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水母为何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水中的,大熊猫”是指什么

水中熊猫指的是像大熊猫一样珍贵、生活在水中的动物。搜索文献发现,被称之为水中熊猫的水生动物共有四种桃花水母为何被称为水中大熊猫:中华鲟、白鳍豚、江豚和鼋。

桃花水母为何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水中的,大熊猫”是指什么

桃花水母为何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水中的,大熊猫”是指什么

中华鲟是一种古老的鱼类,在距今约1.4亿的中生代末期的上白垩纪就已经出现,曾经是恐龙们的小伙伴,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在朝鲜海域、中国南海都曾发现过它的踪迹;在繁殖季节,它会进入长江、黄河、珠江水系进行交配,现仅在长江繁殖。中华鲟属于洄游鱼类,它生于长江,在婴儿时期出海远洋,十几岁成年后,再溯游到其出生地-长江宜宾段交配产下后代。目前在葛洲坝水库下发现有中华鲟自然繁殖小群体。

桃花水母为何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水中的,大熊猫”是指什么

白鳍豚是稀有的水生哺乳动物,是现存鲸类中最原始的一种,世界上四种淡水豚之一,在距今约2300多万年的中新世,就已经出现在长江流域。其发达的大脑、独特的声纳系统,在水生生物学、生物物理学、仿生学和国防科学上均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遗憾的是,由于生境污染和破坏、人为干扰等原因,白鳍豚已于2007年被宣告为功能性灭绝。

江豚,又称江猪,为我国特有的淡水鲸类和近岸亲人性豚类,是长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豚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洞庭湖和鄱阳湖中,在距今为1.9-2.0万年末次巅冰期已出现。目前种群数量仅有1000余只,并以每年7.3%的速度减少,处于严重濒危状态。

鼋俗名癞头鼋,绿团鱼和兰圆鱼,在动物分类地位上属于爬行纲龟鳖目鳖科鼋属,为肉食性水生生物。该种在地球上已存活了近2亿年。虽然在历史上鼋在我国广泛分布,但由于过度捕杀和生境破坏,目前仅在澜沧江下游、福建尤溪河上游文溪一带、广东绥江和浙江瓯江地区尚有少量野生种群存在,属于濒危物种。

2019年,曾经的淡水鱼之王——长江白鲟宣布灭绝,没能迈过2020年。短短数十年间,长江又一个珍稀鱼类宣告灭绝了。

桃花水母为何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水中的,大熊猫”是指什么

桃花水母为何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水中的,大熊猫”是指什么

但更可怕的是,有科学家称长江白鲟其实早在2005年左右就灭绝了,只是推迟了宣布时间。那你是否知道,灭绝两字比“死亡”更加严重,因为它表明这个物种从此在地球上彻底消失,不会再出现了。

桃花水母为何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水中的,大熊猫”是指什么

01:长江,炎黄子孙的母亲河长江,世界第3长河,全长6300多公里。它是水中生物多样性排名全球第七的河流,江中共有424种鱼类,特有鱼类就有183种。

桃花水母为何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水中的,大熊猫”是指什么

桃花水母为何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水中的,大熊猫”是指什么

但过去几十年间,我们引以为傲的母亲河——长江,因为人类长期毒鱼、电鱼、炸鱼、绝户网捕捞等,让江里的鱼类资源所剩无几。

桃花水母为何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水中的,大熊猫”是指什么

我听村里的老人说:50~60年代他们坐长江轮时,可以随处看到江豚,到了90年代,江豚只有零星几只,而到了21世纪,几乎看不到它们的踪迹了。

桃花水母为何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水中的,大熊猫”是指什么

桃花水母为何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水中的,大熊猫”是指什么

其实不只是江豚,水中大熊猫——中华鲟等鱼类在这几十年间遭受着“劫难”,因为环境破坏、人为过度捕捞、涸泽而渔,数量急剧减少,如果再这样持续下去,用不了多久,长江里的这些珍稀鱼类,都将走向灭绝。

桃花水母为何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水中的,大熊猫”是指什么

因而,2020年1月1日起,长江10年禁渔计划开始实施。对此,有部分渔民发愁,也有人担心十年后鱼类会不会长成精了、泛滥成灾?

