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传奇古墓全集完整盗墓,盗墓贼靠什么发现被夷为平地的古墓,考古人员为什么不行呢

谁说考古人员就不行了呢?现在考古勘探的手段越来越多,从盗墓贼那里学来的洛阳铲已经是基本功,在此之上考古人员还可以通过遥感经典传奇古墓全集完整盗墓、地磁、声呐等等手段了解地下的情况,虽然不敢讲“料事如神”,但是考古人员对地下遗存局面有大体的掌握,还是并不难的。

可能给题主带来误解的原因,我想有这么几个:一是考古工作者不仅勘探墓葬,还勘探城市,尤其是那些大区域拉网式调查,往往是对城市这种大型聚落所做。现在在尽量少挖的思想指导下,专门找墓的勘探在中国考古界已经很少了。相反,盗墓贼的“工作”就是找墓,想尽一切办法、无所不用其极地找墓。如此一来,似乎显得盗墓贼更有“效率”了。

另外,残酷的现实是,现在在中国,盗墓贼比考古学家多多了。有报道称,中国有十万盗墓贼,但考古工作者只有一万,这还不论一个农民晚上邪念一起拿着锄头就能成为盗墓贼,但想要培养一名考古工作者却至少需要4年甚至更长的大学教育。另一方面,盗墓用时太短了,找到墓,进去,把东西盗出来,工作就完成了。而考古呢,就不说发掘,只是勘探这一项,就要布设坐标系、钻探、记录、建立数据库、采集标本等等一系列工作,相当漫长。两者相比,似乎就显得考古找墓“比不过”盗墓贼了。

第三个原因可能是,有些盗墓贼是本地人,听闻的当地古墓传闻比较多,对地形也熟悉,于是一挖一个准。那这样相比,外来的考古学家就自然“落得下风”。不过话说回来,干盗墓这种犯罪的事,还值得引以为傲“善于找墓”么?何为正、何为邪,还是要分清。

江苏发现的水中古墓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阖闾(he.lu)的古墓。

经典传奇古墓全集完整盗墓,盗墓贼靠什么发现被夷为平地的古墓,考古人员为什么不行呢

阖闾墓位于江苏省苏州市阖门外虎丘山下剑池水中。

经典传奇古墓全集完整盗墓,盗墓贼靠什么发现被夷为平地的古墓,考古人员为什么不行呢

阖闾是谁呢?我提他的儿子你肯定知道,历史上被“四大美女”西施祸害亡国的吴王夫差就是他的儿子。

经典传奇古墓全集完整盗墓,盗墓贼靠什么发现被夷为平地的古墓,考古人员为什么不行呢

经典传奇古墓全集完整盗墓,盗墓贼靠什么发现被夷为平地的古墓,考古人员为什么不行呢

<阖闾墓在剑池下面>

阖闾(前537~前496)是被越王勾践带兵打败的,当时他被越王的谋士灵姑浮追的走投无路,在虎丘山下被斩断脚趾重伤而死。据说宝剑上有毒。

阖闾是63岁时去世的,他的儿子夫差是个孝子,动用了10万民工,历时三年为老爸修建了一座豪华古墓,这座古墓就是阖闾墓。

由于老爸生前喜欢宝剑,收藏了不下3000把名剑,其中不泛珍品,比如扁诸剑、鱼肠剑(专诸置匕首于鱼腹部刺杀吴王僚,故名鱼肠剑)等,夫差恐老爸地下寂寞,于是就把这些宝贝随葬到了古墓内。

史载墓中“铜椁三重,倾水银为池,黄金珍玉为凫雁”。因阖闾生前酷爱宝 剑,下葬时以“扁诸”、“鱼肠”等名剑3000柄殉葬,故有“剑池”一称。

从公元前496年阖闾去世算起,到今已经过去2500多年了,阖闾墓竟奇迹般的没被盗过,甚至在吴国灭国时,越王勾践也没能打开古墓,这到底为什么呢?

据说阖闾临死前,用断断续续的声音说:“儿子,你一定要为你爹报仇啊!”说完就咽气了。夫差痛哭流涕,发誓要生擒活捉勾践。

吴王夫差在伍子胥、孙武的辅佐下,用一年的功夫打败并活捉了越王勾践。总算为父亲出了一口气。

夫差把勾践等人押送去修古墓,就这样勾践等人老老实实修了三年的古墓。

等墓修好后,夫差觉得勾践这三年表现还不错,不顾伍子胥的反对把勾践放回了越国。

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一刻不忘复仇,他采纳了范蠡的“美人计”,把经过培训后的西施送给了吴王,西施此行的目的就是像苏妲己那样诱惑夫差,最终颠覆吴国。

结果西施把夫差玩弄于股掌之上,把国家大事置之脑后,整日喝酒淫乐,大好的江山沦丧在美人之手,此时勾践趁吴国国力衰败之际,一鼓作气灭了吴国,吴王夫差被砍了头。

这时勾践要报复把阖闾挫骨扬灰,另一方面想得到古墓里的3000把宝剑,可是无论如何勾践也打不开古墓,最后只好作罢。

之后秦始皇、三国的孙权曾动用三万民工掘地三尺仍然没有找到墓道口,期间盗墓贼更是无数次光顾,最后都无功而返。当初就连咱们国家的考古队也没办法打开古墓。

时间来到1978年10月,事情有了转机。有关部门儿把剑池的水抽干后,有人用手摸到了洞穴的石板了。但为了保护虎丘塔基,也是恐投鼠忌器,考古学家没敢挖掘,因为不确定里面就是阖闾墓。

假如里面没有古墓,虎丘塔就会因失去地基而坍塌。

据老辈人讲,阖闾墓是建在虎丘山下,虎丘山上修了一座虎丘塔(又称云岩寺塔),当初夫差设计的很巧妙,剑池里有水,上面有山有塔。(据说夫差葬父后,建塔三日有一只白虎守在塔旁,故名虎丘塔)

假如有人盗墓不是被砸死就是被淹死。当然小毛贼根本无法撼动巨石。这也许是两千多年没人盗墓成功的原因吧?

文/秉烛读春秋

2022-06-11

2022-06-11