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欧洲人和中国人关系如何,为什么有人说古代欧洲蛮族入侵跟中国有关系?

古代欧洲蛮族入侵确实和中国有关。被汉朝打败的匈奴西迁历史上欧洲人和中国人关系如何,最终引发了罗马帝国的灭亡。在古代中欧、东欧,生活着日耳曼蛮族,是罗马帝国的心腹之患,一直未被征服。

历史上欧洲人和中国人关系如何,为什么有人说古代欧洲蛮族入侵跟中国有关系?

到四世纪时,东边又来了匈人。

历史上欧洲人和中国人关系如何,为什么有人说古代欧洲蛮族入侵跟中国有关系?

匈人的源头是中国古代的游牧强国匈奴。匈奴被东汉帝国打败后,一部分归附汉朝,另一部分大举向西迁徙。他们一路西行,消灭、吞并了不少部族,成为具有混合血统的“匈人”。

二百多年后,匈人杀到了东欧。原本在该地区的日耳曼等部族,虽然是欧洲第一流战士,却挡不住这些东方来的彪悍骑兵。他们有的投降匈人成为附庸,有的则向西逃入罗马帝国境内。

376年,在匈人驱赶下,几十万日耳曼西哥特人逃入东罗马帝国,不久发动了暴动。许多曾在罗马军团服役的蛮族士兵,以及大批贫民、奴隶也加入进来。在378年的一场大战中,他们杀死了东罗马帝国的皇帝瓦伦斯。

公元395年,西哥特国王阿拉里克率军进攻东罗马帝国,洗劫了许多大城市。这时东西罗马帝国之间正在内讧,打得不可开交。东罗马皇帝没有兵力抵挡阿拉里克,只得改用安抚怀柔,任命阿拉里克为巴尔干地区的总督。阿拉里克趁机大批收缴罗马人的武器,征集粮食,扩充兵力。等到养足精神后,阿拉里克在401年杀奔意大利,吓得西罗马皇帝落荒而逃。幸得西罗马帝国名将斯提里克(日耳曼汪达尔人)将其击退。403年,阿拉里克再度进攻意大利,又被斯提里克击败。到了408年,昏庸的西罗马皇帝听信谗言,处死了斯提里克。阿拉里克趁机又一次进军意大利,包围罗马城。罗马人交出了五千磅黄金和三万磅白银的巨款,才换得阿拉里克撤军。410年,阿拉里克又一次进军意大利,直接攻陷了罗马城,烧杀抢掠六天。

匈人也开始直接进攻罗马帝国,东罗马皇帝被迫每年向匈人进贡350磅黄金。“上帝之鞭”阿提拉继位后,大举扩张,几乎占领了整个中欧,把东罗马帝国压榨得奄奄一息,然后转向西罗马帝国进攻。虽然随着阿提拉去世,匈人帝国逐渐瓦解,但被匈人驱赶进入中南欧洲的日耳曼人的势力却越发扩张。

数十年间,日耳曼各部族在罗马帝国建立了许多国家。其中,西哥特人4世纪后期进入帝国并一度攻克罗马城后,在5世纪初穿过意大利,进入高卢(今法国)南部,随后又越过比利尼斯山,在西班牙地区建立自己的王国。

另一支日耳曼部族汪达尔人,在更早的时候就从欧洲北部进入高卢,后来到达西班牙地区。过了几年,西哥特人也过来了,汪达尔人敌不过这帮日耳曼兄弟,果断放弃西班牙,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到了北非,打败当地的罗马军队,占领了整个非洲北部。

原本居住在莱茵河下游的法兰克人,在五世纪初占领高卢东北部。勃艮第人占领了高卢东南部。原本居住在日德兰半岛和易北河下游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提人渡海进入不列颠(英国),占领了不列颠岛。从匈人统治下独立的东哥特人,占领了巴尔干部分地区……就在仅剩的疆域内,西罗马皇帝也沦为日耳曼等部族将领的傀儡。

公元475年,日耳曼族的罗马军大将欧瑞斯特发动政变,把西罗马皇帝尼波斯轰走,扶持自己的儿子罗穆路登上皇位。次年另一位日耳曼血统大将奥多亚塞(435-493)起兵造反,杀死欧瑞斯特,废黜了罗穆路,自称“意大利国王”。从这一年开始,“西罗马皇帝”的称号永远消失了。但之前的那个“皇帝”罗穆路,也不过是日耳曼将领欧瑞斯特的儿子。因此历史学界有的把476年作为西罗马灭亡之时,也有的认为西罗马在475年就灭了。

