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外国人交流,古代没有翻译,我们国家和外国人是怎么交流的怎么听懂英文的

古代是有翻译的,很早就有翻译,至于古代人是怎么掌握其他语言的如何与外国人交流?古代官方都设有专门翻译机构,专门培养外语人才“翻译”这个职业是自古就有,古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语言肯定也是不一样的,在交流时必须有翻译,这是古人很早就需要克服的一个问题。

如何与外国人交流,古代没有翻译,我们国家和外国人是怎么交流的怎么听懂英文的

早在周代,周朝政府就有“象胥”这一官职,这个职位负责接待各国使者,因此“象胥”也是中国有文字记录以来最早的翻译了。

如何与外国人交流,古代没有翻译,我们国家和外国人是怎么交流的怎么听懂英文的

而在《礼记》中也记载了对于翻译的表述,当时对翻译的称呼有四种,是根据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区分的,分别是“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也就是说

如何与外国人交流,古代没有翻译,我们国家和外国人是怎么交流的怎么听懂英文的

翻译东方语言的人叫“寄”。

翻译南方语言的人叫“象”。

翻译西方语言的人叫“狄鞮”。

翻译北方语言的人叫“译”。

不过由于古代中国国力强盛,基本上都是外族使者学习汉语,外国与中国的官方文书也基本都是使用汉字。但是为了翻译佛教,大量的佛教徒开始学习梵文,而“翻译”一词就是佛教徒发明的。为了翻译佛经,一些翻译上的准则也应运而生。(玄奘法师为了翻译经文,刻苦学习梵文)

到了宋元时期,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强大,翻译工作日趋繁荣。到了明代,明朝政府在永乐年间设立了“四夷馆”,专门用来翻译外国文件和培养外语人才。

据《大明会典》记载:“凡四方番夷翻译文字,永乐五年设四夷馆,内分八馆,曰鞑靼、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选国子监生习译。正德六年增设八百馆,万历七年增设暹罗馆”。

由此可见,当时的明朝政府已经十分重视翻译工作。而当时人们学习外语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拿汉字标注读音。比如“happy”,就标注为“嗨皮”,相信这种事大家小时候学英语时都干过,古人就是这么学习外语的。

但其实相比于中国人学习外语,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情况更加多一些。

在此不得不佩服一些来华传教的西方传教士,这些人为了传播上帝福音,千里迢迢来华自学汉语,而且还要熟练掌握文言文,并且还是在没有任何教材的条件下学习的,甚至还要掌握方言,这要克服多么大的困难才能完成的事情啊!

但是那些来华传教士却硬是学会了汉语,在明朝末年,以利玛窦为首的传教士协助中国的士大夫翻译了一系列西方巨著,例如《圣经》、《几何原本》就是在明末被翻译成中文的。(利玛窦)

而在西方则早就出现了汉语教材,这些教材大多是在明朝末年编著的,基本都是用拉丁文教授汉语。近代英国著名汉学家伟烈亚力,他就是依靠这些早期的教材学习的汉语。

伟烈亚力不仅会汉语,在来华之后他还学会了蒙古语和满语。他与中国学者李善兰、华蘅芳、徐寿、徐建寅等人积极合作,翻译了大量西方科学著作。

1862年,清政府成立了京师同文馆,专门用来培养外语人才以及教授西方先进科学知识。同文馆最初只设有英文课程,后来又开展了法文、德文、俄文、日文等课程。同治六年又添设算学馆,教授天文、算学。由美国传教士丁韪良担任校务总管。

丁韪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通,他也在美国学习的汉语,后来赴华传教,多次在中美谈判中担任美方翻译。在华期间他主持翻译了《万国公法》,帮助清政府更好的熟悉了国际关系,从而得到清政府的重视。(丁韪良)

在京师同文馆成立后,丁韪良受邀担任总管。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成立之后,他又担任首届总教习,地位类似于校长。后来在义和团运动中,他与清政府发生矛盾而被排挤回国。不过他随后返回中国,并准备协助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筹建大学堂,但是筹建行动并不顺利。

此后他回到北京,创立北京崇实中学(北京二十一中学)。1916年12月17日,丁韪良下厨房时在北京去世,与妻子同葬于西直门外的一块墓地。

丁韪良在华期间对中国的近代化发展确实有所贡献,但在义和团运动期间,他主张严厉镇压义和团,并要求用以牙还牙的手段去报复那些杀害传教士的行为,他的这些言论曾遭到美国媒体的反驳。

由于他跟清政府不对付,因此在日后北大的校史中几乎看不到丁韪良身影,但这个人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