桃花水母为何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水中的,大熊猫”是指什么

桃花水母为何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水中的,大熊猫”是指什么

但我认为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了解长江生态现状的人,都知道禁渔计划有多必要。因而,在解开问题之前,先来了解长江禁渔10年计划产生的背景,才能帮助你得到更清晰的答案。

桃花水母为何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水中的,大熊猫”是指什么

02:长江为何颁布长达10年的禁渔令?原因一:长江鱼类资源数量急剧下降,部分鱼类变成濒危物种

桃花水母为何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水中的,大熊猫”是指什么

“大江东去浪淘尽,扬子再无万斤象”,四川地区渔民的一句俗语,道出了近年来长江环境恶化、鱼类资源枯竭的严重程度。所谓的万斤象指的便是长江白鲟,这个有1.5亿年历史的活化石,与恐龙为邻,却在21世纪宣告灭绝。

桃花水母为何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水中的,大熊猫”是指什么

桃花水母为何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水中的,大熊猫”是指什么

这是长江鱼类资源、生态环境破坏的结果。不止是白鲟,中华鲟和江豚也岌岌可危。自从长江未施行长期禁令以来,随处可见过度的捕捞。人们为经济效益而竭泽而渔,为满足食欲而偷吃保护鱼类,这都是造成珍稀鱼类灭绝的原因。

此外,还有人在长江流域使用电鱼、毒鱼、炸鱼、的捕捞方式,导致很多鱼苗成片死亡,几代鱼可能在这种方式下快速消亡了,造成了不可逆的生态破坏。再加上环境恶化,食物变少,部分地区水质下降等,鱼类的生存越来越难,处境非常危险。

例如,1954年,长江流域渔业捕捞产量为43万吨,1955~1971年下降到26万吨,1980后在20万吨左右,2011年则下跌到不足10万吨,可见问题的严重性。

因而,,此时及时止损,颁布禁渔限令,并且越长越好,才能起到保护长江鱼类资源再生的作用。长江生态破坏严重,因而保护母亲河刻不容缓。

原因二:此前的短期禁渔成效不明显。

长江也实行过短期禁渔政策,但都是以月为单位计算,虽然在这几个月里(3个月禁渔期),鱼类数量得到逐渐回升,但禁渔放开后,报复性捕捞的问题就出现了,仍存在同样的问题,不管是大鱼小鱼,在这种过度捕捞下,为其几个月的禁渔根本起不到保护作用。

原因三:10年的周期,有效保证了长江主要鱼类2-3代的繁殖

10年的周期,也是为了让鱼类安心繁衍。以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为例,它们的繁殖成长周期大约要4年,十年可以让它们2~3代“衣食无忧”。如果时间周期太短,就无法让它们很好繁殖,所以拉长时间周期,对恢复长江鱼类多样性有很大的帮助。

03:禁渔十年结束后,长江会有什么变化?首选,鱼类资源会更多,鱼也会长得更大只,那些珍稀鱼类或许因为这十年的清净,族群越来越壮大,走出濒危物种的名单。其次,渔业资源更加丰富,捕鱼的产量会大大提升,渔民的收获会更加优厚。再者,长江其他生物也会随禁渔期发展起来,生态环境得到平衡,珍稀物种不会那么快就灭绝。

04:鱼类太多水里没有食物,鱼类是否会再次进化?这个问题是我们多虑了,如果禁渔的话,水里的水草等食物,也是会跟着成长的;再加上长江流域很宽广,鱼根本不用担心食物问题。

换个思路思考这个问题,十几年前没有禁渔时,鱼类还是活的好好的,禁渔了只是停止一下“捕捞”,暂时恢复了宁静,不会对鱼的食物来源产生太大影响。

那么,鱼类是否会在十年间进化?答案是不可能。进化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周期,不是一天两天、一周两周就可以搞定的,可能是以世纪为单位,也可能是以百万、千万年做单位。

所以鱼类不会再次进化,一是缺乏进化的条件,而是时间远远还不够;想要进化必须内外部条件兼备,并且等上千百万年,因而短短10年,长江的鱼类不可能进化。

总结:现在的禁渔是为了以后的“多鱼”,长江的环境破坏程度有目共睹,让我们一起来维护母亲河,保护江里的珍稀鱼类,响应号召配合禁渔令实行。

再不好好保护,连中华鲟也没了的话,那就是后悔也来不及了。保护母亲河,施行禁令,刻不容缓!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