由此可知,罗马帝国灭亡,是中国汉朝驱逐匈奴引发的“多米诺效应”。

(欢迎关注巴山夜雨涮锅,更多精彩话题共赏)

对这个问题,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我想到的是地理学上的经度。

从《中国科学思想史》第四章《秦汉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体系的初步确立》的第六节《秦汉时期的地理学思想》看,作者说“利用表矩进行天体和大地测量一向是传统科学所倚重的方法,‘天地之大,可以矩表识也。’(《淮南子·本经训》)这一方法在《淮南子》中有了创造性的应用。”

在《关于经纬之说》中,作者说“这是《淮南子》中一个长期为人们所忽略的科学思想。”还说“将其作为一种大尺度的地理学概念来理解的,则起始于《淮南子·地形训》。它首次明确提:‘凡地形,东西为纬,南北为经。’大概这时人们的地理知识已经大大丰富起来,认为在测量地球表面大小和制作地图时需要设置一定的经度和纬度,以作为确定地面目标的参照依据。把通过南北方向的横线叫经,与赤道同一方向的横线叫纬,与近代地理学的划分刚好相同,从科学思想发展史的历程来看,无疑是相当深刻的。”

作者还引用李约瑟说的“中国的制图传统是由张衡的伟大著作所开创的”……可惜我们不能确切说出张衡所用的地面座标是什么。”来引申他的疑问“那么,在《淮南子》的经纬说与张衡绘制的方格图之间是否会有一种遥相呼应的默契呢?”

在《张衡的地理学说和地震思想》中,作者说“张衡肯定地说,地球是圆的”,还说战国时慎子也猜测地球是圆的。

作者还提到“张衡曾经测算出地球南北两极的纬度,分别在正北出地表三十六度和正南隐于地平三十六度。赤道由东西向横贯天球,赤道的去极经度各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

作者还引用美国学者普雷斯顿·詹姆斯的著作《地理学思想史》“公元二世纪的工程师张衡,可能是第一个把方格法引进中国的人,但是他绘制的地图并没有保留下来。可是有人(指李约瑟)提到他,说他为天体和地球设置了网格(坐标),并以此作为计算的依据。”按作者话“如果这是真实的话,那张衡的地理学思想在当时是独领风骚的。”

由于直接史料的缺乏,作者通过唐代文献,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初期的地形图还有张衡《灵宪》的内容,发出这样的疑问“看来张衡对中国在天下的位置,以及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地理气候环境是有所了解的,他画的会不会是一幅全国地形图呢?”

作者还介绍了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地形图“其中地形图的方位是上南下北,制图区域大致包括东经111度至112.5度,北纬23度至26度间。”

从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英国人彼得·詹姆斯和尼克·索普的著作《世界古代发明》中的《古代东方的地图制作奇观》看,他们也提到了马王堆出土的地形图。还提到“3世纪末(魏晋时期),裴秀为包括比例尺和由平行线构成的长方形坐标方格在内的地图制作确立了严格的正式标准。”《中国科学思想史》也说“裴秀用于绘制平面地图的制图理论在地图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影响十分深远。”

至于,欧洲人对经度的理解,还有和中国的交流在《世界古代发明》中有“我们将现代地图绘制的基准体系即经纬度的发明归功于古希腊人。主要的纬线(如赤道线和南北回归线)是从公元前4世纪起由一些希腊天文学发展起来的一个体系的组成部分,他们用数学方法将地球划分为水平带(纬度)。垂直的子午线即经线则是更为随意地加上的。直到公元100年左右,地理学家,提尔的马里努斯才开发出一种由间距相同的经纬线构成的格状体系。他还成功地将圆球上的地貌绘制在一个平面上,从而率先解决了投影这一难题。他所绘制的地图也是将中国纳入其中的第一个欧洲地图样本。他从沿线丝绸之路前往中国的叙利亚商人那里获得了亚洲各地的有关知识。”

作者还提到“研究中国科学史的主要学者李约瑟认为,张衡很可能受过古典地理学家马里努斯所做工作的影响,后者曾与中国发生过接触。

可是我从李约瑟说的“张衡似乎应当算是矩形网格座标的创始人。……张衡所用的天文座标无疑是二十八星宿。”

又想到《中国科学思想史》的作者通过4000年前的仰韶文化考古发现推测“世界关于二十八宿理论的源头在中国。”

再联想到新疆小河墓地的考古,或许仰韶文化时期的中国人和欧洲人发生了交流。

也有可能象李约瑟认为的,张衡受到了马里努斯的影响并加以完善了。

2022-06-09

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