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鹤草补肾,在河南信阳种植药材怎么样

适合河南信阳种植的药材有很多种:丹参仙鹤草补肾,紫草,灵芝,黄芬,白芷,红花等。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中药材是比较耐旱的,河南信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夏两季的降水量很多,秋冬两季降水量相对较少。具体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选择适宜的中药材种植。

仙鹤草补肾,在河南信阳种植药材怎么样

二妮了解到,河南信阳的新县浒湾乡曹湾村那一地区,已经有企业和当地的老百姓合作种植中药材,企业提供种子种苗,并提供免费的技术指导,种植户专心种植,不愁销路,两全其美。

仙鹤草补肾,在河南信阳种植药材怎么样

你可以去当地咨询,然后在决定,毕竟我们赚钱不容易,多跑一点路总比多花冤枉钱好的多,你说是吧?以上就是二妮对于河南信阳种植药材的回答,仅供大家做参考。

仙鹤草补肾,在河南信阳种植药材怎么样

我是三农种植领域问答达人杨二妮,每天分享三农种植冷门干货知识,有种植问题?来找我就对了。

仙鹤草补肾,在河南信阳种植药材怎么样

您好!您说的症状符合中医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范畴,您可以参照下面的内容进行调理、治疗。

欢迎关注我,为您提供优质的健康答案。

单纯性肾囊肿是人类肾脏疾病中最常见的病变,也是成人和儿童中最常见的囊肿性肾脏疾病。肾囊肿在成人和儿童中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与年龄无相关性。绝大多数单纯性肾囊肿患者是成人,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4~1.6 ∶1。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我国的一项小样本研究显示,肾囊肿在长期透析患者中的总发病率为27.9%,肾细胞癌发生率为1.5%,患肾囊肿血液透析患者的肾细胞癌发生率为5.3%。大部分研究发现,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囊肿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也有个别研究发现,肾囊肿的发生与原发病关系密切。肾囊肿更多见于黑人,男性多于女性。肾囊肿相关的肾细胞癌也主要发生于男性,男女之比为7 ∶1,而在一般人群中为2 ∶1。以放射检查诊断时,有2%~7%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在透析前出现肾囊肿,并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而发生率逐渐增加。另一项对肾移植前切除病肾的研究发现,肾囊肿的发生率高达87%,透析患者肾细胞癌的发生率是一般人群的3~6倍。肾囊肿并发肾细胞癌的发生率报道不一,国外文献报道称肾囊肿患者癌变率为2%~8.8%,是一般人群的57~134倍。1985~1995年的几项研究报道,肾囊肿患者肾肿瘤的发生率为5%~25%。2007年新近的一项对肾移植患者的研究报道,肾囊肿的发生率为23%,肾细胞癌发生率4.8%,其中在单纯性肾囊肿患者中肾细胞癌的发生率为19.4%,无肾囊肿患者的肾细胞癌发生率为0.5%,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在复杂性肾囊肿患者中肾细胞癌患病率为54.4%,肾移植可避免或缓解肾囊肿。我国也有研究肾移植后肾囊肿的患病率与移植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肾移植可使已形成的囊肿缩小。有学者认为,肾移植可能抑制肾细胞癌的发生,因为肾移植后肾囊肿的发生率较透析治疗为低,但这一观点尚需更多的研究证实。

本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积聚”、“腰痛”、“尿血”、“虚劳”等病的范畴。

就临床资料分析,单纯性肾囊肿有以下特点。

1.单纯性肾囊肿发病因素 ①毒素:可造成各种细胞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基因突变的先天发育异常等;②先天的发育不良:主要可造成髓质海绵肾、发育不良性多囊肾等;③饮食不当:是囊肿病产生、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如过饥则营养不足、过饱则伤及脾胃消化及吸收功能而发生气血流通障碍;④劳逸失宜:较长时间的过度用力或剧烈运动也是形成肾囊肿的病因。

