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公布全新中文“明朝”介绍 大明的内阁与茶馆,明朝的时候,内阁做的决定,皇上也反对不了吗?

明朝的内阁其实只有建议权,并没有决策权《人类》公布全新中文“明朝”介绍 大明的内阁与茶馆。对于内阁的建议,皇帝如果采纳就签字盖章;如果不采纳就发还内阁,让他们重新提方案;如果碰到实在不好表态的问题,也有可能留中不发。因此,皇帝才是具有最终决定权的人。

《人类》公布全新中文“明朝”介绍 大明的内阁与茶馆,明朝的时候,内阁做的决定,皇上也反对不了吗?

《人类》公布全新中文“明朝”介绍 大明的内阁与茶馆,明朝的时候,内阁做的决定,皇上也反对不了吗?

先说一下为什么会有内阁这个东西。封建王朝中,宣扬的是君权神授,皇帝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皇权不受任何制约,可以说所有的事情都是皇帝说了算。可是,皇帝毕竟也只是一个人,并非长了三头六臂,国家事务何其繁多,皇帝一个人是不可能处理得过来的。因此,就要有人协助皇帝来处理这些事务,秦朝和汉初的时候,这个人就是丞相。

《人类》公布全新中文“明朝”介绍 大明的内阁与茶馆,明朝的时候,内阁做的决定,皇上也反对不了吗?

丞相号称百官之首,是国家最高行政长官,权力极大,比如大家熟悉的李斯、萧何、曹参等等。但是,随着丞相的权力越来越大,相权逐渐威胁到了皇权,皇帝开始担心丞相的权力过大,于是就要想办法对其进行制约,最好的办法就是分权。

《人类》公布全新中文“明朝”介绍 大明的内阁与茶馆,明朝的时候,内阁做的决定,皇上也反对不了吗?

汉武帝的时候,设立了内朝,分走了丞相一部分权力。刘秀建立东汉后,设立了尚书台,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最高行政机构。三国时曹丕设立了中书令,之后其地位甚至逐渐超过了尚书令,跃居榜首,比如到了东晋时执掌朝政的谢安就是担任的中书令。

《人类》公布全新中文“明朝”介绍 大明的内阁与茶馆,明朝的时候,内阁做的决定,皇上也反对不了吗?

以上这些机构,无一例外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代替丞相的不是哪一个人,而是变成了一个班子,由几个人共同做出决定,中书令也好,尚书令也好,在这个班子中都只是位列第一,并不是其他成员的上级。这样一来,相当于将原来丞相一个人的权力,分到了几个人的手里,而相权一经分散,对皇权的威胁就大大降低了。

《人类》公布全新中文“明朝”介绍 大明的内阁与茶馆,明朝的时候,内阁做的决定,皇上也反对不了吗?

《人类》公布全新中文“明朝”介绍 大明的内阁与茶馆,明朝的时候,内阁做的决定,皇上也反对不了吗?

到了隋朝,隋文帝建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共同议政,本质上和以前的尚书台一类的机构并无区别。但即便如此,皇帝仍然感到不放心,因为三省长官少的时候不过四人,多的时候不过六七人,将国家大小事务交给这几个人处理,皇帝还是觉得权力太集中了,于是开始往里“塞人”,给安排的职务叫做“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凡是有“平章事”这个职务的,都是可以参与讨论国家机密大事的,这些人被称为“宰相”,唐朝时宰相可同时由十几人担任。

你以为这样皇帝就放心了吗?并没有。到了明朝,朱元璋对任何人都不放心,于是干脆取消了宰相制度,也就是说无论是一个人,几个人,还是十几个人,朱元璋统统都不用了,而是自己亲自与负责具体执行的六部对接,这样事情就回到了最开始的时候,皇帝取消了协助他处理国家事务的人或者机构,大小事务都是由他亲自来给出意见,做出决定。

前文我们说过,国家事务繁多,皇帝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朱元璋十分勤政且热衷于处理政务,尚可支撑,但在他之后的皇帝就受不了了,因为要处理各个机构和地方上递上来的奏折,必须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干的比驴多。可当皇帝是要享福的,要是如此辛苦还有什么意思?所以,到了明成祖朱棣的时候,他就组建了一个班子协助他处理政务,这就是内阁的雏形。

不过,朱棣为了防止这些人专权,所以给他们的职位非常低,只是五品官,所以最开始的内阁其实就是个秘书班子。但这个秘书班子的权力实在太大,所以从明宣宗朱瞻基开始,内阁成员同时兼任尚书、侍郎等职务,并加“三公(正一)三孤(从一)”、“太子三公(从一)三孤(正二)”等虚衔,逐渐形成了内阁掌管六部的制度。至此,内阁终于成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

你看,历史就是这么有趣,尽管两千多年来协助皇帝处理事务的人的叫法一变再变,但绝大部分时候都有这么一帮子人,对他们最通俗的叫法就是“宰相”。在明朝时,凡是进入内阁的成员,都可以被称为宰相。

明朝的内阁权力很大,但在制度上而言,其实他们只有建议权。各机构和地方官的奏折递上来后,内阁就会进行审阅,普通事务就由分管的成员写出处理意见,重要的事情就集体研究一下,也写出一个处理意见。这些意见称为“票拟”,写在一张小纸条上,夹在奏折里,一起递交给皇帝批阅。

