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无阻碍自然环境搭建和公用设施适老化改造

推动无阻碍自然环境搭建和公用设施适老化改造 一座城市的溫度反映在哪儿?

人行横道上逐渐健全的人行道,银行柜面中的老人专用型洗手间,老旧小区改造电梯上、阶梯旁装好的护栏……一些生活中看起来不值一提的更改,便捷了残障人士、老年人人群的日常日常生活,也让大城市显得更友善更环境优美。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无阻碍自然环境搭建和公用设施适老化改造。近些年,在我国有关工作中获得了什么进度,给全国各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产生那些转变,下一步应怎样推动?新闻记者开展了访谈。

让残障人士交通出行更畅顺

降低路面人行道“中断点”、缘石坡道坡度

视力障碍人员日常交通出行,阻碍总是会在不经意发生:可能是街口突起的阶梯,可能是高于路面一截的下水井盖,或者一段不持续的斜坡。在北京,这种昔日的“堵点”,已经逐渐降低。

住在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地区里住宅小区的视力障碍人员史敬2022年54岁。上世纪90时代从视障院校毕业之后,他变成一名盲人按摩师。这么多年,日复一日地来回于家与伤残人文化活动中心中间,史敬用一根盲杖测量着北京道路无阻碍基本建设的脚步。

“交通出行得过三关,上步道、横穿马路、找地铁站。”史敬说,以往,许多地区人行道不完善,只有敲着道牙子走,常常会走偏。现如今,出住宅小区转到绿道,铺装着大规模的提醒人行道;大马路和绿道连接处,阶梯被改为了缓坡;绕着公交车站台,还提升了一圈行驶人行道,走起來很安稳。

视力障碍人员交通出行更便捷身后,离不了有关部门的努力和勤奋。北京市交通联合会市政道路管理办所属单位荆禄波告知新闻记者,自2019年北京运行执行无阻碍自然环境基本建设专项整治至今,全省总计整治人行道各种问题2.6万多处,人行道缘石坡道坡化6500好几处,更新改造过街天桥和地下隧道35个,完成大城市关键路面人行道基本上“无中断点”、缘石坡道基本上“零坡度”。

为了更好地打造出无阻碍自然环境,有关部门精雕细刻——

化曲为直。一些绿道上下水井盖多,以往人行道绕着下水井盖建,尽管绕开了阻碍,但不足便捷。多次走访调查聆听使用人要求和提议后,交管部门着手更新改造:先“去坡度”,把突起的下水井盖尽可能下移到路面;再“曲改直”,将建在下水井盖两边的行驶人行道改成直行车的提醒人行道,既给视力障碍人员提了醒,还能让她们事半功倍。

变急为缓。依照无障碍设计标准,大马路与绿道连接处应设定倾斜度约为8度的缓坡。但许多设定在隔离栏上的公交车站台总面积较小,无法双重坡化解决,设计部门在方寸之间下“刺绣”时间,将缓坡从横着变成竖向,并提升护栏,即便斜坡充足轻缓,又让室内空间获得合理运用。

2022-03-30

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