2.常见的诱发与加重因素 ①感染;②基因突变(非遗传);③毒素;④饮食不当;⑤劳逸失宜;⑥情绪因素。

中医根据整体观、辨证论治,多采用活血祛瘀中药进行对症治疗常有效果,但作用缓慢。西医治疗肾囊肿的传统方法是采用穿刺抽液术,针对5cm以上的囊肿,穿刺针从皮肤刺入囊肿,吸出囊液,并注入无水酒精等硬化剂,但穿刺后有复发的可能。此外,可采用腹腔镜进行去顶减压术或直接手术治疗。

【病因病机】

本病发病成因主要为素体禀赋不足,加之七情郁结,劳累过度而致肝脾受损,气机痞塞,则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致湿浊内停,凝结为痰,痰瘀交阻,脉络不畅,瘀血及痰浊搏结于肾,凝聚不散,不通则痛。气滞不散,瘀血内结,而成积证。痰瘀日久,化热伤络,血溢脉外随尿而出,则为尿血。

1.痰热互结,气血壅滞 由于湿热内蕴,久郁化火,灼液成痰,痰热互结,流注下焦,气机失畅,血脉不行,久则痰瘀互结,凝于肾脉,发为囊肿。

2.脾虚湿停,痰水凝聚 由于患者平素脾肾阳虚,体内多痰多湿,阳虚则内寒,脾虚水湿之邪停留体内,无以温化,则寒痰水湿互结,凝聚不散,聚于肾络,成为囊肿。

总之,本病病位在肾,其病理性质与病期有关。疾病早期多见痰瘀内盛的实证;疾病中期郁而化热,伤阴动血而致虚中夹实;疾病后期,阴损及阳,气血俱虚而为虚劳。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绝大部分单纯性肾囊肿是在常规腹部B超和尿路造影中发现的。通常B超和(或)CT即可做出明确诊断。如诊断有困难,可在B超引导下行囊肿穿刺,吸取囊液化验。如有必要,可行肾血管造影,以明确诊断。手术探查仅在极个别情况下施行。

2.鉴别诊断 单纯性肾囊肿主要与肾恶性肿瘤相鉴别。单纯性肾囊肿与肿瘤同处于一个肾脏的可能性为2%。前者B超呈圆形液性暗区,壁薄,后壁回声增强;后者囊壁不规则,囊内瘤区有回声,后壁无回声增强。CT在前者呈圆形低密度区(静脉注射造影剂后不增强),可有囊周钙化线,囊肿与肾实质边界清楚锐利;后者如有钙化,多呈中央区钙化,CT表现不完全。囊液化验时,良性囊肿呈透明草黄色,无红细胞、白细胞和非典型细胞;恶性囊肿液的外观呈血性或黑色,胆固醇、脂肪和乳酸脱氢酶含量升高,可发现恶性肿瘤细胞。肾动脉造影在单纯性肾囊肿呈圆形、无血管空白区,周围血管则受压;恶性囊肿可见到肿瘤血管丰富,并有造影剂在静脉窦中浓聚成斑状阴影。

如患者有多个囊肿,需多囊肾相鉴别。如果无家族史且囊肿数目容易计数者,则不是多囊肾。

单纯性肾囊肿还应与肾盏憩室相鉴别。虽然B超可能看到后者与集合系统相通,但与小的单纯性肾囊肿仍难区分。但肾盏憩室患者血尿和尿路感染更常见。

此外,鉴别诊断还应排除肾脓肿、胆囊炎(同右肾上极的囊肿引起的发作性腹痛相鉴别)等。

【辨证论治】

1.气滞血瘀证

证候:肢体或有轻度浮肿,小便短少,腰膝酸软,耳鸣,口唇色暗,眼眶发黑,指甲紫暗,腰胀痛或刺痛,小腹或可触及包块有压痛,舌淡暗,脉细涩。

基本治法:补肾利水,行气活血化瘀。

方药运用:三棱汤合春泽汤加减。常用药:山茱萸10g,杜仲12g,白术12g,三棱12g,莪术12g,当归12g,木香9g,赤芍15g,丹参15g,桂枝10g,泽泻10g,党参15g等。方中山茱萸、杜仲、党参、白术益气养阴,补肾健脾;当归、赤芍、川芎养血活血,祛瘀而不伤阴;三棱、莪术活血化瘀,配合丹参养血和络;木香、桂枝、泽泻行气通阳利水。诸药配合,补肾利水,养血活血,祛瘀生新,活血而不耗血,使瘀血兼证可解。

