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票啥意思,除了粮票、肉票,大家都见过计划经济的哪些票

没有这些票证能保证新中国人民安安稳稳过日子吗肉票啥意思?能有序地度过那二年半的大灾吗?

想都不要想!

二十一卋纪的2020年,全面抗疫,"票证"照样出現"出行票"。每户人家二票,也就是每天只允许出行二人次,购买生活必需品。

试想如果不是采取这种有力措施,能这么有效地战胜疫情吗?

这就是"票证"的作用。有了票证,公平,公正一目了然,人民群众心理平衡。别小瞧这票证的作用,更别饥笑票证时代,它是立了大功的。

我们的生活在一天天好起来,总有一天连钱也会消失。

到了共产主义按需分配时,钱就自动消失了。但这需要很长的奋斗过程。背不住全球闹饥荒,票证重又起用也不是不可能,总之,票证的积极意义大得很,我们要感谢票证,是它曾经让八亿人民有条不紊地幸福生活!

肉票啥意思,除了粮票、肉票,大家都见过计划经济的哪些票

肉票啥意思,除了粮票、肉票,大家都见过计划经济的哪些票

肉票啥意思,除了粮票、肉票,大家都见过计划经济的哪些票

肉票啥意思,除了粮票、肉票,大家都见过计划经济的哪些票

笔者出身农村,对计划经济时代农村的票证情况还是有发言权的。

肉票啥意思,除了粮票、肉票,大家都见过计划经济的哪些票

在我们那个时候的记忆里没听到计划经济的说法,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把那个时期的经济体制叫计划经济。过去只提集体化或人民公社时期。那个时期的农村只有布票,我们这个地方每人一年的布票为一丈三尺五寸,成人可以做一身衣服。当然一个家庭有大人小孩,这样就可以调节使用。有些家庭小孩多的往往没用完,因此市场上就有卖布票的现象。比如,有些青年结婚时,男方要给女方买几套衣服或布匹,布票少了就可以到市场去买。

而粮票和肉票农村是没有的,那个时候比如生产队、大队干部去公社开会吃饭是带米去的,如果去县里或外地开会或出公差,就拿粮食到公社粮站换粮票。农民到集市如果要吃面条之类的东西,按一两粮票2分钱计算进面条价格里面去。

肉票就更不用说了,那个时候我们那个地方,吃肉的情况是这样的。一般家庭每年都要养一至两头猪,一头作为国家任务,一头过年时杀了自己吃,有个别家庭也有一年喂养三头猪的。另外生产队都有养猪场,每逢过年过节、双抢季节(插秧、打禾)都要杀猪分给社员吃。因此,农村是没有肉票的。那个时候市场上也有猪肉卖,不过没有现在这么多,所以,那个时候吃肉没有现在这么频繁。但网上有人说一年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点肉,像我们这里是不存在的。

至于当年为什么要采取票证制度,主要是因为那个时候国家处在建设起步阶段,要通过农业来完成工业积累,实现国家工业化,同时还要靠农产品来创汇,在那样的情况下实行票证制度基本上既保证了人们的基本生活,又实现了财富的公平分配,顺利地完成了国家工业化的建设。

74年3月6日是个星期天,新姑爷(未来的)要来我家拜访啦!老妈春风满面,买了一大块肉(往天卖了头大肥猪给国家,返了15斤肉票),弄了两条魚(老爸去麻柳溪河网的),泡了些蘑菇(山上捡来晒干的),几坨豆腐,还特意蒸了两碗糯米饭……

姑爷(我们叫他大哥,因为姐是家里的老大)在县糖酒公司工作,父母都是吃“皇粮的”(国家干部)。我大姐在公社广播站当站长兼播音员,可谓郎才女貌,阖家满意……

姑爷是骑自行车来的,车后座架子上驮了个背篼,姐去河边接住一路进门……哥和老爸陪着姑爷聊天,妈去寝室捡货,因为姑爷下午要返回城去。哎哟,好一背篼干货:6把干挂面,两瓶土罐茅台,一条大前门香烟,一大块猪肉,还有两封街子镇产的汤麻饼,老妈脸都笑开了花……

开饭啦!一家人围着八仙桌……满满一大碗回锅肉摆在正中,两盘红烧鲤鱼,两两碗红烧蘑菇,两盘红烧豆腐,两盘红烧竹笋,几碗耙耙菜……天啦,这比团年饭还丰盛,为了这未来的女婿老妈可是花“血本”了!那蒜苗回锅肉的香味直往我鼻孔里窜……这是贫穷年代我家待客的最丰盛一顿午餐,至今难忘……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