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问 | 张元林:中国传统文化兼收并蓄的代表墩煌,对现如今有什么启迪?

物品问 | 张元林:中国传统文化兼收并蓄的代表墩煌,对现如今有什么启迪? 中国新闻社兰州市9月1日电 题:中国传统文化兼收并蓄的代表墩煌,对现如今有什么启迪?

——采访墩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

中国新闻社新闻记者 冯志军

墩煌,是古丝绸之路的枢纽城市和经贸文化艺术名镇,世称“华戎所交一通常会”,全球四大文明和三大宗教在这儿相聚,变成东西方各族人民相处、沟通交流、相融的区域,亦变成中国传统文化兼收并蓄的代表。

上善若水的敦煌文化怎样建立?对东西方交流互鉴有什么功效?墩煌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馆员张元林前不久接纳中国新闻社“物品问”独家专访,对于此事开展深度解析。

现就访谈实录引言如下所示:

中国新闻社新闻记者:自打汉朝古丝绸之路开启至今,来往客户使墩煌光辉了千余年。来源于中西方的差异中华民族、宗教信仰等怎样不断在这里沟通交流相处?

张元林:无论从敦煌石窟和参考文献,或是墩煌出土的文物遗址,得知这一区域曾长期性存在着多民族,并有很多种文本并且用的情况,各种各样东西方文化元素和足迹相融呈现出来的和谐画面数不胜数。这体现了不一样中华民族和宗教信仰在敦煌友好相处的历史故事,也就是现在科学研究多种多样文明交流交汇处的主要原材料。

公元前2时代,伴随着汉武帝刘彻“列四郡,据两关”,中西方中间经贸文艺活动日益频繁。从公元前4时代逐渐,以擅于做生意的粟特人为代表塞北胡商慢慢进到中原地区,在推动中西方国际经济贸易沟通的与此同时,也会带来宗教信仰、文化艺术、语言表达、造型艺术等方面相融互动交流。在汉晋至今中国传统文化的厚土上崛起的敦煌文化中,胡风原素也一直结合在其中。

胡商遇盗——敦煌莫高窟第45窟(盛唐) 。敦煌研究院供图胡商遇盗——敦煌莫高窟第45窟(盛世大唐) 。敦煌研究院供图 长时间来回跋山涉水于古丝绸之路里的中西方僧人、使臣、生意人,应对无法预知的漫长旅途,均希望得到宗教信仰神明的庇护。因此,墩煌的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亦展现多样化趋向,如祆教、佛家、道士、景教、伊斯兰、伊斯兰教在古丝绸之路沿途时兴完的关键宗教信仰,在敦煌几乎都如影随行。

敦煌石窟中,除汉族品牌形象之外,也有吐蕃人、西夏人、回鹘人等少数名族,甚至中亚国家、西亚地区民族品牌形象。敦煌研究院存放的一件元朝的六字真言碑,刻写有汉语、梵语、藏文、西夏文、回鹘文、蒙古文等几种文本。

2022-09-02

202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