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杰被剥皮 标本,朱元璋残暴、阴狠,但为什么又能得天下呢

为什么朱元璋残暴阴狠,还能得到天下,这是有原因的,我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一下张伟杰被剥皮 标本。

张伟杰被剥皮 标本,朱元璋残暴、阴狠,但为什么又能得天下呢

其一:朱元璋打天下之时,这时候正是元末明初,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时候,朱元璋此时实力尚弱,正是用人之际,所以朱元璋此时采取办法,是尽可能收买人心,而不是对自己人阴狠残暴,否则的话,这些草莽英雄这时候还有很多选项,你朱元璋既然不仁不义,那我们就不跟你混了,另投明主,所以这时候,朱元璋并不存在阴狠残暴一说。

张伟杰被剥皮 标本,朱元璋残暴、阴狠,但为什么又能得天下呢

至于说朱元璋征战天时,杀了很多人,用了一些阴狠的计谋,我觉得谈不上残暴阴狠,打天下,那有不死人的,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古来皆是如此。

(朱元璋)

其二:明朝建立后,这时候天下已定,外部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是内部问题却逐步显现出来,随着新朝的建立,一大批新贵也应运而生,这些新贵们,仗着自己功高位重,恃强凌弱,贪污横行,朱元璋基于前朝经验教训,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大力整饬国家秩序,杀了很多贪官污吏。

从这一点来讲,你如果说朱元璋残暴阴狠,也可以这么说,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说到底朱元璋杀贪官,还是为国家和百姓,难道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才是好皇帝吗?我觉得不是。

其三:太子朱标死后,皇长孙朱允文成为接班人,朱允文既年幼又懦弱,政治上又缺乏经验,朱元璋深知以朱允文的能力,很难驾驭得了这些功臣悍将,朱元璋为了防止自己百年后,出现君弱臣强局面,危及大明江山基业,所以才下狠心,杀了很多功臣悍将,就这件事而言,说他残暴阴狠倒也名副其实,但是这时候,老朱家的江山已是稳稳的,不存在,得不得天下的事了。

所谓“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就是这样的人,他在统一天下做了皇帝之后,为了巩固政权,大开杀戒,几乎杀光跟他一起开疆辟土、出生入死的所有开国功臣,手段十分残忍。朱元璋这种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的行为为世人所诟病。

张伟杰被剥皮 标本,朱元璋残暴、阴狠,但为什么又能得天下呢

而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却采用“杯酒释兵权”的权利交易方式,他对开国功臣说“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不如多累积一些金钱,买一些房产,传给后代子孙,家中多置歌妓舞伶,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没有猜疑,上下相安。”开国功臣都磕头谢恩,马上称病辞职,带着丰厚的赏赐回老家去享福去了,从此君臣相安无事。

张伟杰被剥皮 标本,朱元璋残暴、阴狠,但为什么又能得天下呢

对待功臣的问题上,为什么朱元璋不借鉴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我觉得有如下三个原因:

张伟杰被剥皮 标本,朱元璋残暴、阴狠,但为什么又能得天下呢

一、 继承人年幼,害怕功臣谋权篡位:

张伟杰被剥皮 标本,朱元璋残暴、阴狠,但为什么又能得天下呢

朱元璋担心他死后,太子没有能力节制功臣,有被功臣篡位的危险。朱元璋开始立的太子朱标,虽然聪明异常但过于仁慈,朱元璋担心他会被这些文臣武将所利用。朱元璋刚开始大开杀戒时,朱标不忍曾劝说:“陛下诛过滥,恐伤和气”,朱元璋拿来一个荆条,告诉朱标:这根荆条就好比是我们朱家的江山,而我现在就是为你拔掉这根荆条上的锐刺!后来太子朱标暴亡,又立长孙朱允炆为太子。朱允炆年龄更小,更加重了这种恐惧感,于是朱元璋几乎把开国功臣屠杀殆尽。可见,朱元璋的滥杀功臣,是在为大明王朝消除隐患,以确保他子孙后代皇位的安全。

张伟杰被剥皮 标本,朱元璋残暴、阴狠,但为什么又能得天下呢

而赵匡胤没有这方面的担心,因为他让自己的弟弟晋王赵光义做自己的接班人。赵光义年富力强,任殿前都检点,掌管中央禁军,军国大事也让赵光义参与决策。赵光义是赵匡胤一手培养起来的,各方面能力很强,能掌管军政大权,节制开国功臣。

张伟杰被剥皮 标本,朱元璋残暴、阴狠,但为什么又能得天下呢

二、 疑心甚重,容易滥杀功臣:

朱元璋出生地位的卑下,所处的环境恶劣,一生遭到了很多的精神打击,都在他的心里留下了太多的创伤。一旦做上皇帝,过大的反差使他有一种恍然若梦的感觉。他常常怀疑这至高无上的权力是否真实的存在,唯恐得而复失。自卑、恐惧、危机意识纠结在一起,迫使他在精神上形成了一种随时被害妄想。通常一人犯罪,按一家一族进行屠杀。

赵匡胤出身军人家庭,他心地清正,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不近声色,崇尚节俭,以身作则。赵匡胤一生厚待功臣,很少杀功臣,并立誓保全柴氏子孙,不杀士大夫。赵匡胤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做法深得后世欣赏。

三、不能忍受功臣贪污腐败:

朱元璋自幼出身贫寒,对官员贪污腐败尤其憎恶,他对贪污腐败官员处以极其严厉的处罚。在朱元璋主政期间,大批违法贪官被处死,包括开国功臣朱亮祖,女婿、驸马都尉欧阳伦,其中甚至因为郭桓案、空印案杀死数万名官员。

朱元璋在铁腕反腐的同时,他还鼓励民间反腐,允许民告官,还鼓励百姓越级告状,甚至鼓励普通百姓把贪官直接绑赴京城治罪。由于朱元璋的吏治严厉,在明初相当长一段时间,功臣和官员腐败的情况得到有效遏制。当然,朱元璋杀贪官目的不光是为了反腐,更多的是政治斗争,杀掉那些可能危害皇权、破坏统治基础的人,客观上达到了加强明王朝的集权统治,巩固政权的目的。

而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无异于给贪污腐败开了一张许可证。有一些功臣乘机嚣张跋扈,巧取豪夺,干尽恶事。例如镇守关南的大将李汉超,强娶民女为妾,贷民钱不偿。当受害人上京告御状的时候,宋太祖也是极力庇护,巧言以辩,劝诫一番之后,还赏赐给李汉超三千两白银。你说这事荒唐不荒唐?

由于赵匡胤的纵容,必然会产生上行下效的效应,从而败坏纲纪,藐视律法,动摇国之根本。在“杯酒释兵权”这场政治交易中,纵容功臣贪图享乐声色犬马的现象,以贪污腐败换兵权的交易,无异于是一种慢性毒药,在不断破坏国家制度,吞噬老百姓的利益,最终导致爆发了王小波和李顺起义、宋江起义、方腊起义。虽然这些起义都被镇压下去了,但是打击了宋王朝的统治阶级,撼动了宋王朝的统治基础,可谓自毁长城。

由此可见,对待功臣问题,杯酒释兵权这个解决方法也有利有弊,并不是万能解药,还需要从法律上、制度上、思想上、社会发展上寻找解决办法。不知大家怎么看?欢迎交流,谢谢!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