皇帝拿到奏折后,就会同时看到内阁的“票拟”。这样一来,皇帝就不用费心劳神的去思考该如何处理奏折上提到的事务了,而只需要考虑内阁的处理意见是否合适。如果觉得还行,就批示同意,然后盖章就可以交给六部或相关部门具体执行了。如果觉得内阁的意见有瑕疵,那就写上自己的意见再盖章,同样可以下发具体执行了。如果完全不同意内阁的意见,而自己又提不出更好的方案,或者不方便直说自己的方案,就会发还内阁,让他们“再议”,重新拿个让皇帝满意的方案出来。最后,如果碰到难以回答的问题,皇帝还会“留中不发”,就是不批准也不发还,以后再说。

很多人之所以有皇帝否决不了内阁决议的印象,大部分是因为皇帝将奏折和票拟发还内阁的做法。表面看起来,似乎是皇帝不同意内阁的意见,但无法反对,于是强迫内阁进行修改。而如果内阁成员恰好是一帮“直男”,就会强硬地表示不改,皇帝和内阁也就僵住了。

但实际上,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皇帝有难言之隐。举一个例子,明武宗朱厚照死后,没有子嗣,于是他的堂弟朱厚熜被拥立为帝,即嘉靖皇帝。嘉靖即位之后,就想追封他已去世的父亲为皇帝,对此内阁大臣们坚决反对,因为他们觉得嘉靖既然“继统”了,那就要“继嗣”,也就是认孝宗朱佑樘为父。这场争议后来被称为“大礼议之争”,其过程十分复杂,我们不细说。其中内阁的意见是让嘉靖“继嗣”朱佑樘,再另选一个堂弟代替嘉靖继承他亲生父亲那边的香火。

对于内阁的这个意见,嘉靖当然不同意,但他也不能直接说不行,强行下旨追封自己父亲为皇帝。因为这种事,最好是由别人提出来,皇帝顺势表示同意最好,否则对自身形象有所损害。所以在这件事上,皇帝和内阁就僵住了。

嘉靖下旨加生父徽号,想为追封生父为皇帝做铺垫,但被内阁大臣们封还。内阁大臣们催促嘉靖赶紧认朱佑樘为爹,嘉靖也不批准,不是留中就是发还。后来一个叫张璁的上奏折,说出了嘉靖的心里话,内阁的票拟意见是不同意,嘉靖就发还让内阁再议。当然,内阁再议的结果,仍旧是不同意。

在双方都不肯让步的情况下,内阁其实是没有主动权的,因为他们只能不停的建议嘉靖“继嗣”,却不能强迫。但嘉靖事实上是可以强迫大臣们同意的,只不过为了自身的形象,为了争取其他大臣们的支持,为了坐稳自己的皇位,不肯强行下旨罢了。如果嘉靖强行下旨,内阁可以封还,但封还的意思还是请嘉靖再考虑一下,并不是否决,嘉靖坚持不改,内阁其实只有遵从,礼部只有执行,否则就是要造反了。

但如果嘉靖真的这么做了,那么内阁成员可以“死谏”,或者请求“致仕”,说白了就是大家伙一起辞官,留一个烂摊子给嘉靖,让他无法收场。激进的也可能一头撞死在朝堂上,让嘉靖在史书和口碑上变成一个无道昏君,遗臭万年。正是出于这种顾虑,嘉靖才不得不和内阁周旋,用了三年多时间,半强迫半妥协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从以上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内阁对国家事务其实只有建议权,决定权还是在皇帝手里。但实际上,皇帝是不可能有那么多精力,或者说是不愿意花费那么多精力,去处理内阁的建议的,大部分时候内阁的建议都会得到批准,所以内阁的建议就变相的成了决定,权力也就越来越大了。

对于这种情况,皇帝当然不肯束手待毙,否则很快就会被内阁架空。怎么办呢?明朝皇帝的办法是任用宦官代替自己批阅奏折和票拟,由于皇帝用的是红笔,所以称为“批红”。皇帝去吃喝玩乐,修仙练道,秉笔太监就“兢兢业业”的在帮皇帝“批红”。

就好像学生们的家庭作业,本来应该是自己做的。内阁就像个辅导老师,给出解题思路和建议,毕竟还是要皇帝亲自写一下的。而秉笔太监更像是一个“抢手”,直接就替皇帝把作业写完了。这样一来,宦官们就可以夹带私货了,把自己的意见当成皇帝的意见进行“批红”,然后盖章发往六部和相关部门执行。对此,内阁几乎没有抵抗力,也因此明朝历史上总是出现宦官为祸的现象,从早期的王振,到后来的魏忠贤,都是阉人掌权,压得内阁动弹不得。

有明一朝,内阁在同宦官的争斗中总是处于下风,被宦官压得抬不起头来。但宦官的权力都是皇帝给的,其实就是皇帝的代言人。内阁连皇帝的代言人都斗不过,就更没有能力撼动皇帝的权威了。所以,内阁的建议皇帝是有权反对的,只不过为了树立良好形象,照顾内阁成员的情绪,避免影响工作效率,往往不会太直接地反对,而是引导他们提出符合皇帝意愿的建议,然后再予以批准。而不了解历史的朋友,从表面上看,往往会觉得皇帝被内阁挟持了,反对不了内阁的意见。

在这个问题上,清朝的处理方式要比明朝稍微高明一点点,无论是康熙时的南书房,还是雍正时的军机处,虽然目的都是为了分散内阁(清朝大学士)的权力,但两个部门分工不同,最重要的机密大事的处理意见,当然出自军机处,但其他琐碎的具体事务仍旧由内阁拿出处理意见,所以即便是后来军机大臣个个如日中天,但内阁依然是名义上的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军机大臣和内阁大学士相互牵制,基本形成了权力平衡,皇帝居中协调,这才能实现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清朝几乎没有出现权臣,这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即便像和珅这种官至顶点的,也就是嘉庆一句话就拿下的事。

2022-06-09

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