加减:若脾虚气滞,脘闷便溏者,加用砂仁8g,陈皮10g,山药15g,莲子15g;食滞不化或食后腹胀者,加山楂20g,鸡内金20g,谷芽30g,麦芽30g;腰酸明显者,加菟丝子15g,桑寄生10g,川断10g,狗脊15g;血尿者,加侧柏叶15g,茜草炭15g,仙鹤草15g。

2.肝肾亏虚证

证候:浮肿明显,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腰腿酸软,神疲乏力,纳呆或便溏,舌嫩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基本治法:补益肝肾,活血化瘀。

方药运用:人参鳖甲丸加减。常用药:人参15g,鳖甲15g,熟地15g,丹皮10g,桃仁10g,地鳖虫15g,丹参30g,三棱12g,莪术12g,蜂房10g等。方中人参健脾益气;川芎行气;丹参、赤芍、丹皮养血柔肝,化瘀生新,疏通脉络之品为其主药。辅以鳖甲、地鳖虫、蜂房、桃仁、三棱、莪术活血破瘀,软坚散结,去痞消积之品,助主药攻其癥结;以茯苓除湿利水。诸药配伍,癥积可消。

加减:邪实甚而正虚明显者,应间断服用八珍汤;面色黧黑,小腹胀痛,小便不利,或尿血紫暗夹块者,可服用大黄䗪虫丸;小便红赤灼热者,加小蓟15g,白茅根15g,藕节15g,丹皮10g。

3.肾虚浊阻证

证候: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灼热刺痛,色黄或红,腰背胀痛,口腻纳呆,渴不欲饮,身胀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基本治法:扶正降浊,化积散结。

方药运用:温脾汤加减。常用药:党参30g,丹参30g,制大黄15g,淫羊藿15g,六月雪30g,桂枝10g,当归15g,黄芪20g,杜仲15g,积雪草15g等。方中用桂枝与淫羊藿温阳祛寒;党参合黄芪益气补脾;六月雪、积雪草清热泻浊;制大黄荡涤积滞。杜仲、丹参、当归以补肾活血养血。诸药协力,使寒邪去,积滞行,脾阳复,则诸症可愈。

加减:纳差腹胀者,加香橼10g,佛手10g,砂仁8g,谷芽30g,麦芽30g;恶心呕吐者,加陈皮10g,竹茹10g,半夏8g,黄连5g;面浮足肿,小便减少者,加大腹皮15g,茯苓皮15g,陈葫芦15g。

【其他治疗】

1.外治疗法

(1)热敷方剂:主要成分:吴茱萸50g,小茴香100g,干姜50g,丁香50g,肉桂50g,黄芪50g,附子50g,补骨脂50g,樟脑10g,茯苓50g,甘草50g,桂枝50g。上药研末,每日取100g,用酒浸泡后,装在药物短裤内,治疗时穿上,再把热疗短裤穿在外面,通电治疗40~70分钟,每日使用1~3次。

(2)药茶方剂:主要成分:山茱萸10g,枸杞子10g,黄芪20g,干姜5g,大枣5g,当归10g,熟地10g,陈皮10g,甘草5g。全天只饮此茶,不饮别的水。对肾虚气血不足者为宜。

2.针刺疗法 取穴为肝俞、脾俞、肾俞、志室、飞扬、太溪、膻中、鸠尾、中脘、肩俞、气海、复溜、三阴交。每次3~4穴,依据证之虚实而采用补泻手法,留针20~30分钟,或用灸法,两组穴位交替进行。

3.单方验方

(1)白茅根50g,煎水服,每日1次。适用于肾囊肿早期或兼有血尿者。

(2)车前子(包煎)、泽泻各30g,煎水服,每日1次。适用于肾囊肿早期或兼有水肿者。

(3)黄芪、莲肉各15~30g,赤小豆30g,砂仁3~6g,葱白1茎,生姜3片,鲤鱼1条,药鱼同煮,不放盐,吃鱼喝汤,可消肿利尿。适用于肾囊肿伴有水肿及小便不利者。

