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真的有狐仙吗,故事书里的青丘九尾狐真的存在吗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故事书里的青丘九尾狐当然只是存在于故事中现实中真的有狐仙吗。

现实中真的有狐仙吗,故事书里的青丘九尾狐真的存在吗

九尾狐先经历了一个被捧为祥瑞的过程,然后又被妖魔化了。

现实中真的有狐仙吗,故事书里的青丘九尾狐真的存在吗

最早提到九尾狐的是《山海经》,说“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青丘山这个地方有种异兽,长得像狐狸但是有九条尾巴。这异兽叫起来声音像婴儿一样,但它能吃人。如果有人吃了这异兽的肉就能不被迷惑。

现实中真的有狐仙吗,故事书里的青丘九尾狐真的存在吗

《山海经》里的这个描写是不带主观态度的,既不褒也不贬,也就是说后来的所谓九尾狐是祥瑞也好,九尾狐是妖孽也好,那都是后人的人为主观臆造了。前提是,如果真有九尾狐的话。

汉代对九尾狐所代表的含义基本是褒义:班固《白虎通》里九尾狐是至德的祥瑞,表示安不忘危,后而兴盛,子孙繁息。同样是东汉,《吴越春秋》说大禹三十而未娶,到涂山遇到白色的九尾狐。大禹说,白色正是我的服色,九尾则是王者之证。有涂山歌唱道,“绥绥白狐,九尾痝痝。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于是大禹娶了涂山氏的女子。证明这时候的白色九尾狐出现还是非常祥瑞的事。汉代的画像砖也出现过九尾狐与兔、 蟾蜍、三足乌等并列在西王母身边,这必定不是瑞祥不是妖孽。到晋代郭璞注《山海经》时尚写“太平则出而为瑞。”

九尾狐是什么时候从仙界异兽、王者祥瑞开始逐渐黑化的呢?首先在唐朝的时候,九尾狐开始被民间所广泛接受和应用,民间百姓多事狐神,当时有谚语说,“无狐魅,不成村。”唐代的狐魅故事非常多,狐可为人妇,可为人妾,可为娼妓,九尾狐就在这个过程中从至高至贵的地位跌落下来。“狐”音同“胡”,于是唐代对胡人的印象转化到狐魅故事中来,故里的狐给人带来野性、恐惧、厄运……不但没有了祥瑞,反倒都是不祥之感。例如白居易的诗《古冢狐》,“古冢狐,妖且老,化为妇人颜色好。”这是说狐魅艳色迷惑害人的比喻。关键诗的后边又提到“何况褒妲之色善蛊惑,能丧人家覆人国”,不知道是不是妲己为狐妖的故事早期的版本。总之这就是九尾狐被妖孽化的基础。

到宋代,九尾狐明确地妖魔化了。北宋《儒林公议》说宋真宗时的奸臣叫陈彭年媚惑皇帝,为人奸滑,“时人目为九尾狐”。同是宋代轶事小说《侯鲭录》说“钱塘一官妓,性善媚惑,人号曰九尾野狐”。反正这时候不管男女,只要是坏东西,奸滑魅惑者,就叫作“九尾狐”。

元代九尾狐开始附体妲己。元代话本《武王伐纣书》就说原来的妲己已经被吸了元气骨髓,只剩皮囊,其实就已经是被一只“九尾金毛狐子”附体了。明代的小说《封神演义》里妲己则彻底变成了千年九尾狐狸精,坏事做尽,祸国殃民。到了清代,则九尾狐变得更堕落,变成了淫而媚的娼妓的代称,如晚清小说《九尾狐》。

10、赤鱬:“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现实中真的有狐仙吗,故事书里的青丘九尾狐真的存在吗

鱬,(音如,rú)目前对赤鱬的说法主要有三种,有说是鲵(即娃娃鱼)此说明显与经文不符,鲵是有四只脚的;有说是美人鱼(即海牛类),这也不符经文,而且海牛也不像人面;最权威的说法是银方头鱼。但我看也不太像。请看银方头鱼图:(图1)

现实中真的有狐仙吗,故事书里的青丘九尾狐真的存在吗

现实中真的有狐仙吗,故事书里的青丘九尾狐真的存在吗

我没有找到银方头鱼的正面图,想看看这种鱼的正面像不像人的脸。不过我却找到了真正的人面鱼,这是在韩国市场出现的一种面部极其像人面的鱼,这种鱼是通过有鳞鲤鱼和无鳞鲤鱼杂交而生的鱼,请看下图(图2)。

现实中真的有狐仙吗,故事书里的青丘九尾狐真的存在吗

现实中真的有狐仙吗,故事书里的青丘九尾狐真的存在吗

再和《山海经》原配的写意图比比看,非常像吧(图3)。

现实中真的有狐仙吗,故事书里的青丘九尾狐真的存在吗

现实中真的有狐仙吗,故事书里的青丘九尾狐真的存在吗

请不要一定认为这些都是人为的动物,大自然是很奇妙的,动物在自然界中,也是可能有杂交行为的,我甚至认为《山海经》中有很多奇怪的动物,大多被描述成二种、三种或几种动物的复合体。究其成因,无非有三种可能形成的,其一就是杂交,其二就是环境的变异(包括人为的污染),其三就是由一种动物逐渐进化成另一种动物时的过渡状态,如猿到猿人再到人,如上文说的狮虎兽,如很多两栖动物,它们从水生动物逐渐进化成陆生动物,其过渡体形必然就会既有水生动物的特征也会有陆生动物的特征,这是一个道理。《山海经》中有很多动物,现在都找不到了,这也很正常,那是它们在进化过程中,有些被自然淘汰了,一些是被人的因素被灭绝了,一些也可能在进化过程中存在时间很短,因而没有被保存下它们的痕迹,当然,有些也确实是图腾之类了。

