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补肾,肾功能不全能吃红枣吗为什么

可以吃红枣,详见如下红枣补肾:

慢性肾功能不全又称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 晚期的一种表现。由于体内多种有毒代谢产物潴留,引起机体中 毒,又称尿毒症。

一、病因

常见原因有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小动脉硬 化,糖尿病肾病,高尿酸血症等。由于严重肾功能障碍,使体内 各种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酐、特别是胍类代谢产物—甲基 脲、酚类、胺类、吲哚等不能随尿液排出体外,引起机体中毒。 常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内分泌代谢失调。

二、常见表现

慢性肾功能不全病程发展过程中症状复杂,可累及全身各个 器官系统。早期表现多为厌食、恶心、呕吐。随着病情加重可出 现精神萎靡不振,疲乏无力、头晕、头痛、皮肤搔痒、出血、贫 血、水肿、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嗜睡、昏迷或抽搐。

三、治疗

(一) 一般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应用透析疗法,帮助排除体内 有毒代谢产物。禁忌各种加重肾脏损害的药物或物质,对症处理, 以维持和延长患者生命。

(二) 营养治疗

营养治疗目的旨在维持患者基本的营养物质供给,降低分解 代谢,减轻氮质血症及其他并发症,减轻病情,延长生命。

(1)热能。食欲尚好的患者,每日热能供给不应少于 146.44kJ/kg体重。以后随患者的食欲而定,必要时可行静脉 输注产能营养素以保证热能供给,减少负氮平衡。

(2)蛋白质。应给于低蛋白质饮食,所供给的蛋白质以含 有人体必需氨基酸的优质动物蛋白质 (如乳类、鱼类、瘦肉等) 为主。供给量应根据血尿素氮水平而定。通常每日为20~30g, 或每日不超过0.3g~0.5g/kg体重。优质蛋白质应占蛋白质供给总 量的50~70%。植物蛋白质应减少到最低程度,以减少非必需氨 基酸的摄入。这样,在保证机体必需氨基酸供给的同时,又可使 机体利用非蛋白氮合成蛋白质,减轻氮质血症。

(3)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供给量应当充足,这样摄入 的低量蛋白质才能较好地被身体所利用。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比 例以8∶1或10∶1为好。

(4)脂肪。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约40~60%并发Ⅳ型高脂 血症。脂肪供给量要低于正常人的需要量。每日胆固醇摄入量控 制在300mg/日以下,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

(5)无机盐。

①钠盐。合并高血压 (舒张压大于14.66kPa)和水肿者,应 予无盐饮食。如用利尿剂或有呕吐、腹泻时,应据血钠水平酌情 补充。

②钾盐。如因尿量减少,合并高钾血症时,应限制钾摄入 量,通常每日钾盐插入量低于1.5~2.0g。24小时尿量大于1000 ml,或血钾不升高者,不必限制饮食中钾含量。对合并低钾血症 的患者,应酌情通过饮食补钾。

③钙、磷。严重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长期养营不良, 蛋白质消耗,血浆蛋白降低,血钙明显下降,血磷升高,久之, 发生肾性骨营养不良症。应摄入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绿叶蔬 菜、芝麻酱等) ,或服用钙剂。

(6)体液及水平衡。如果患者无心力衰竭、水肿并且尿量正 常时,不应限制水的摄入。因本病患者尿浓缩功能丧失,必须通 过大量排尿才能将代谢废物排出。

(7) 维生素。慢性肾衰用透析法治疗的患者,要注意补充水 溶性维生素,当伴有严重低钙或骨质蔬松时,应补充维生素D。

(8)食物选择。应选择易消化食物,注意食物的色、香、味、 形,以提高患者的食欲。

欢迎关注我,为您提供优质的健康答案。

薏米、熟板栗和红枣伤肾吗?肾脏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不只是男性,女性也一样,我们要学会爱护自己的肾脏,因为一旦肾脏出现了什么问题,很容易引发关于肾脏的很多疾病包括肾炎和肾衰竭等。而爱护肾脏的关键除了平时要多注意运动外,还有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我们要知道吃什么可以补肾,什么是伤肾的食物。

薏米,熟板栗和红枣在我们看来都是补身体的好食物,就像薏米,一般用来做甜品的食材,吃薏米有助于清除体内的湿热之气,还有益于脾胃的滋补,强筋健骨等等。此外,薏米还有一种消肿的功效,这对肾脏不好的人是有利的,我们都知道肾脏不好的人很容易浮肿,所以薏米不会伤肾,可以放心食用。

而熟板栗是一种热量较多的食物,它里面含有很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像蔬菜水果一样价值很高,它的功效和薏米一样也可以养胃健脾,强筋健骨,还有活血,止血,也止咳等功能,所以,熟板栗是不伤肾的,相反它还可以补肾,但是建议不要多吃,因为板栗热量很高,而且吃多了不容易消化。

红枣也是我们熟悉的食物,可能大家只知道红枣的功能就是补血,其实红枣还可以美颜美白,延缓衰老,最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红枣也不伤肾,可以放心食用,不过,建议女性在月经期间少吃红枣。

指导专家:王庆春,副主任医师,莱芜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从医近40年,熟练掌握综合内科各类疾病等。尤其对消化内科,肝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