【转归及预后】

超声影像及CT扫描可使单纯性肾囊肿诊断极为精确。每年复查囊肿,观察其大小、形态及内部质地的变化时,超声影像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有癌变表现时,可行CT扫描,并穿刺抽吸囊液检查。大多数囊肿预后较好。

【预防与调护】

肾囊肿不但要进行预防,而且在发现病情的时候还需进行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预防或是使病情得到及时的好转、康复。

肾囊肿患者要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和腹部创伤,肾脏肿大时还应避免腰带过紧,以防止囊肿破裂。

饮食方面注意:还应避免过咸类(包括腌制食品)、辛辣刺激类(包括辣椒、酒类、虾、蟹等)、被污染类(包括腐烂变质的,剩饭剩菜等)、烧烤类等食物。此外,对于巧克力、咖啡、浓茶也不宜饮用,以防止囊肿增大。

平时生活注意:忌憋尿;淋浴洗澡;注意外阴部卫生;尽量避免导尿及其他尿路器械检查;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加重因素。

总之,发生肾囊肿的人群都需要注意休息,并且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血压等情况,避免一切具有肾脏毒性药物的服用。

【临证经验】

根据肾囊肿“腑成聚”、“脏生积”之病机特点及“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的症状特征,中医学认为本病乃缘于先天元气虚弱,肾阳不足,水湿不运,凝血内蕴而不散,津液涩渗而不去,久而成癖,属“积证”范畴。治以温肾化气,活血利水为大法。但应遵循以下原则。

1.温而勿忘清。肾属水,内寓真阴真阳,本性喜温喜摄纳。若下元素亏,肾阳虚而水液不化,积聚于内,“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故用温法以治,可选益智仁、桂枝之类。桂枝既可补元阳而祛肾寒,又可温通血脉之塞闭,温通补俱皆其宜;益智仁温肾固摄精微,乃为首选。然苦温之品多用、久用亦可化燥;况素体阳虚,内损不复,卫阳藩篱交空,又易感邪化热。基于此,清热之药亦须酌量用之,诸如大青叶、白花蛇舌草等,但应中病即止,不可过用久用。

2.利而需顾阴。水为阴邪,阴邪盘踞,固宜温药化之,但浊阴胶固凝着,又非利药可拔。甘淡渗湿谓之利,逐水亦谓之利,利可使水浊得有出路。但淡渗利水过用易耗伤气阴,故利水必须顾护阴津。药可选专治水积之牵牛子、车前子,取其导滞生津功效;亦可选利湿不伤阴之猪苓。

3.行气尤重活血。血气二者,原不相离,血中有气,气即是水,水亦可为血所化,故治疗肾囊肿非只行气,尤需活血。行气不得在部位上拘泥,当在气化上推求,宜选陈皮、大腹皮之类。大腹皮可消痰气、逐水气,陈皮可疏理中焦,故二药每每必用。活血、行血之药宜选赤芍、桃仁、牛膝等,以潜搜膜络曲折处之癖积。瘀积去则气血行,气行则湿化,血行则水消。因湿为水之渐,水为湿之积,湿化水消,诸证悉平。

4.权衡缓与急。治积之要,在于攻补之宜。本证为邪实正虚,而用攻用补,当权衡缓急轻重,本着“坚者削之,留者攻之”之旨,可在温肾基础上适当伍用逐水药。缓之则待其势成,时机错过,反而难制;若水积渐久,肾元渐虚,病势较缓,可在温肾基础上伍用健脾益气药,如白术、黄芪、熟地、益智仁等,使肾气充盛,经气贯通,水积自消。

5.推荐邹氏三代专家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多囊肾经验方药。治疗大法:温肾化气,破瘀散积。基本方:桂枝、附子、炙鳖甲、枳壳、车前子、杜仲、怀牛膝、三棱、莪术、地鳖虫、炮甲片、皂角刺、白芥子、生牡蛎。若单纯肾囊肿或多囊肾的囊肿大者,应进一步加破瘀浊积的蜂房、僵蚕、乌梅、王不留行,并可加清热解毒的紫花地丁、蒲公英、瞿麦、积雪草;若多囊肾出血者,加生蒲黄、侧柏叶、藕节、白茅根;若腰痛明显者,加桑寄生、狗脊、菟丝子、五灵脂;若肾功能不全者,加六月雪、土茯苓、制大黄、凤尾草、萹蓄。

