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龙的存在有真实案例,从古至今,有哪些稍微靠谱一点的目击龙事件的记载

《唐年补录》中记载了一个关于“龙”的事件,非常有意思真龙的存在有真实案例。

真龙的存在有真实案例,从古至今,有哪些稍微靠谱一点的目击龙事件的记载

和别的记载仅仅两三句话不一样,这个事件非常详细,如果是编的,那作者的想象力确实很丰富。

真龙的存在有真实案例,从古至今,有哪些稍微靠谱一点的目击龙事件的记载

原文就不上了,简单翻译给大家。

真龙的存在有真实案例,从古至今,有哪些稍微靠谱一点的目击龙事件的记载

唐咸通年间,舒州桐城县善政乡某普通百姓家,有一条青龙死在了庭院里。当时是四月,院子里还有晒的蚕茧。忽然之间天空黑云笼罩,雷声阵阵,厚厚的云层当中似乎有什么碰撞的声音。

紧接着,天空忽然下起了一阵“血雨”,哗啦啦的滴进了院子里。但是奇怪的是,血滴并没有浸透蚕茧,而是聚成奇怪的小血珠。把小血珠捡起来,可以放在手掌上,稍微一小会儿,就会让人觉得寒冷透骨。

然后,一条龙掉了下来,它起初是在院子里绕住了一个泔水桶,然后腾空入云,没过一会儿泔水就从天而降。

后来,龙死了,掉在了院子里。人们把龙剖开,看到它的喉咙里有一个“大疮”。这条龙大约十多丈长,身子和尾巴部分各占一半。但尾巴是侧扁状的,鳞片和背鳍和鱼差不多。但是嘴边的“龙须”长达两丈,头上的双角也大概长两丈。另外它的腹部是白色的,爪子上还覆盖着红色的膜。

(古代有养龙的传说)

这条龙似乎是受伤而死,后来人们觉得这条龙太大太重,就把龙斩成了数十段,送到了官府。

大概的记载就是这样的,应该说,如此详细的描述一个事件,以及龙的特征,确实让人感觉非常像目击者的证词。

再说一个清人俞樾所记载的一个故事,也是非常的详细。平望镇的西边有一个名叫韭溪的地方,有一年夏天,赤日炎炎的天气里,忽然一声霹雳,有一个神秘动物从天而降。这个动物不太大,也就是四五尺,牛的头,鳄鱼的身子,头上长着角,身上有鳞片。四条腿,每条腿上五个爪子,后腿似乎没有力气,只能靠两条前腿爬行。

它身上散发着腥臭的味道,引来了很多的苍蝇和蚂蚁。人们不知道是什么,纷纷赶来围观,还有些胆大的人拿竹竿捅一捅它。这个生物不太愿意动,偶尔仰头吹一口气,味道难闻,很多人都被熏倒了。

过了一会儿,忽然下起了大暴雨,这个生物一下子就腾空而去了。

(俞樾《右台仙馆笔记》记载了这件事)

这个记载也是非常的细致,而且专门提到了身上的腥臭味,看起来更让人相信。

当然,这一类的记载还有。因为我们现在找不到龙的骨骼化石、活体,或者其他更有力的证据,所以大家偏向于龙只是神话传说。

怎么说呢,一切皆有可能,可能只是我们还无法理解。

在日本大阪有一座名为“瑞龙寺”的寺庙,据说收藏了龙的标本,并且进行了公开的展览,这一消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真龙的存在有真实案例,从古至今,有哪些稍微靠谱一点的目击龙事件的记载

真龙的存在有真实案例,从古至今,有哪些稍微靠谱一点的目击龙事件的记载

瑞龙寺建造于1633年,有数百年的历史,而这条“真龙标本”,是在明治四年也就是1871年左右在中国发现的。发现者是中国的一位老农,据说当时他经过河边,发现了这条不知为什么已经奄奄一息小龙,于是将其打昏,装进袋中带到了港口售卖。

真龙的存在有真实案例,从古至今,有哪些稍微靠谱一点的目击龙事件的记载

一位路过的日本商人刚好经过,大为惊奇,花高价买下了这条小龙,可惜小龙受伤太重,没多久就死掉了。尽管如此,商人还是将其带回日本,并献给了一位叫做明泽的大将军。将军从未见过真龙,可惜之余舍不得将其埋葬,就处理了一番做成标本日日赏玩。

谁知没过多久将军就生病了,而且是医生都无法诊断的怪病,他当即想到这条小龙,认为是龙的灵魂未能安息而降下的惩罚。为了安抚神龙,将军于是将标本送到了瑞龙寺,希望这条小龙能得到安息。果不其然,送走小龙之后,将军很快就痊愈了。从此这条小龙标本就留在了瑞龙寺,作为龙存在的证据展出给民众观看。

其实在中国古代,亦有“真龙标本”的记载,《史记·封禅书》中曰:“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新唐书·五行志三》中则有展览龙的记录:“贞元末(公元805年),资江得龙丈余,西川节度使韦皋匣而献之,老姓纵观。三日,为烟所熏而死。”此事《太平广记》中也有收录。

除此之外《辽史》、《梦溪笔谈》、《续夷坚志》等书中都有对龙的目击和文字记载,不过标本这种东西,目前也只有瑞龙寺才有。瑞龙寺的小龙长约1米,头上有龙角,龙爪张开,确实和传说中的龙很像,不过中国有学者提出对标本进行DNA鉴定的时候,寺庙方面却坚决地拒绝了。

所以至今人们对瑞龙寺的“真龙标本”并不是特别相信,普遍认为是寺庙做出来吸引游客的噱头。除了这条龙以外,庙中还展出了河童以及美人鱼的标本,当然,这些所谓的传说生物的标本在专家学者们看来,真实性无限接近于零,不能作为龙或者美人鱼真实存在的证据。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