现实中真的有狐仙吗,故事书里的青丘九尾狐真的存在吗

现实中真的有狐仙吗,故事书里的青丘九尾狐真的存在吗

11、貍力:“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貍力,见则其县多土功。”

现实中真的有狐仙吗,故事书里的青丘九尾狐真的存在吗

郭璞《图赞》曰:“貍力力鹜鹕,或飞或伏,是惟土祥,出兴动筑。长城之役,同集秦城。”说明此动物美善于挖洞筑巢。《中国古代动物学史》认为它就是猪獾。看看古本对“貍力”的配图,也不难看出确实像猪的形状(见图4)。

现实中真的有狐仙吗,故事书里的青丘九尾狐真的存在吗

现实中真的有狐仙吗,故事书里的青丘九尾狐真的存在吗

但我认为,说“貍力”是猪獾,不如说它是狗獾更符合《山海经》原描述。从外形来看,猪獾与狗獾差不多,但我查看了一些资料,发现猪獾的叫声就是一个猪的叫声,完全不像狗叫,但狗獾的叫声,倒有点像,所以我认为“貍力”就是现代的狗獾比较确切(见图5)

现实中真的有狐仙吗,故事书里的青丘九尾狐真的存在吗

现实中真的有狐仙吗,故事书里的青丘九尾狐真的存在吗

现实中真的有狐仙吗,故事书里的青丘九尾狐真的存在吗

12、长右:“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其郡县大水。”

长右,古语就是长手的意思,“其状如禺”,禺,就是像长尾猿猴。可见“长右”就是指长臂猿一类了。具体来说,白颊黑长臂猿最类似了。这种猿本来作为一个亚种归入黑长臂猿,现在又独立列为一种“四耳”,因为此猿两颊有较长的白毛,似乎又是一对耳朵,故叫“四耳”。提到猿,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李白的名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了。的确,此猿喜欢鸣叫,尤其是在早晨,习惯晨鸣,叫起来真的很好听,尤其它们跳跃在一片林海的树尖上,像飞燕一来轻盈,边跳边叫,那悠长的鸣声,回荡在山谷中,真的像美妙的歌声,完全符合“其音如吟”的描述。唯一不足的是,白颊黑长臂猿没有尾巴,不太像“禺”了,不过大体上还是符合《山海经》的描述的。(图6)是原配图,

(图7)是现在的白颊黑长臂猿。

13、鮆鱼:“苕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具区,其中多鮆鱼。”

鮆(音计,cǐ),鮆鱼又名刀鱼,鲚鱼,鲂鱼。《尔雅翼》曰:“鮆鱼长头而狭薄,其腹背如刀刃,故名刀鱼。大者长尺余,可以脍。”现在市面上有的多是太湖刀鱼,海刀或是河刀,其口味远远比不上真正长江刀鱼,可惜的是,长江刀鱼已很少了,快要绝迹了。(图8)是原配插图,(图9)是长江刀鱼图。好好保护这些珍稀动物吧。

14、:“有兽焉,其状如羊而无口,不可杀也,其名曰。”

(音患, huán),说是羊,但是没嘴巴。可能吗?不可能有这种生物。但为什么不能换一个思维方式来看呢?有嘴,却被藏起来了。这样一找,我还真找到了一种羊是如此的。就是高鼻羚羊,它那高高的鼻子完全把它小小的嘴藏起来了,粗粗一看还真的以为它没有嘴巴呢。再看看《山海经》的原配写意图面 (见图10)。

和现在的高鼻羚羊比比,是不是很像啊(见图11)。可惜,高鼻羚羊也是面临绝种了,在我国40年代时就灭绝了。

15、茈蠃;“洵水出焉,而南流注于閼之泽,其中多茈蠃。”

茈(音紫zǐ)蠃(音螺 loǔ),据郭璞解说,就是紫色螺。可不要小看了这紫色螺,古书上经常有记载,可现在却很少有记载,我只找到了二种紫色的螺,一种是锥形的海螺,是紫色的,一种是淡水里的紫水晶螺。从《山海经》此处说的,我认为应是紫水晶螺。如(图12)所示,就是我国南部鱼场所培育成功的紫水晶螺,外貌呈深紫色,就好象出生在水中的紫水晶一样。

16、犀和兕:“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多象。”

犀(音西 xī),就是犀牛,这没什么可怀疑的了,兕(音寺 sì),也是犀牛的一类,有什么区别呢?先看看原配图吧(图13)

兕是一种与犀牛很相似的动物,但确实是有区别的,《山海经海内南经》中也有两段记载:“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狌狌西北有犀牛,其中状如牛而黑。”可见,虽然相似,但并非完全相同。

犀在这里指的是爪哇犀,特点是它有二只角,如图14所示。

兕在这里指的是印度犀,特点是它只有一角,如图15所示。

这二种犀原本都称为中国犀,可惜于1922年以后在我国再也见不到它们了。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