【验案举例】

单纯性肾囊肿属肾阳不足,痰湿水结于肾络证(王钢主诊)

陆某,女性,49岁。初诊日期:2009年7月18日。

右腰部胀痛乏力2年,加重1月余,来本院门诊。查腰椎X线片无明显骨质增生;尿常规正常;B超示:右肾上极腹侧有4.8cm×4.6cm囊肿;肾功能未见异常;血压130/80mmHg。症见右腰胀痛,乏力,怕冷,大便干结,余无不适,苔薄,脉细。病机肾阳不足,痰水湿互结,聚于肾络。治拟温肾散寒,祛痰利湿。

处方:桂枝15g,附子10g,炙鳖甲15g,枳壳10g,杜仲15g,五灵脂15g,怀牛膝15g,三棱15g,莪术15g,地鳖虫12g,炮甲片6g,皂角刺15g,白芥子15g,制大黄10g,生牡蛎30g,车前子(包煎)40g。

二诊(2月16日):药后腰部怕冷、胀痛好转,大便仍干,乏力明显,苔薄,脉细。治以上方加生黄芪30g,制大黄15g。

三诊(9月15日):药后大便日解一次,乏力、腰痛症状明显好转。复查肾B超:肾囊肿有所缩小,为3.8cm×3.2cm大小。方药合证,继以原方巩固治疗3个月。

四诊(12月20日):用邹氏消囊肿经验方加减服用5个月后,诉腰痛、怕冷、乏力、便结已消失。再次复查B超示右肾囊肿已明显缩小至1.6cm×1.2cm。

按语:此病案是单纯肾囊肿,因位置在肾上极腹侧,所以未能行肾穿刺抽水硬化术,而采用邹氏消囊肿经验方药。方中用桂枝、附子温阳散寒为主药,辅以炙鳖甲、三棱、莪术、地鳖虫、炮甲片、皂角刺、白芥子、生牡蛎软坚祛痰消积。杜仲、怀牛膝、五灵脂益肾止痛;枳壳、车前子化气利水;制大黄化瘀通腑,共为佐使药。共奏温阳散寒、祛痰利湿、益肾消肿功效。二诊见有乏力、大便干结,方中加生黄芪补气,并增加大黄用量,使气虚便结缓解。方药合证,在温阳散寒、祛痰利湿的基础上,守方守药持续治疗5个月,使囊肿从原来的4.8 cm×4.6cm缩小到1.6cm×1.2cm。

【小结】

1.肾囊肿属中医“积聚”、“腰痛”、“尿血”、“虚劳”等病范畴。主要原因为先天禀赋不足,加之情志郁结、过劳而致肝肾受损,气机不通,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肾气受损,从而导致湿浊内停,凝结为痰,痰瘀交阻,脉络不畅,瘀血及痰浊搏结于肾,凝聚不散,不通则痛;气滞不通,瘀血内结,而成积证;痰瘀日久,化热伤络,血行脉外,随尿而出,则为尿血。因此,该病早期以痰瘀内盛为主;随着病情的进展,郁而化热,伤阴动血而致虚中夹实;疾病后期,阴损及阳,气血俱虚而为虚劳。

2.对保守治疗且久治难愈的患者,我们采用从瘀滞着手,分期辨证施治。根据病变的不同时期,辨证论治的侧重点不同。疾病早期:实证以化痰祛瘀为主,虚实夹杂阶段以滋阴清热兼活血为主,虚证阶段以滋阴扶阳、补气活血为主,但行气活血、调整阴阳之法始终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之中。对于囊肿已久,久病入络,患者体质尚可者,宜酌加水蛭、蜈蚣等虫类药以搜剔攻破,但切勿攻伐过度、伤正败胃而适得其反。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