真实性。可见,区块链应用的前提之一,是全链的信息化。

区块链在资产管理领域开始显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实现各类资产的确权、授权和交易监管的实时性。在网络环境下难以监管、保护的无形资产,区块链基于时间戳技术和难以篡改等特点,成为虚拟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的新方法。而对于有形资产,如存证、应收账款和数字智能资产,可以在虚拟环境下实现现实世界中的资产交易,例如对资产的授权和使用控制、产品溯源等应用。

区块链为供应链上各参与方实现动产权利的自动确认,形成难以篡改的权利账本,解决现有权利登记、权利实现中的痛点。以应收账款权利为例,通过核心企业ERP系统数据上链实现实时的数字化确权,避免了现实中确权的延时性,对于提高交易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可以实现确权凭证信息的分布式存储和传播,有助于提升市场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可容错性。二是可以不需要借助第三方机构进行交易背书或者担保验证,而只需要信任共同的算法就可以建立互信。三是可以将价值交换中的摩擦边界降到最低,在实现数据透明的前提下确保交易双方匿名性、保护个人隐私。

(2)基于存证的交易真实证明交易真实性的证明要求记录在虚拟世界的债权信息中,必须保证虚拟信息与真实信息的一致性,这是开展金融服务、风险控制的基础。供应链金融需要确保参与人、交易结果、单证等是以真实的资产交易为基础的。交易真实性证明,采用人工的手段进行验证,存在成本高、效率低下等巨大不足。大型企业供应链在快速运作中,人工验证难以实施。解决供应链金融的核心问题之一,即交易的真实性问题,需要在虚拟环境下,从交易网络中动态实时取得各类信息,进行信息的“交叉验证”来检验交易真实性,成为供应链金融目前的关键技术之一。

信息交叉验证是通过算法来遍历并验证交易网络中的各级数据,其中各级数据包括:各节点的计算机系统、操作现场、社会信用系统(税务、电力部门等)等截取的数据,中间件、硬件(如GPS、RFID等)等获取的节点数据。验证的方式包括:1.链上交易节点数据遍历,检验链上交易数据的合理性;2.交易网络中数据遍历,验证数据的逻辑合理性;3.时序关系的数据遍历,验证数据的逻辑合理性。通过以上三重数据交叉验证,形成由点到线、再到网络的交易证明系统,可全面检验交易真实性,最终获得可信度极高的计算信用结果。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形成,涉及到主体、合同、交易等要素,其真实性的逻辑关系解释包括三点:一是主体的真实性,交易双方是真实、合法的主体;二是合同的真实性,即基础合同的真实、合法,如果签名、公章为伪造,则属虚假合同;三是交易的真实性,发生实质上的资产交易。如果合同是真实,但没有发生真实的交易,目的在于获取银行资金,则为虚假交易。

但是真实的合同,也可能产生虚假的应收账款。例如,虚开交易单证或虚报交易金额以获得更多的贷款,就是虚假的应收账款。所以,以应收账款为信用管理的最小单元,具有合理性。线下开展业务时,需要对主体身份进行确认、对合同进行确认、对交易进行验证等。但签章的真实性、单证的真实性等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是产生风险的环节。

通过区块链、物联网、互联网与供应链场景的结合,基于交易网络中实时动态取得的各类信息,多维度地印证数据,提高主体数据的可靠性,如:采购数据与物流数据匹配、库存数据与销售数据印证、核心企业数据与下游链条数据的可靠性,以降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流程摩擦。

(3)基于共享账本的信用拆解供应链金融的目标是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全面覆盖,但目前大量的二级、三级等供应商/经销商的融资需求仍然难以得到满足。比如,某汽车制造商有十几万家供应商,但一级供应商只有100家,上游层层划分的十几万家供应商很难享受到供应链金融的服务。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供应链金融中只得到部分的缓解。

一般来说,一个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会聚集成百上千家中小供应商和经销商。区块链技术可以将核心企业的信用拆解后,通过共享账本传递给整个链条上的供应商及经销商。核心企业可在该区块链平台登记其与供应商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并将相关记账凭证逐级传递。该记账凭证的原始债务人就是核心企业,那么在银行或保理公司的融资场景中,原本需要去审核贸易背景的过程在平台就能一目了然。信用传递的问题可迎刃而解。

(4)基于智能合约的合约执行智能合约为供应链金融业务执行提供自动化操作的工具,依托高效、准确、自动地执行合约,可缓解现实中合约执行难的问题。以物权融资为例,完成交货即可通过智能合约向银行发送支付指令,从而自动完成资金支付、清算和财务对账,提高业务运转效率,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为操作带来的潜在风险与损失。目前智能合约开发平台主要有:区块链智能合约系统(IBM)、Corda智能合约平台(R3联盟)、超级账本Hyperledger(Linux)、以太坊智能合约平台等。

本文节选自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腾讯金融科技、联易融等多家单位发布《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白皮书(1.0版)》,作者: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 获取报告全文PDF,可以私信我。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