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迎来首位跨省调任市委书记,山西大同和运城,二选一,你会选择哪个城市定居生活?

大同运城,一北一南,一冷一热,气候和地理位置都是山西省的两个极端青岛迎来首位跨省调任市委书记。

运城地处盆地,三面环山,夏天闷热,外地人来了没个10天半月适应不了,大同的冬天也冷,但室内有暖气,所以冷得没那么明显,比较起来,在气候上大同更宜居。

经济方面,运城是山西的农业大市,农作物一年两熟,玉米收了种小麦,好多农田是水浇地,产量也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北方农民顿顿窝窝头,运城的农民也不缺白面。大同地处塞北,天寒地冻,只能种些莜麦荞麦土豆之类的抗寒作物,产量不高,靠天吃饭,农业不发达。

工业上,大同是中国煤都,依靠得天独厚的地下资源条件,大同形成以煤炭为核心的综合能源基地。运城的工业比较零散,比较出名的有南风化工,大运汽车,山西铝厂。

人文上,大同人粗犷直爽,运城人则比较和善。大同街头见过打架,运城人吵架发飙的不多。大同人不咋称呼公婆丈人丈母,运城人叫对方都是爸妈。大同人出手大方,运城人随礼不高。

优缺同在,在哪定居还是要权衡利弊,自己选择。

个人观点,请勿地域炮。

麻烦,会相当的麻烦!

小公有个心愿,一直想调回家乡,哪怕职位差点,级别低点都无所谓。但是,小公可以在工作地办到很多事,却无力将自己调回家乡。原因很简单,没有单位接收,也找不到人帮忙。

这就是公务员调动的现实。由于公务员吃的是财政饭,需要当地财政支持,因此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你在这里获得公务员编制,并不意味着这纸编制可以全国通用,换到另外一个地方,没有接收单位,你的公务员编制就是一张废纸,毫无用处可言。

换而言之,公务员在辖区内平行调动(本县或城区、市直、省直之间),因为不存在增加编制、财政增加饭碗问题,调动相对简单。而如果是要跨县、跨市、跨省甚至从县到市调动,涉及到财政列支问题,就不是简单的职务调动就可以解决的,必须走相关程序,比如找到接收单位,并经当地编委会研究同意、主官签字批准后,才能完成调动。没有主官签字,或者没有一个能量足够大的人,比如接收单位的领导,推动主官签字,异地调动几乎不可能。

为什么全国那么多公务员,除了领导因岗位和工作需要会有异地使用、调整的情况,其他基层公务员干一辈子几乎都不会离开本县或本市原因即在此,由此可见异地调动难度。

说到这事,让我想起了我们市局一位老局长的儿子考公的过程!

这位老局长的儿子名叫阿鹏,2013年大学毕业,大学三年级(2012年下半年)就以应届毕业生身份考研,目标就是地级市以上机关。可惜的是,当年没有考上省厅机关。

2013年再战,目标还是省厅机关,全职备考,封关修炼,报了很多班,请了很多高手陪练。最后的笔试成绩还是差点火候,阿鹏的笔试成绩离面试名额第6名还差3分,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第三年,也就是2014年又战,但是在父亲的劝说之下,目标改为老家市直机关。这次似乎信心满满,毕竟降低了愿望。但还是事与愿违,阿鹏的笔试成绩比面试最后一名成绩还低8分。

到了第四年,小孩考公一直没考上,老局长一家压力比较大。有人向老局长建议,乡镇竞争小,让小孩报考乡镇,考上以后再伺机调动到市级机关。老局长说,这个方法我们早就给小孩说过,但小孩死要面子,不想被别人说,阿鹏本人也不愿去乡镇。总是说乡镇工资待遇低,工作繁忙、条件艰苦、责任压力大。但是已经连续考了四年,老局长向阿鹏下了最后通牒,必须报考乡镇公务员。阿鹏没办法,选了一个较为偏僻的贫困乡镇报考。

结果,阿鹏以笔试、面试成绩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报到那一天,老局长并没有亲自送阿鹏,只是说了一句“好好磨练”。

阿鹏是211大学经济系毕业,对口分到经济发展办公室。第三年也就是2018年,并当上了办公室副主任(副股级),2019年接任主任。2019年年底,也就是阿鹏到乡镇工作的第4年,阿鹏当上了该镇党委委员(副科级),这一年阿鹏刚好29岁。

其实,以一个市直一把手的实力,运作自己儿子从乡镇调到市直,真不是什么难事。据老局长说,老局长多次问过阿鹏,要不要调往市直,但都被阿鹏拒绝了。阿鹏说,虽然乡镇辛苦繁忙,但他现在爱上了乡镇,想在乡镇干出点成绩来。

2021年换届选举,阿鹏去了其他乡镇当了党委副书记。

其实我要说的是,为了考上公务员,报落后地区的乡镇,对绝大多数人是好的,毕竟上了岸,有了稳定工作,有口稳定饭吃,家里人不会再为你操心。至于调动,我在乡镇干了11年,当过党委委员兼党政班主任,没有背景和外力支持,调动真的很难。

2022-06-09

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