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代的沈阳报刊,沈阳地铁里总有收报纸的老大爷,你会给吗

沈阳地铁里一直都有收报纸的大爷和大妈二十年代的沈阳报刊,夏天时多些,冬天时少些。最经常看到的是在青年大街1号线换乘2号线上楼梯那个地方。

二十年代的沈阳报刊,沈阳地铁里总有收报纸的老大爷,你会给吗

二十年代的沈阳报刊,沈阳地铁里总有收报纸的老大爷,你会给吗

随机采访了一些经常坐地铁的小伙伴儿,有人选择给,有人选择不给。

选择给的,原因有几条

一是觉得大爷大妈年纪大了,不容易,自己留着没什么用就给了,让他们拿钱明天去买菜。

二是看完了,拿着报纸换乘太麻烦,有人收索性就给了,没想那么多。

三是听说地铁里有专门回收旧报去做环保公益的,本来地铁报就是免费的,正好看完了,还能做公益挺好的。

选择不给的,原因也有几条

一是明确的知道,回收做环保公益的,是身穿工作服的人,不是这种私人回收拿取卖钱的,所以要给人做回收的话,会仔细辨别一下,不会乱给。

二是有人曾被伤害过,有很多人被收报老人直接上手抢过,还有一个小伙儿伴自己拍的图片被刊登在当天的报纸上了,跑了好几个车站都没有报纸了,想管私人收报的要几张留着,结果不但没拿到还被骂了。

这两天翻地铁报时正好还看到一篇官方说法,内容是“为了让更多铁丝看到有趣的地铁报请不要将报纸交给收报老人,请将其交给地铁报各站发报员。”

所以,到底给还是不给,大家自己判断一下吧。

至于我,现在地铁太挤了,我都没有空间来打开报纸,所以我从来都不领。

我特别羡慕那些每天在地铁里看报的人,告诉我,你们在哪站上车的?

非常有兴趣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声明,我不是专业人士,只能从一个球迷的角度说说自己的看法。

二十年代的沈阳报刊,沈阳地铁里总有收报纸的老大爷,你会给吗

最早接触《足球》是90年世界杯(感谢父亲至今保留着90年意大利之夏专辑,可惜扔在老家的旧书堆里),在那个资讯不发达的年代,一张喜欢的报纸我可以反反复复的看上几天,如果没有《体坛周报》,我相信《足球》会是生命中最好的精神食粮。至于《足球》为什么会在市场竞争中败给《体坛周报》,且听我慢慢道来:

二十年代的沈阳报刊,沈阳地铁里总有收报纸的老大爷,你会给吗

《足球》成功的必然作为事业单位,《广州日报》旗下的《足球》在计划经济时代有着先天的优势,虽然创业初期同样艰苦,但是大树底下毕竟好乘凉,严俊君带着梁清、陈伟胜、谢奕等四五条枪依托平台优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几乎没有竞争的情况下很快抢占了全国市场,1990年开始就做到了世界杯比赛日的第二天出报,1993年《足球》扩版增期,1994年更是第一次派出庞大的特派记者组现场采访了美国世界杯,依靠着强大的记者团队,《足球》在这个阶段真正做到了睥睨天下。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上面这份报纸是《足球》从8版扩到16版的第一期)

这时期的《足球》报适时邀请国内足球界的诸多名家开辟专栏,比如“京华新村”和“海派风云”,张路、毕熙东、葛爱平、王俊等大伽在这里指点江山、直抒胸臆,记忆中当年王俊的笔锋颇有古龙的味道。聘用甲A甚至甲B球队所在城市的名记撰写赛场报道,追踪赛后内幕,另外报纸上还有专为球迷解惑的“春来茶馆”。这些举措同样吸引了国内的大批球迷。

1995年,严俊君在《足球》报上为“成都保卫战”振臂高呼,舆论反响之大估计连他本人都没有料到。

《体坛周报》逆转的几大关键因素最早的《体坛周报》默默无闻,至少我在92年之前都没听过这份报纸的名字,一见钟情的原因在于它的版面设计和报道上的全面。瞿优远当初应该是下过一番苦工的,既然在采访方面远远落后于《足球》,那么在编辑力量上就要做到全国最强。

跟《足球》报相比,《体坛周报》几乎没有广告,版面干净利落,满满的真材实料。另外一方面,《体坛周报》避实就虚,把欧洲赛事作为主战场,花大力气报道国内各大体育专业媒体尚未顾及的五大联赛和冠军杯,另外NBA、网球、田径甚至围棋都做到了全国领先,相信很多球迷都是通过这个时期的《体坛周报》知道了乔丹,了解了意甲。

国内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候,瞿优远眼光独具,充分利用和挖掘了这一优势,开始大手笔的从其他报社挖人,甚至包括即将签约《足球》的金焱等人。《足球》则限于体制上的僵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对方一步一步的蚕食着原本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

“3个月200万签约李响”事件成了压垮《足球》报的最后一根稻草。李响从《足球》投奔《体坛周报》,不仅直接打击了《足球》报道国家队冲击韩日世界杯的力量,而且把米卢所有的独家新闻都带给了直接竞争对手。

2001年国足出线前夕,《体坛周报》周发行量超过了惊人的500万份,正式宣告国内体育专业媒体第一的地位已经无人可以撼动。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