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发觉上千年西周陵墓 或体现晋国边地文化艺术多元性

山西省发觉上千年西周陵墓 或体现晋国边地文化艺术多元性 中国新闻社太原市4月11日电(杨佩佩 胡健)陕西省考古学研究所11日对外开放发布隰县瓦窑坡西周墓2座陵墓挖掘状况。在其中一陵墓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晋文化艺术陵墓中极其罕见,或体现晋国边地文化艺术多元性。

2005年,隰县瓦窑坡西周墓因盗窃比较严重,临汾市文物部门与隰县文物局协同对该公墓开展挖掘,共发觉东周时期陵墓17座,在其中有11座陵墓出土青铜器。2013年至今,陕西省考古学研究所对该公墓出土青铜器开展修补。

9年里,陕西省考古学研究所相继对外开放发布隰县瓦窑坡西周墓4座陶瓷器墓及9座青铜器墓挖掘状况。11日,该考古学研究所再度对外开放发布2座陵墓的挖掘状况,为M25、M26。

据陕西省考古学研究所层面详细介绍,从丧葬习俗看来,M25具备非常典型的晋文化艺术特点;M26为二次葬,过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晋文化艺术陵墓中极其罕见,也许一定水平上体现出晋国边地文化艺术由来及群体组成的相对性繁杂。

M25坐落于挖掘区北部,被比较严重盗扰,墓道在墓口的东北角,呈长方型,墓室内东、北边均失窃扰。木制葬具均已朽尽,仅见灰痕,从灰痕推断葬具为单椁双棺。骨骸储存不错,仰身直肢,头往北,朝向上。

随葬品器皿有铜甗鬲部、铜戈、铜屠刀、玉芯等共27件,因盗扰比较严重,某些器皿已经有挪动,不一样功能器皿各自置放于椁室与外棺中间的东、南、西、北边,小物件装饰品则置放于骨骸的头、手位置。从出土文物器皿看,该墓时代等同于秋春末期偏早环节。

M26坐落于挖掘区北边,末见有葬具,骨骸储存偏差,随葬品器皿中铜鼎、陶罐各1件。该墓为二次葬,过去在三晋西周墓中罕见,在其中挖出的铜鼎全身光素、脚部细瘦,是秋春中后期偏晚环节器皿的特点,该墓时代大概等同于秋春中后期偏晚环节。(完)

2022-04-12

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